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连接器装置、充电架及换电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492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连接器装置、充电架及换电站。对接装置设置于充电架的架体上,并包括:连接座,用于连接于架体;承载盘,具有用于承载电池包的承载端,承载盘可在初始状态与承载状态之间切换;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组件,安装座通过联动机构分别与承载盘以及连接座活动连接;联动机构,连接在承载盘和安装座之间,联动机构包括弹性组件,联动机构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弹性组件实现浮动连接。当电池端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接触时,安装座能够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移动来作适应性调整,以补偿连接器组件的一部分位移量,能够避免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发生刚性碰撞。碰撞。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连接器装置、充电架及换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连接器装置、充电架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尾气的排放仍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为了治理汽车尾气,人们研制出了天然气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以替代燃油型汽车。而其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电动汽车。目前的电动汽车主要包括直充式和快换式两种。由于受充电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目前很多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步采用快速更换电池的模式进行能源补给。
[0003]电动汽车在更换电池时,换电设备从电动汽车上取下亏电电池并将亏电电池转送至电池转运设备,电池转运设备之后将亏电电池转送至充电架上进行充电。之后,电池转运设备再从充电架取出满电电池并将满电电池转送至换电设备,由换电设备将满电电池安装到电动汽车中。其中,对于亏电电池的充电,需要使得充电架上的电连接器与电池包上的电池端电连接器对准连接后方可实现充电。
[0004]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772633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充电平台,该方案利用电池包向下放置在支架的过程中对安装座施加的方向朝下的作用力,通过相互配合的斜滑槽与安装座下方的滚轮、实现安装座在托架上滑动连接的滑轨与滑块共同作用下,将电池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转化为安装座的水平运动进而实现电连接。其中,若电池包放置到安装座时放置位置出现偏差,如相对于标准充电连接位置更靠近安装座上的电连接组件时,那么安装座在运动到电连接组件和电池端电连接器的理论电连接的位置之前,便会与电池端电连接器接触甚至是碰撞,可能会导致电连接器损坏或对电连接造成影响。
[0005]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用于通过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组件连接实现与电池包对接的对接装置,其具有容易因电池包放置位置有偏差而使其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组件发生碰撞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对接装置具有容易因电池包放置位置有偏差而使其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组件发生碰撞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连接器装置、充电架及换电站。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设置于充电架的架体上,对接装置包括:
[0009]连接座,用于连接于架体;
[0010]承载盘,承载盘具有用于承载电池包的承载端,承载盘可在初始状态与承载状态之间切换;
[0011]安装座,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组件,安装座通过联动机构分别与承载盘以及连
接座活动连接;
[0012]联动机构,连接在承载盘和安装座之间,联动机构包括弹性组件,联动机构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弹性组件实现浮动连接;
[0013]当承载端未承载电池包时,承载盘处于初始状态,安装座相对于承载盘处于初始位置;
[0014]当承载端承载电池包时,承载盘相对于连接座运动并处于承载状态,安装座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朝着靠近承载端的方向运动并相对于承载盘处于对接位置,以使连接器组件与电池包的电池端连接器相连接。
[0015]在本方案中,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联动机构和安装座之间实现浮动连接,当电池端电连接器与电连接组件接触时,电池端连接器向连接器组件施加远离承载端的方向的作用力,安装座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承载端的方向移动来作适应性调整,以补偿电连接器组件的一部分位移量,从而能够避免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发生刚性碰撞,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因碰撞而损坏或影响两者的连接。
[0016]优选地,当承载端承载有电池包且连接器组件受到来自电池端连接器的远离承载端的方向的作用力时,弹性组件朝着远离承载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以实现联动机构与安装座之间的浮动连接。
[0017]在本方案中,当电池端电连接器与电连接组件接触时,电池端连接器向连接器组件施加远离承载端的方向的作用力,弹性组件朝着远离承载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这部分形变量能够补偿一部分电连接器组件的位移量,从而能够起到缓冲和补偿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因碰撞而损坏或影响两者的连接。
[0018]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第一端与承载盘的承载端转动连接,连杆机构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弹性组件与连杆机构相配合;
[0019]在承载盘从初始状态切换到承载状态的过程中,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弹性组件沿靠近承载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弹性组件在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作用于连杆机构以带动安装座朝向承载端的方向运动,以将承载盘的运动转化为使安装座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对接位置的作用力。
[0020]在本方案中,在承载盘从初始状态切换到承载状态的过程中,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弹性组件朝向靠近承载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又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座朝承载端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安装座的驱动。在连杆机构和弹性组件的配合下,使得在电池包正常放置到位时,安装座能够正常且可靠地带动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连接;同时,当电池包放置有偏差时,弹性组件通过产生沿远离承载端的方向的弹性形变,以补偿这部分偏差。
