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集流管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85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0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及具有其的集流管、换热器。该端盖安装于集流管上,包括本体及加强结构,本体至少部分朝向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有容置空间;加强结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空间内,并与本体连接。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端盖本体部分朝向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并在凹陷处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提高了端盖的整体强度,从而避免端盖使用时产生鼓包的风险,提高了集流管的密封性以及换热器的安全性能。管的密封性以及换热器的安全性能。管的密封性以及换热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集流管及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集流管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换热器,换热器起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作用。
[0003]现有换热器包括集流管,集流管的两端设置有端盖,从而实现集流管的密封。现有的端盖主要为平面型,由于在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中,会向换热器中通入气体,从而对集流管的端盖产生一定的压力,平面型的端盖可能会受力向外凸起,形成鼓包,从而影响集流管的密封性,甚至对换热器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鼓包的端盖、集流管及换热器。
[0005]一种端盖,安装于集流管上,所述端盖包括本体及加强结构,所述本体至少部分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加强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本体连接。
[000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端盖本体朝向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设置,对端盖本体受力朝向集流管外部凸出的趋势产生阻碍,降低端盖的变形几率,从而提高端盖的整体强度。且通过在凹陷处,即在容置空间内另设加强结构,进一步加强端盖的强度,从而避免端盖产生鼓包,提高了集流管的密封性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本体连接。
[0008]如此设置,能够提高端盖的强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加强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加强结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面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集流管一侧的端面相齐平。
[0010]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端盖的强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有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周侧,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其中,定义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且从所述加强结构至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12]如此设置,主体部能够提高端盖的结构强度,连接部提高端盖与集流管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端盖与集流管间的连接强度。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主板及连接板,所述主板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有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并分别
与所述主板、所述连接部连接。
[0014]如此设置,主板能够提高端盖的结构强度,避免端盖受力变形,连接板则提高了主板与连接部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端盖的整体强度。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板呈平板设置。
[0016]如此设置,主板能够防止端盖鼓包,连接板便于与主板、连接部的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的最大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部的高度。
[0018]如此设置,能够提高集流管容置介质的容积。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的最大深度为H1,所述连接部的高度为H2,0.25≤H1/H2≤1。
[0020]如此设置,在保证端盖强度的基础上,还提高了集流管用于容置介质的容积。
[00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集流管,包括管体及上述的端盖,所述管体部分插入所述端盖内,并与所述端盖连接。
[00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及上述的集流管,所述换热管插设于所述集流管,并与所述集流管连通。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端盖,通过将端盖本体部分朝向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并在凹陷处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提高了端盖的整体强度,从而避免端盖使用时产生鼓包的风险,提高了集流管的密封性以及换热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端盖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端盖的剖视图。
[0028]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集流管的部分剖视图。
[0029]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0]100、集流管;10、端盖;11、本体;111、主体部;1111、主板;1112、连接板;112、连接部;12、加强结构;121、加强筋;13、容置空间;20、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
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4]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6]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10,该端盖10应用于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安装于集流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11)至少部分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有容置空间(13);加强结构(12),所述加强结构(1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3)内,并与所述本体(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12)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121),所述加强筋(12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3)内,并与所述本体(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12)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3)内,且所述加强结构(12)的一侧与所述本体(11)连接,所述加强结构(12)远离所述本体(11)的一侧面与所述本体(11)远离所述集流管一侧的端面相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包括:主体部(111),所述主体部(111)至少部分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有所述容置空间(13);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位于所述主体部(111)的周侧,并与所述主体部(111)连接;其中,定义沿所述本体(11)的轴线方向,且从所述加强结构(12)至所述主体部(111)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连接部(112)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俊朱峰冯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