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器及具有其的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56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控器及具有其的升降桌,该手控器包括:壳体;操作面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操作面板具有伸入壳体的收纳位置以及由壳体伸出的操作位置;按压自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按压自锁组件包括伸缩杆和自锁件,伸缩杆的一端与操作面板相接触,伸缩杆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在伸缩杆位于缩回位置的情况下,自锁件与伸缩杆限位配合,操作面板位于收纳位置,在伸缩杆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自锁件与伸缩杆相分离,操作面板位于操作位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控器容易误触的问题。关技术中的手控器容易误触的问题。关技术中的手控器容易误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控器及具有其的升降桌


[0001]本技术涉及手控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控器及具有其的升降桌。

技术介绍

[0002]手控器是控制升降桌的重要装置,为了提升对升降桌的操作性能,需要在升降桌上设置手控器来控制升降桌,从而实现升降桌上升和下降的工作过程。
[0003]在相关技术中,升降桌的手控器是利用按键式或拨片式的操作方式来控制升降。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升降桌在办公时有可能会因为误触碰到手控器,导致升降桌上升或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控器及具有其的升降桌,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控器容易误触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控器,手控器包括:壳体;操作面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操作面板具有伸入壳体的收纳位置以及由壳体伸出的操作位置;按压自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按压自锁组件包括伸缩杆和自锁件,伸缩杆的一端与操作面板相接触,伸缩杆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在伸缩杆位于缩回位置的情况下,自锁件与伸缩杆限位配合,操作面板位于收纳位置,在伸缩杆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自锁件与伸缩杆相分离,操作面板位于操作位置。
[0007]进一步地,按压自锁组件还包括座体和压缩弹簧,座体与壳体固定连接,伸缩杆可伸缩地设置于座体,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座体和伸缩杆相接触,自锁件设置在座体内,在伸缩杆位于缩回位置的情况下,伸缩杆缩回座体内,在伸缩杆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伸缩杆伸出座体。
[0008]进一步地,自锁件包括:滑动件,座体具有容纳腔,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滑动件具有卡接凸部和连接凸部,伸缩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槽,在远离卡接槽的方向上,弧形槽朝向远离伸缩杆的轴线的方向延伸,连接凸部可滑动地插设于弧形槽,伸缩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顶推凸台,顶推凸台位于卡接槽的远离滑动件的一侧,在伸缩杆缩回座体的情况下,卡接凸部卡设在卡接槽内,顶推凸台与滑动件相抵接或间隙配合;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件和座体相接触,滑动件与座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滑动件的滑动行程的限位结构。
[0009]进一步地,滑动件包括滑块和卡扣,卡扣的第一端与滑块相铰接,卡接凸部为设置在卡扣的第二端的卡接凸台,连接凸部为设置在卡扣的第二端的连接柱,限位结构设置在滑块与座体之间。
[0010]进一步地,容纳腔内设置有导向凸台,导向凸台位于弧形槽的一侧,导向凸台的朝向卡扣的表面为弧形面,弧形面与弧形槽的侧壁相平齐,连接柱的一端插设于弧形槽,连接柱的侧壁与导向凸台的弧形面相抵接或间隙配合。
[0011]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拉杆,拉杆的第一端与座体相铰接;滑槽,设置在滑动件上,拉杆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滑槽包括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以及第四槽段,第一槽段的延伸方向和第三槽段的延伸方向均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同,第二槽段和第四槽段沿滑动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槽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相连通,第四槽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相连通;其中,第一槽段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位于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的连通处,第一台阶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槽段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使拉杆的第二端由第一槽段沿着第一台阶进入第二槽段内,第三槽段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位于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的连通处,第二台阶包括倾斜导向面和竖向止挡面,倾斜导向面的一端与第二槽段的底壁连接,倾斜导向面的另一端与竖向止挡面的上端连接,竖向止挡面的下端与第三槽段的底壁连接,竖向止挡面与第四槽段的侧壁相连接,以使拉杆的第二端由第三槽段沿着竖向止挡面进入第四槽段,第四槽段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制拉杆的第二端移动的定位缺口,第四槽段的底壁高于第一槽段的底壁,在伸缩杆缩回座体的情况下,拉杆的第二端位于定位缺口处。
[0012]进一步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座体的远离拉杆的一端连接,在伸缩杆缩回座体的情况下,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0013]进一步地,伸缩杆包括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第三筒段,第一筒段与座体固定连接,第二筒段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筒段,第三筒段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筒段,压缩弹簧贯穿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第三筒段,压缩弹簧的一端穿入第一筒段并与座体相抵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筒段相抵接,卡接凸部和连接凸部均设置在第三筒段上。
[0014]进一步地,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第三筒段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非圆形结构;和/或,第一筒段的侧壁、第二筒段的侧壁均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沿伸缩杆的轴向延伸,卡接凸部和连接凸部穿设于避让槽。
[0015]进一步地,操作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控制板,显示面板位于控制板的外侧,显示面板的端部与控制板相铰接。
[0016]进一步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操作面板的移动方向相同,显示面板的侧部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
[0017]进一步地,显示面板包括玻璃固定支架、钢化玻璃、ITO导电膜、透明LED屏以及导光条,玻璃固定支架具有安装槽,钢化玻璃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内,导光条位于安装槽内并与钢化玻璃的端部相贴合,ITO导电膜以及透明LED屏均设置在钢化玻璃上,玻璃固定支架的端部与控制板相铰接。