[0021]优选地,连杆机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承载端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活动套设在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22]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连接座滑动连接;
[0023]第三连杆位于第二连杆内的部分设有第一限位件,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三连杆上,且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的内壁面之间。
[0024]在本方案中,当承载端承载有电池包时,电池包将承载盘下压,第一连杆会带动第二连杆相对于第三连杆朝着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运动,第一弹性件沿着靠近承载端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弹性件对第一限位件的作用下,第三连杆会朝着其第一端的方向的运动,进而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安装座朝着靠近承载端的方向运动,以使连接器组件与电池包的电池端连接器进行连接。若电池包在承载端放置位置出现偏差,如相对于标准充电连接位置更靠近电连接组件时,当安装座运动到连接器组件与电池端连接器相接触或碰撞时,连接器组件受到远离承载端的作用力,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三连杆朝着其第二端的方向运动,第一限位件朝着远离承载端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进而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偿或缓冲作用,能够防止因电池包的放置位置有偏差而造成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端连接器的损坏。
[0025]优选地,第一限位件垂直设在在第三连杆的杆体上,沿垂直于第三连杆的杆体的轴线方向,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均不低于第一弹性件。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弹性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承载盘在初始状态和承载状态之间切换,第一限位件能够稳定地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设置于充电架的架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连接座,用于连接于所述架体;承载盘,所述承载盘具有用于承载电池包的承载端,所述承载盘可在初始状态与承载状态之间切换;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组件,所述安装座通过联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承载盘以及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联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承载盘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弹性组件,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实现浮动连接;当所述承载端未承载电池包时,所述承载盘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安装座相对于所述承载盘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承载端承载所述电池包时,所述承载盘相对于所述连接座运动并处于承载状态,所述安装座在所述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朝着靠近所述承载端的方向运动并相对于所述承载盘处于对接位置,以使所述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端连接器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当所述承载端承载有所述电池包且所述连接器组件受到来自所述电池端连接器的远离所述承载端的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组件朝着远离所述承载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以实现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浮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盘的承载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连杆机构相配合;在所述承载盘从初始状态切换到承载状态的过程中,在所述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弹性组件沿靠近所述承载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组件在恢复所述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作用于所述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承载端的方向运动,以将所述承载盘的运动转化为使所述安装座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对接位置的作用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端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内的部分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杆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的内壁面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垂直设在在所述第三连杆的杆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杆的杆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均不低于所述第一弹性件。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其中,所述第二连杆的两所述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位于两
所述滑槽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沿所述第三连杆的杆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杆内还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构成一体成形的弹性件。9.如权利要求4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滑动导向结构,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所述滑动导向结构滑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条状的导向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导向孔内且可沿着所述导向孔的长度方向移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自初始状态切换至承载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在所述导向孔的第一端移动至所述导向孔的第二端,在垂直于所述连接座的底板方向上,所述导向孔的第一端的位置高于所述导向孔的第二端的位置。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与承载盘之间;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或,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承载端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轴。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承载盘滑动连接。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导杆与滑块,所述导杆与滑块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与承载盘上。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