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580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及控制方法,包括平开式门体、门体基座和调整基座;平开式门体安装于门体基座上,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调整基座位于平开式门体的下方,用于安装在地铁出入场线U型槽地面;平开式门体与门体基座之间安装门体侧部密封件,平开式门体与调整基座之间设置门体底部密封件,平开式门体下部开设供轨道穿过的通道,在通道位置处设置轨道位置密封;其中,轨道位置密封包括动力部件、连杆传动机构和两个密封部件,动力部件与连杆传动机构连接,连杆传动机构与两个密封部件连接,动力部件能够驱动连杆传动机构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密封部件对轨道进行夹紧密封。保证了防淹门的防水密封性,从而有效防止洪水通过防淹门进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洪水通过防淹门进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洪水通过防淹门进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地铁通常设于地面以下,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具有隐蔽性、封锁性、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等特点,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地铁与外界连通的途径主要通过风井、出入口及线路洞口等形式。因此,在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时,洪水将优先进入地铁内部,并迅速波及地铁整个连通区域。
[0004]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地铁出入场(段)线,即从地下到地上的过渡部分,一般采用隧道口衔接U形槽的形式,从隧道口开始,一直到铁轨完全露出地面,道床和铁轨在一个U形槽上敷设,U形槽的两个侧边是钢筋混凝土的防淹墙,不管线路坡度如何变化,防淹墙始终高出外面的地面1米多。
[0005]目前多采用在U形口处安装防淹门的方式,进一步防止洪水倒灌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的问题,但是,现有的防淹门与轨道间的密封不严,使得防淹门的防水效果有限,洪水依然可以通过防淹门与轨道间的缝隙处进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及其控制方法,在设置平开式门体与门体基座的基础上,还设置调整基座、门体底部密封件、门缝密封件、门体侧部密封件和轨道位置密封,保证了防淹门的防水密封性,从而有效防止洪水通过防淹门进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包括平开式门体、门体基座和调整基座;平开式门体安装于门体基座上,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调整基座位于平开式门体的下方,用于安装在地铁出入场线U型槽地面;平开式门体与门体基座之间安装门体侧部密封件,平开式门体与调整基座之间设置门体底部密封件,平开式门体下部开设供轨道穿过的通道,在通道位置处设置轨道位置密封;其中,轨道位置密封包括动力部件、连杆传动机构和两个密封部件,动力部件与连杆传动机构连接,连杆传动机构与两个密封部件连接,动力部件能够驱动连杆传动机构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密封部件对轨道进行夹紧密封。
[0009]进一步的,平开式门体包括门体A和门体B,门体A和门体B均安装于门体基座上,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门体A与门体B之间设置门缝密封件。
[0010]进一步的,门体A与门体B上设置插销锁紧机构,插销锁紧机构包括插销和供插部,插销位于其中一个门体上,供插部位于另一个门体上,且插销能够插入供插部,将门体A与
门体B进行锁紧。
[0011]进一步的,平开式门体包括门框和门板,门框与门体基座连接,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门板通过门体升降机构与门框连接。
[0012]进一步的,平开式门体上安装磁吸开关,在U型槽的侧壁上设置与磁吸开关相配合的门止档。
[0013]进一步的,平开式门体下部开设多个供轨道穿过的通道,每个通道仅供一个轨道穿过。
[0014]进一步的,动力部件包括连杆驱动电机、动力杆和驱动连接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杆连接,动力杆与与驱动连接件铰接,连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中间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连接件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密封部件,中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
[0015]进一步的,两个密封部件分别位于轨道的两侧,密封部件包括固定块、导轨、滑槽和密封头,密封头上设置与轨道相适应的轨道槽,轨道槽内设置密封垫片,密封头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与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铰接,固定块与导轨连接,导轨与滑槽滑动连接,并能沿滑槽移动,滑槽固定于平开式门体上。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水位探测器、车站监控设备、现场监控设备和中央监控设备;