[0018]进一步地,控制板包括电路板固定支架和PCB电路板,PCB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固定支架上,显示面板的端部与电路板固定支架相铰接,电路板固定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燕尾形的导向块,壳体设置有燕尾形的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操作面板的移动方向相同,导向块可滑动的插设于第二导向槽。
[0019]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下壳和上盖,操作面板和按压自锁组件设置在下壳内,上盖盖设在操作面板和按压自锁组件的上方。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桌,升降桌包括:桌体;手控器,设置在桌体上,手控器包括上述提供的手控器。
[002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手控器包括壳体、操作面板以及按压自锁组件,操作
面板可在壳体内进行移动,按压自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伸缩杆的一端与操作面板相接触,通过利用伸缩杆和自锁件两者相互配合,使得操作面板能实现伸出和收纳的工作过程。当操作面板需要从壳体内部的收纳位置伸出到壳体外部的操作位置时,控制自锁件与伸缩杆相分离,此时伸缩杆伸长至伸出位置,由于伸缩杆的一端与操作面板相接触,从而使得操作面板从壳体内伸出至操作位置。当操作面板需要从壳体外部的操作位置伸入至壳体内部的收纳位置时,向壳体内部按压操作面板,利用操作面板带动伸缩杆进行收缩至缩回位置,操作面板到达收纳位置时,自锁件与伸缩杆限位配合,对伸缩杆起到自锁作用,避免操作面板在伸缩杆的作用下再次伸出壳体,避免操作面板无法保持在壳体内的收纳位置。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按压自锁组件,利用自锁件和伸缩杆相互限位配合,保证操作面板能实现伸出和收纳的工作过程,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控器容易误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控器包括:壳体(10);操作面板(2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所述操作面板(20)具有伸入所述壳体(10)的收纳位置以及由所述壳体(10)伸出的操作位置;按压自锁组件(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按压自锁组件(30)包括伸缩杆(32)和自锁件(34),所述伸缩杆(32)的一端与所述操作面板(20)相接触,所述伸缩杆(32)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在所述伸缩杆(32)位于所述缩回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自锁件(34)与所述伸缩杆(32)限位配合,所述操作面板(20)位于所述收纳位置,在所述伸缩杆(32)位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自锁件(34)与所述伸缩杆(32)相分离,所述操作面板(20)位于所述操作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自锁组件(30)还包括座体(31)和压缩弹簧(33),所述座体(31)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2)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座体(31),所述压缩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体(31)和所述伸缩杆(32)相接触,所述自锁件(34)设置在所述座体(31)内,在所述伸缩杆(32)位于所述缩回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伸缩杆(32)缩回所述座体(31)内,在所述伸缩杆(32)位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伸缩杆(32)伸出所述座体(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34)包括:滑动件(341),所述座体(31)具有容纳腔(311),所述滑动件(34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311)内,所述滑动件(341)具有卡接凸部(3411)和连接凸部(3412),所述伸缩杆(32)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321),所述容纳腔(311)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槽(3111),在远离所述卡接槽(321)的方向上,所述弧形槽(3111)朝向远离所述伸缩杆(32)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凸部(3412)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弧形槽(3111),所述伸缩杆(32)的侧壁上设置有顶推凸台(322),所述顶推凸台(322)位于所述卡接槽(321)的远离所述滑动件(341)的一侧,在所述伸缩杆(32)缩回所述座体(31)的情况下,所述卡接凸部(3411)卡设在所述卡接槽(321)内,所述顶推凸台(322)与所述滑动件(341)相抵接或间隙配合;复位弹簧(342),所述复位弹簧(3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件(341)和所述座体(31)相接触,所述滑动件(341)与所述座体(31)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滑动件(341)的滑动行程的限位结构(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341)包括滑块(3413)和卡扣(3414),所述卡扣(3414)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3413)相铰接,所述卡接凸部(3411)为设置在所述卡扣(3414)的第二端的卡接凸台(3415),所述连接凸部(3412)为设置在所述卡扣(3414)的第二端的连接柱(3416),所述限位结构(40)设置在所述滑块(3413)与所述座体(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311)内设置有导向凸台(3112),所述导向凸台(3112)位于所述弧形槽(3111)的一侧,所述导向凸台(3112)的朝向所述卡扣(3414)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弧形槽(3111)的侧壁相平齐,所述连接柱(3416)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弧形槽(3111),所述连接柱(3416)的侧壁与所述导向凸台(3112)的弧形面相抵接或间隙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
拉杆(41),所述拉杆(41)的第一端与所述座体(31)相铰接;滑槽(42),设置在所述滑动件(341)上,所述拉杆(41)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42)内,所述滑槽(42)包括第一槽段(421)、第二槽段(422)、第三槽段(423)以及第四槽段(424),所述第一槽段(42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三槽段(423)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滑动件(341)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槽段(422)和所述第四槽段(424)沿所述滑动件(341)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槽段(4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段(421)和所述第三槽段(423)相连通,所述第四槽段(4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段(421)和所述第三槽段(423)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槽段(421)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4211),所述第一台阶(4211)位于所述第一槽段(421)与所述第二槽段(422)的连通处,所述第一台阶(42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槽段(422)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使所述拉杆(41)的第二端由所述第一槽段(421)沿着所述第一台阶(4211)进入所述第二槽段(422)内,所述第三槽段(4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