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及密封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58397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及密封结构。在叠合板侧面中间处设置水平压槽,在叠合板底面边缘处设置凹槽,在铝模顶部边缘处设置塑胶板密封垫片,首先安装铝模并调平,然后安装叠合板,在叠合板和铝模之间形成的后浇带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并振动抹平。通过设置塑胶板密封垫片封堵叠合板与铝模之间的缝隙,在叠合板有小变形翘曲时依然能够进行密封,同时内嵌方式连接提高了叠合板和铝模的安装定位精度,方便安装,安装后稳固程度高,不易出现晃动导致偏移漏浆,有效减少叠合板后浇带式接缝处漏浆的问题,增强叠合板与现浇层的抗渗能力。强叠合板与现浇层的抗渗能力。强叠合板与现浇层的抗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及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及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业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它具有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减少消耗、清洁生产等优点,预制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常见的预制构件,是一种永久模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相结合,两部分混凝土整体受力,形成装配整体式叠合楼板,后浇带式接缝主要是留置于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在该位置通常使用铝模进行模板支设,并在叠合板与铝模交界处粘贴双面胶进行漏浆封堵。
[0003]但在预制叠合板生产、养护、运输、吊装过程中的不当处理,容易造成叠合板翘曲,但验收时往往难以精准测量出来,外加叠合板微调时很容易破坏双面胶,这些原因让叠合板后浇带接缝板带常常出现漏浆现象,导致后续处理成本增加,并影响混凝土成型观感,且叠合板与现浇层之间整体性差,存在冷缝,容易出现渗漏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漏浆问题和后浇带浇筑完成后渗水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及密封结构。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加工叠合板,在叠合板侧面中间处设置水平压槽,在叠合板底面边缘处设置凹槽;步骤二:根据叠合板的尺寸加工铝模,在铝模顶部边缘处设置塑胶板密封垫片与叠合板的凹槽相对应;步骤三:安装叠合板和铝模,首先安装铝模并调平,然后安装叠合板并检查叠合板与铝模安装密封性;步骤四:在叠合板和铝模之间形成的后浇带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和水电管线预埋;步骤五: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并振动抹平,等待硬化后进行养护;步骤六:混凝土硬化后对后浇带进行整体质检和防渗漏测试。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塑胶板密封垫片封堵叠合板与铝模之间的缝隙,且塑胶板密封垫片与叠合板为内嵌方式安装,在叠合板有小变形翘曲时依然能够进行密封,同时内嵌方式连接提高了叠合板和铝模的安装定位精度,方便安装,安装后稳固程度高,不易出现晃动导致偏移漏浆,有效减少叠合板后浇带式接缝处漏浆的问题,增强叠合板与现浇层的抗渗能力,避免因漏浆、渗漏而造成后期二次处理的费用。
[0007]优选的,步骤一所述设置水平压槽的方式为先加工叠合板,后在叠合板侧面中间
开设水平压槽,步骤一所述设置凹槽的方式为加工叠合板时通过预埋垫圈方式预留凹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利用预埋垫圈方式进行加工,与叠合板浇筑一次成形,加工方便,加工步骤简单,水平压槽由于窄且处于整体结构的中间位置,不适合直接浇筑,采用切割工具后加工,能够有效保证加工直线度。
[0009]优选的,所述水平压槽加工完后在水平压槽内嵌入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并利用塑料薄膜包裹住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用于封堵叠合板与后浇带之间的浇筑冷缝,减少渗水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叠合板的楼板区域的整体性,塑料薄膜有效保护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减少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在运输和安装时受污染和受潮。
[0011]优选的,步骤一所述加工叠合板后对叠合板进行静置7天并养护,然后对叠合板进行质检,包括结构裂纹和翘曲现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裂纹容易导致叠合板易碎和渗水,严重影响叠合板的使用寿命,翘曲变形影响施工过程中安装精度,导致漏浆等问题,因此排查裂纹和翘曲,淘汰不合格叠合板,防止影响施工。
