电芯连接结构、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94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8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芯连接结构、电池包及车辆,用于多个电芯的电连接,该电芯连接结构包括:冷却器,设于电芯的电芯极柱的一端,包括空腔以及与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配置孔;电连接件,用于电芯极柱之间的连接,电连接件的部分区域穿设于空腔,部分区域于配置孔处裸露并用于与电芯极柱电连接,且电连接件与配置孔的周向密封连接;以及绝缘散热介质,设于空腔,用于冷却穿设于空腔内的电连接件。该电芯连接结构将电连接件与冷却器高度集成,能够增加电连接件和电芯的散热能力,极大的降低电池包热失控的风险,又可以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连接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连接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电芯间高压连接主要是通过焊接铝排实现的。铝排的过流面积(电流流经铝排,与电流方向垂直的截面面积)会跟随电池包的充放电电流大小进行调整。当电流较大时需增大铝排的过流面积,即增大铝排的尺寸,防止过流面积过小,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对电芯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
[0003]随着对动力电池快充及输出功率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包的电流越来越大,对高压连接铝排的过流面积和散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受空间限制,无法无限增大铝排的过流面积。在遇到大电流工况时铝排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对电芯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连接结构、电池包及车辆,该电芯连接结构将电连接件与冷却器高度集成,能够增加电连接件和电芯的散热能力,极大的降低电池包热失控的风险,又可以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芯连接结构,用于多个电芯的电连接,所述电芯连接结构包括:
[0006]冷却器,设于电芯的电芯极柱的一端,包括空腔以及与所述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配置孔;
[0007]电连接件,用于所述电芯极柱之间的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部分区域穿设于所述空腔,部分区域于所述配置孔处裸露并用于与所述电芯极柱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配置孔的周向密封连接;以及
[0008]绝缘散热介质,设于所述空腔,用于冷却穿设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电连接件。
[0009]可选地,所述冷却器还包括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用于向空腔内通入绝缘散热介质,所述出液口用于绝缘散热介质的排出。
[0010]可选地,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冷却器的一侧,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冷却器的与所述进液口相对的另一端。
[0011]可选地,所述冷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设有多个与所述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板设有多个与所述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所述配置孔。
[0012]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构造为冷却部和连接部;所述冷却部穿设于所述空腔内部,所述连接部暴露于所述配置孔,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观察孔。
[0013]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输出连接件和第二输出连接件;
[0014]所述第一输出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器的内部并于所述电芯极柱中的正极或者负极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器的内部并于所述电芯极柱中的正极或者负极中的另一者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冷却器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0016]和/或,所述电连接件采用铝排制成。
[0017]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电芯以及上述的电芯连接结构。
[0018]可选地,多个所述电芯呈多列布置,每列形成一电芯组,每个所述电芯组对应一个所述电芯连接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连接结构之间通过跨接铝排连接。
[0019]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电芯连接结构,电连接件的用于多个电芯间的电芯极柱的电连接,其中,电连接件的一部分区域穿设在冷却器的空腔内,浸润在绝缘散热介质中,一部分区域在配置孔处裸露,用于与电芯极柱电连接,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芯及电连接件产生的热量能够被绝缘散热介质吸收,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能力,避免因温度过高引起热失控,同时,将电连接件与冷却器高度集成,可以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0021]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0024]图2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连接结构的结构图,其中,隐藏上板;
[0025]图3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4是基于图3中的A

A剖示图;
[0027]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6是基于图3中的B

B剖示图;
[0029]图7是基于图3中的C

C剖示图;
[0030]图8是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0031]图9是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连接结构的结构图,其中,隐藏上板;
[0032]图10是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33]图11是基于图10的D

D剖示图;
[0034]图12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芯与电芯连接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5]图13是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芯与电芯连接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

电芯连接结构;20

电芯;30

跨接铝排;40

连接管路;
[0038]100

冷却器;101

空腔;102

配置孔;110

上板;111

第一通孔;120

下板;121

第二通孔;200

电连接件;210

冷却部;220

连接部;221

观察孔;310

第一输出连接件;320

第二输出连接件;410

进液口;420

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40]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远、近”是指相应结构或者相应部件远离或者靠近另一结构或者部件而言的。另外,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41]随着对动力电池快充及输出功率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连接结构,用于多个电芯(20)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结构(10)包括:冷却器(100),设于电芯(20)的电芯极柱的一端,包括空腔(101)以及与所述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配置孔(102);电连接件(200),用于所述电芯极柱之间的连接,所述电连接件(200)的部分区域穿设于所述空腔(101),部分区域于所述配置孔(102)处裸露并用于与所述电芯极柱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件(200)与所述配置孔(102)的周向密封连接;以及绝缘散热介质,设于所述空腔(101),用于冷却穿设于所述空腔(101)内的所述电连接件(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00)还包括与所述空腔(101)连通的进液口(410)和出液口(420),所述进液口(410)用于向空腔(101)内通入绝缘散热介质,所述出液口(420)用于绝缘散热介质的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410)设于所述冷却器(100)的一侧,所述出液口(420)设于所述冷却器(100)的与所述进液口(410)相对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板(110)和下板(120),所述上板(110)设有多个与所述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111);所述下板(120)设有多个与所述电芯极柱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121),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1)中,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