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857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属于井下密闭墙施工技术领域。所述内液位管和外液位管的底部通过连通管连通,该连通管贯穿所述密闭墙,所述外液位管一侧的密闭墙上设置有与外液位管相互平行的刻度板,所述刻度板用于测量外液位管的液位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密闭内的水及时疏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即时的观测采空区内的水位,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排水管进行疏通,防止溃水事故,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属于井下密闭墙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煤矿井下密闭墙预留的反水池一直采用砖石构筑,当密闭墙内在有水情况下,因反水池构筑过程中构筑不严密,不牢固等建筑质量问题,往往造成反水池漏风或堵塞,导致采空区内有毒有害气体溢出和密闭墙内集水,直接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当密 闭墙内在无水情况下,由于预留的反水池漏风,不仅造成采空区内有毒有害气体溢出,也增大了煤层巷道和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增加了通风设施的管理难度,因此需 要使用煤矿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方便煤矿采空区的排水与水位观察装置,解决密闭墙漏风问题,也可确保密闭墙内水的流出,并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安装简单。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堵采空区的密闭墙,所述密闭墙的外壁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外液位管,所述密闭墙的内壁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内液位管,所述外液位管的最高处高于内液位管的最高处形成高度差,所述内液位管和外液位管的底部通过连通管连通,该连通管贯穿所述密闭墙,所述外液位管一侧的密闭墙上设置有与外液位管相互平行的刻度板,所述刻度板用于测量外液位管的液位高度。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密闭墙的下方具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连通密闭墙的两侧空间,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排水管道内填充有沙子,一方面防止采空区漏风,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排水管进行疏通,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密闭内的水及时疏排。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道包括处于密闭墙正下方的底埋管段,所述底埋管段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上斜进水管、上斜出水管,所述上斜进水管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水平进水管,所述上斜出水管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水平出水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道为预制混凝土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道包括薄壁钢筒和混凝土管,所述混凝土管包括外侧混凝土管和内侧混凝土管,所述薄壁钢筒被浇筑在外侧混凝土管和内侧混凝土管之间;所述薄壁钢筒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肋条,所述肋条为固定设置在薄壁钢筒内外侧表面上的条形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闭墙包括墙体由墙体砖堆砌而成,所述墙体块为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四个相互平行的互锁槽,所述互锁槽为方形槽,且相互平行;所述长方体相对互锁槽的另一个面上设置有两条与互锁槽相配合的互锁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液位管的直径10

30mm,内液位管的直径10

30mm,连通管的直径10

3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高度差L等于0.5

1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管由如下质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695~75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粒径0.30um、Sio2含量≥90%的硅粉170~200份;粒径0.16~1.25mm的石英砂1150份;高效减水剂13~15份; 水165~190份;直径0.18~0.25mm、长度11~15mm的镀铜钢纤维90~150份。
[0013]所述施工流程如下:现在工厂中预制出排水管道,所述薄壁钢筒和混凝土管,所述混凝土管包括外侧混凝土管和内侧混凝土管,所述薄壁钢筒被浇筑在外侧混凝土管和内侧混凝土管之间;所述薄壁钢筒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肋条,所述肋条为固定设置在薄壁钢筒内外侧表面上的条形凸起;所述混凝土管由如下质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695~75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粒径0.30um、Sio2含量≥90%的硅粉170~200份;粒径0.16~1.25mm的石英砂1150份;高效减水剂13~15份; 水165~190份;直径0.18~0.25mm、长度11~15mm的镀铜钢纤维90~150份;在加工出密闭墙,并在密闭墙上开出供连通管贯穿的通孔,外液位管、内液位管及连通管安装到位后,填上密封剂密封;排水管道中灌装沙子;最后安装刻度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通过内外液位管连接密闭内水位,可通过刻度板观测水位高度;管道内充填沙子,一方面防止采空区漏风,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排水管进行疏通,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密闭内的水及时疏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即时的观测采空区内的水位,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排水管进行疏通,防止溃水事故,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闭墙
ꢀꢀ
2、外液位管
ꢀꢀ
3、刻度板
ꢀꢀ
4、内液位管
ꢀꢀ
5、排水管道
ꢀꢀ
5.1、底埋管段
ꢀꢀ
5.2、上斜进水管
ꢀꢀ
5.3、上斜出水管
ꢀꢀ
5.4、水平进水管
ꢀꢀ
5.5、水平出水管
ꢀꢀ
6、出水口
ꢀꢀ
7、沙子
ꢀꢀ
8、连通管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包括用于封堵采空区的密闭墙1,所述密闭
墙1的外壁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外液位管2,所述密闭墙1的内壁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内液位管4,所述外液位管2的最高处高于内液位管4的最高处形成高度差,所述内液位管4和外液位管2的底部通过连通管8连通,该连通管8贯穿所述密闭墙1,所述外液位管2一侧的密闭墙1上设置有与外液位管2相互平行的刻度板3,所述刻度板3用于测量外液位管2的液位高度。
[0019]优选地,所述密闭墙1的下方具有排水管道5,排水管道5连通密闭墙1的两侧空间,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6,所述排水管道5内填充有沙子7,一方面防止采空区漏风,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排水管进行疏通,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密闭内的水及时疏排;优选地,所述排水管道5包括处于密闭墙1正下方的底埋管段5.1,所述底埋管段5.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上斜进水管5.2、上斜出水管5.3,所述上斜进水管5.2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水平进水管5.4,所述上斜出水管5.3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水平出水管5.5;优选地,所述排水管道5为预制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堵采空区的密闭墙(1),所述密闭墙(1)的外壁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外液位管(2),所述密闭墙(1)的内壁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内液位管(4),所述外液位管(2)的最高处高于内液位管(4)的最高处形成高度差,所述内液位管(4)和外液位管(2)的底部通过连通管(8)连通,该连通管(8)贯穿所述密闭墙(1),所述外液位管(2)一侧的密闭墙(1)上设置有与外液位管(2)相互平行的刻度板(3),所述刻度板(3)用于测量外液位管(2)的液位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墙(1)的下方具有排水管道(5),排水管道(5)连通密闭墙(1)的两侧空间,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6),所述排水管道(5)内填充有沙子(7),一方面防止采空区漏风,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排水管进行疏通,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密闭内的水及时疏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密闭墙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5)包括处于密闭墙(1)正下方的底埋管段(5.1),所述底埋管段(5.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上斜进水管(5.2)、上斜出水管(5.3),所述上斜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启高守峰林立深夏志村李晓东段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里能鲁西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