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56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2
本申请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板组件,板组件设有连通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定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中心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第一端口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B1,定义第二端口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B2,定义B1与B2中的较大值为E,定义过第一端口中心且垂直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C,定义过第二端口中心且垂直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D,定义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B3,其中: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的接管或接头通常设置在换热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但是,当换热器在换热芯体厚度方向上的安装空间有限时,该换热器难以顺利完成安装,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换热器的边板设置有连通腔和两个与连通腔对应的端口,从而改变换热器接管或接头的位置,进而使换热器能够适应在换热芯体厚度方向上的有限安装空间,在该种结构中,当工作介质流经该换热器时通常存在较大的压降,从而影响了换热器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减缓工作介质在流经换热器的连通腔时压降的增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板组件和换热芯体,所述板组件设有连通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位于所述连通腔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不具有重合部分,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板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与所述换热芯体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不具有重合部分,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换热芯体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
[0005]定义所述第一端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端口的中心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所述第一端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所述第一端口的宽度B1,定义所述第二端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第二端口的宽度B2,定义B1与B2中的较大值为E,定义过所述第一端口中心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C,定义过所述第二端口中心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D,定义所述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连通腔的宽度B3,所述连通腔的宽度B3与E满足:1.2
×
E<B3<6
×
E,所述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E。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定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中心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第一端口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B1,定义第二端口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B2,定义B1与B2中的较大值为E,定义过第一端口中心且垂直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C,定义过第二端口中心且垂直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D,定义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B3,其中:1.2
×
E<B3<6
×
E,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第一方向的最
小尺寸大于或等于E,从而增大了连通腔相对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当工作介质流经连通腔时,工作介质可以在连通腔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扩散,从而减缓了工作介质的流速,特别是位于连通腔中间区域的工作介质的流速,进而降低了位于连通腔中间区域的部分工作介质与位于靠近连通腔周壁的区域的部分工作介质的流速差,流速差的降低减小了涡流死区的范围或者避免形成涡流死区,进一步减缓了位于连通腔中间区域的工作介质的流速,从而减小了连通腔的局部压降,保证了换热器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通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局部流路示意图;
[0014]图7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通腔内工作介质的流路示意图;
[0015]图8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通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连通腔内工作介质的流路示意图;
[0017]图10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连通腔内工作介质的流路示意图;
[0018]图11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

11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到了众多具体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此描述的具体组件、器件及特征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视为限制。
[0020]结合附图1

11,换热器1包括换热芯体10、板组件20和接管40,沿板组件20的厚度方向,换热芯体10和接管40位于板组件20的同一侧,换热芯体10包括多张板片,板片至少设有一个通孔,多张板片层叠设置并形成多个板间通道,多张板片的通孔至少部分对齐并形成孔道,换热芯体10可供两种以上的工作介质流通,换热芯体10包括由多张板片的通孔至少部分对齐形成的第一孔道11,第一孔道11与部分板间通道连通,其中一种工作介质可以通过第一孔道11进入部分板间通道;板组件20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第一板21比第二板22靠近换热芯体10,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密封固定。
[0021]板组件20还包括连通腔25、第一端口23和第二端口24,如图1

图10所示,连通腔25设于第二板22,沿板组件20的厚度方向,第一端口23、第二端口24和换热芯体10位于连通腔25的同一侧,第一端口23在板组件20底部端面的投影与第二端口24在板组件20底部端面的投影不具有重合部分,第一端口23在板组件20底部端面的投影与换热芯体10在板组件20底部端面的投影不具有重合部分,第二端口24在板组件20底部端面的投影位于换热芯体10在板组件20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第一孔道11与第二端口24连通;连通腔25连通第
一端口23和第二端口24,连通腔25包括连通腔侧壁,连通腔侧壁由多个弧面或多个平直面构成,接管40能够插入第一端口23,接管40的外壁与形成第一端口23的板组件20密封固定,接管40与连通腔25连通,接管40既可作为进口也可作为出口,接管40靠近连通腔25的一端到连通腔25底部的最短距离N大于连通腔25深度M的二分之一,具体的,如附图3,接管40靠近连通腔25的一端到连通腔25底部的最短距离N大于连通腔25深度M;通过调整接管40靠近连通腔的一端到连通腔25底部的最短距离N相对连通腔25深度M的大小,从而避免工作介质从接管40流入连通腔25时的扩散空间过小,或者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组件和换热芯体,所述板组件设有连通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连通腔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不具有重合部分,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板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与所述换热芯体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不具有重合部分,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换热芯体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定义所述第一端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端口的中心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所述第一端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所述第一端口的宽度B1,定义所述第二端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第二端口的宽度B2,定义B1与B2中的较大值为E,定义过所述第一端口中心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C,定义过所述第二端口中心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面为平面D,定义所述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连通腔的宽度B3,所述连通腔的宽度B3与E满足:1.2
×
E<B3<6
×
E,所述连通腔位于平面C与平面D之间的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位于所述连通腔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连通腔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轮廓与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轮廓的最短距离为L1,L1与所述第一端口的宽度B1满足:0.1
×
B1<L1<2.5
×
B1;和/或,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连通腔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轮廓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轮廓的最短距离为L2,L2与所述第二端口的宽度B2满足:0.1
×
B2<L2<2.5
×
B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位于所述连通腔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的轮廓的内侧;所述连通腔包括连通腔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通腔侧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平齐;和/或,所述连通腔包括连通腔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通腔侧壁具有第一端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口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包括连通腔侧壁,所述连通腔侧壁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面靠近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弧面靠近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弧面与所述第四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弧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弧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弧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弧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弧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弧面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弧面的另一端连接;沿所述板组件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第三弧面与所述第四弧面在所述板组件底部端面的投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距离为B4,B4与E满足:2
×
E<B4<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八F九零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