[0017]水位探测器,用于获取U型槽出入口处水位信息;
[0018]现场监控设备,用于根据U型槽出入口处水位信息,控制平开式门体的开启关闭,及轨道位置密封的开启关闭;
[0019]车站监控设备,用于接收显示U型槽出入口处水位信息、平开式门体状态信息和轨道位置密封的状态信息,并上传至中央监控设备;
[0020]中央监控设备,用于对所有U型槽出入口处水位信息、平开式门体状态信息和轨道位置密封的状态信息进行集中显示。
[0021]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控制方法,包括:
[0022]当需要对地铁隧道敞开段进行防淹处理时,将平开式门体关闭,动力部件驱动连杆传动机构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密封部件对轨道进行夹紧密封。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在设置平开式门体与门体基座的基础上,还设置调整基座、门体底部密封件、门缝密封件、门体侧部密封件和轨道位置密封,保证了防淹门的防水密封性,从而有效防止洪水通过防淹门进入地铁出入场(段)线中。
[0025]2、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用于获取U型槽出入口处水位信息的水位探测器,现场监控设备能够根据水位探测器获取的U型槽出入口处水位信息对平开式门体、轨道位置密封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将洪水及时有效的阻隔在防淹门之外。
[0026]3、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平开式门体,在能够平开关闭的基础上,还设置了垂直升降的门板,在平开式门体打开关闭的过程中,门板升至最高位置处,防止与轨道、第三轨等设施发生碰撞,保证平开式门体打开关闭的正常运行。
[0027]4、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平开式门体的强度,将平开式门体设置为包括A、门体B的结构,并在A、门体B之间设置门缝密封件和插销锁紧机构,通过门缝密封件对A、门体B之间进行密封,通过插销锁紧机构将A、门体B锁紧,进一步保证A、门体B之间的密封性。
[0028]5、本专利技术设置轨道位置密封,通过动力部件驱动连杆传动机构运动,由连杆传动机构控制两个密封部件动作,对轨道进行夹紧密封,由于两个密封部件由连杆传动机构控制同时动作,从而保证了轨道两侧密封控制的同步进行,保证了轨道密封的效果,提高了控制效率。
[0029]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31]图1为实施例1公开防淹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实施例1公开防淹门的门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实施例1公开防淹门的初始位置锁紧机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实施例1公开防淹门的轨道位置密封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实施例1公开防淹门的插销锁紧机构示意图;
[0036]图6为实施例1公开防淹门的门缝密封件和门体底部密封件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开式门体、门体基座和调整基座;平开式门体安装于门体基座上,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调整基座位于平开式门体的下方,用于安装在地铁出入场线U型槽地面;平开式门体与门体基座之间安装门体侧部密封件,平开式门体与调整基座之间设置门体底部密封件,平开式门体下部开设供轨道穿过的通道,在通道位置处设置轨道位置密封;其中,轨道位置密封包括动力部件、连杆传动机构和两个密封部件,动力部件与连杆传动机构连接,连杆传动机构与两个密封部件连接,动力部件能够驱动连杆传动机构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密封部件对轨道进行夹紧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平开式门体包括门体A和门体B,门体A和门体B均安装于门体基座上,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门体A与门体B之间设置门缝密封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其特征在于,门体A与门体B上设置插销锁紧机构,插销锁紧机构包括插销和供插部,插销位于其中一个门体上,供插部位于另一个门体上,且插销能够插入供插部,将门体A与门体B进行锁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平开式门体包括门框和门板,门框与门体基座连接,并能绕门体基座旋转,门板通过门体升降机构与门框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平开式门体上安装磁吸开关,在U型槽的侧壁上设置与磁吸开关相配合的门止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敞开段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平开式门体下部开设多个供轨道穿过的通道,每个通道仅供一个轨道穿过。7.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刘鑫锦杨传良潘加军蔺伟涛楚鹏黄应哲张康陈冰慧周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泰科轨道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