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86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其结构包括分别都由9层接缝硅钢片纵向顺序排列组成的上、下轭铁心单元,中心铁心单元,左、右边柱铁心单元,中心铁心单元的上、下侧V型尖角分别与上轭铁心单元的上轭V型缺口和下轭铁心单元的下轭V型缺口拼接,上轭铁心单元的上轭左、右侧斜接口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的左边柱上侧斜接口和右边柱铁心单元的右边柱上侧斜接口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下轭铁心单元的下轭左、右侧斜接口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的左边柱下侧斜接口和右边柱铁心单元的右边柱下侧斜接口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解决了变压器油箱高度问题,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变压器铁心空载损耗。铁心空载损耗。铁心空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属于变压器部件制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传统的铁心结构通过轭柱和边柱的去角工艺实现铁心整体的不出角,来降低变压器油箱高度,节约资源。但是去角工艺对设备和产能有一定的限制,不能被广泛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出角,会限制接缝数量不超过7层接缝,比如CN101640107B公开的一种全斜接缝铁心的步进叠积方法。
[0003]根据研究,接缝数量越多,铁心降低空载损耗的效果越好,在能效升级的环境下,7层接缝无法最优降低变压器铁心的空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解决变压器铁心去角问题,实现变压器的节能降耗。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其结构包括分别都由9层接缝硅钢片纵向顺序排列组成的上轭铁心单元、下轭铁心单元、中心铁心单元、左边柱铁心单元和右边柱铁心单元,中心铁心单元的中心上侧V型尖角和中心下侧V型尖角分别与上轭铁心单元的上轭V型缺口和下轭铁心单元的下轭V型缺口拼接,上轭铁心单元的上轭左侧斜接口和上轭右侧斜接口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的左边柱上侧斜接口和右边柱铁心单元的右边柱上侧斜接口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下轭铁心单元的下轭左侧斜接口和下轭右侧斜接口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的左边柱下侧斜接口和右边柱铁心单元的右边柱下侧斜接口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
>[0006]优选的,为了实现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的具体设计,所述的上轭铁心单元的上轭左侧斜接口和上轭右侧斜接口以及下轭铁心单元的下轭左侧斜接口和下轭右侧斜接口出角;左边柱铁心单元的左边柱上侧斜接口和左边柱下侧斜接口以及右边柱铁心单元的右边柱上侧斜接口和右边柱下侧斜接口不出角;上轭铁心单元、下轭铁心单元、左边柱铁心单元和右边柱铁心单元均不去角。
[0007]优选的,为了实现9层接缝结构具体设计,所述的分别都由9层接缝硅钢片纵向顺序排列组成的上轭铁心单元、下轭铁心单元、左边柱铁心单元、右边柱铁心单元和中心铁心单元的每组硅钢片长度均按递增或者递减的大小顺序排列。
[0008]优选的,为了实现各铁心单元各级中心接缝设计,所述的上轭铁心单元和下轭铁心单元的各级中心接缝设计长度=(窗宽+最大级宽度)*2+各级宽度+(接缝数量

1)*步径量值;左边柱铁心单元和右边柱铁心单元的各级中心接缝设计长度=对应的各级中柱长度+对应的边柱宽度

(接缝数量

1)*步径量值。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铁心整体上下不出角,解决了变压器油箱高度问题,减少了资源浪费;
[0010]2)轭柱和边柱无需去角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1]3)接缝数量增加至9层接缝,大大降低了变压器铁心空载损耗。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的整体叠积出角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出角放大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0015]图中的1是上轭铁心单元、2是下轭铁心单元、3是左边柱铁心单元、4是右边柱铁心单元、5是中心铁心单元、6是上轭左侧斜接口、7是上轭右侧斜接口、8是上轭V型缺口、9是左边柱上侧斜接口、10是中心上侧V型尖角、11是右边柱上侧斜接口、12是右边柱下侧斜接口、13是中心下侧V型尖角、14是左边柱下侧斜接口、15是下轭左侧斜接口、16是下轭V型缺口、17是下轭右侧斜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其结构包括分别都由9层接缝硅钢片纵向顺序排列组成的上轭铁心单元1、下轭铁心单元2、中心铁心单元5、左边柱铁心单元3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中心铁心单元5的中心上侧V型尖角10和中心下侧V型尖角13分别与上轭铁心单元1的上轭V型缺口8和下轭铁心单元2的下轭V型缺口16拼接,上轭铁心单元1的上轭左侧斜接口6和上轭右侧斜接口7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3的左边柱上侧斜接口9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的右边柱上侧斜接口11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下轭铁心单元2的下轭左侧斜接口15和下轭右侧斜接口17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3的左边柱下侧斜接口14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的右边柱下侧斜接口12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
[0018]具体的,上轭铁心单元1的上轭左侧斜接口6和上轭右侧斜接口7以及下轭铁心单元2的下轭左侧斜接口15和下轭右侧斜接口17出角;左边柱铁心单元3的左边柱上侧斜接口9和左边柱下侧斜接口14以及右边柱铁心单元4的右边柱上侧斜接口11和右边柱下侧斜接口12不出角;上轭铁心单元1、下轭铁心单元2、左边柱铁心单元3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均不去角。
[0019]分别都由9层接缝硅钢片纵向顺序排列组成的上轭铁心单元1、下轭铁心单元2、左边柱铁心单元3、右边柱铁心单元4和中心铁心单元5的每组硅钢片长度均按递增或者递减的大小顺序排列。
[0020]上轭铁心单元1和下轭铁心单元2的各级中心接缝设计长度=(窗宽+最大级宽度)*2+各级宽度+(接缝数量

1)*步径量值;左边柱铁心单元3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的各级中心接缝设计长度=对应的各级中柱长度+对应的边柱宽度

(接缝数量

1)*步径量值。
[0021]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
[002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都由9层接缝硅钢片纵向顺序排列组成的上轭铁心单元(1)、下轭铁心单元(2)、中心铁心单元(5)、左边柱铁心单元(3)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中心铁心单元(5)的中心上侧V型尖角(10)和中心下侧V型尖角(13)分别与上轭铁心单元(1)的上轭V型缺口(8)和下轭铁心单元(2)的下轭V型缺口(16)拼接,上轭铁心单元(1)的上轭左侧斜接口(6)和上轭右侧斜接口(7)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3)的左边柱上侧斜接口(9)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的右边柱上侧斜接口(11)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下轭铁心单元(2)的下轭左侧斜接口(15)和下轭右侧斜接口(17)分别与左边柱铁心单元(3)的左边柱下侧斜接口(14)和右边柱铁心单元(4)的右边柱下侧斜接口(12)拼接、拼接时边柱不出角轭柱出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效变压器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轭铁心单元(1)的上轭左侧斜接口(6)和上轭右侧斜接口(7)以及下轭铁心单元(2)的下轭左侧斜接口(15)和下轭右侧斜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子祥王向阳严小英李忠彬方雪姣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新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