[0013]优选的,步骤二所述塑胶板密封垫片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铝模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攻螺丝能够有效固定塑胶板密封垫片,相比于粘贴,能够起到更加稳固的效果。
[0015]优选的,步骤三所述安装叠合板时采用吊装方式,并且在叠合板上设置4

8个吊点,吊装过程中,吊绳始终垂直于叠合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吊点能够有效降低吊装过程中叠合板的变形,防止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大曲率变形影响施工,吊绳始终垂直于叠合板同样能够减少对叠合板的偏向受力,减少叠合板的变形。
[0017]优选的,步骤四所述钢筋绑扎时将绑扎的钢筋与叠合板边缘处预留钢筋进行焊接和捆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绑扎钢筋和预留钢筋进行焊接,提高后浇带和叠合板的整体性,提高整体连接强度,减缓冷缝的扩大。
[0019]优选的,步骤五所述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时从布料机口向四周扩散浇筑,抹平时先利用木制抹子进行第一遍搓平,混凝土处于半凝固状态时利用铁制抹子进行第二遍搓平。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制抹子搓平能够有效增加浇筑后浇带的密实度,减少空泡和凹坑,铁制抹子搓平能够有效提纲表面的平整度,提纲美观性。
[002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垫片和止水胶条,所述密封垫片安装在叠合板和铝模之间,所述止水胶条内嵌在叠合板侧面水平压槽内,所述叠合板内设置的钢筋伸出叠合板一侧并在末端弯曲为钩状,所述叠合板底面边缘处开有凹槽,所述密封垫片通过螺钉安装在铝模上,并安装嵌入叠合板底面的凹槽内,所述铝模底部设置有铝模支撑。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片有效防止浇筑时漏浆,提高施工质量,止水胶条有效减少结构渗水,提高建筑使用寿命。
[0023]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片为pp塑胶板材质,所述止水胶条为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塑胶板弹性能够有效封堵叠合板与铝模之间的缝隙,强度能够有效支撑叠合板与铝模安装定位,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又能有效提高渗水时的止水效果,提高结构整体性。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塑胶板密封垫片封堵叠合板与铝模之间的缝隙,且塑胶板密封垫片与叠合板为内嵌方式安装,在叠合板有小变形翘曲时依然能够进行密封,同时内嵌方式连接提高了叠合板和铝模的安装定位精度,方便安装,安装后稳固程度高,不易出现晃动导致偏移漏浆,有效减少叠合板后浇带式接缝处漏浆的问题,增强叠合板与现浇层的抗渗能力,避免因漏浆、渗漏而造成后期二次处理的费用。
[0026]2、凹槽利用预埋垫圈方式进行加工,与叠合板浇筑一次成形,加工方便,加工步骤简单,水平压槽由于窄且处于整体结构的中间位置,不适合直接浇筑,采用切割工具后加工,能够有效保证加工直线度,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用于封堵叠合板与后浇带之间的浇筑冷缝,减少渗水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叠合板的楼板区域的整体性,塑料薄膜有效保护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减少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在运输和安装时受污染和受潮。
[0027]3、裂纹容易导致叠合板易碎和渗水,严重影响叠合板的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加工叠合板(1),在叠合板(1)侧面中间处设置水平压槽,在叠合板(1)底面边缘处设置凹槽(13);步骤二:根据叠合板(1)的尺寸加工铝模(2),在铝模(2)顶部边缘处设置塑胶板密封垫片(22)与叠合板(1)的凹槽(13)相对应;步骤三:安装叠合板(1)和铝模(2),首先安装铝模(2)并调平,然后安装叠合板(1)并检查叠合板(1)与铝模(2)安装密封性;步骤四:在叠合板(1)和铝模(2)之间形成的后浇带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和水电管线预埋;步骤五: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并振动抹平,等待硬化后进行养护;步骤六:混凝土硬化后对后浇带进行整体质检和防渗漏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设置水平压槽的方式为先加工叠合板(1),后在叠合板(1)侧面中间开设水平压槽,步骤一所述设置凹槽的方式为加工叠合板(1)时通过预埋垫圈方式预留凹槽(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压槽加工完后在水平压槽内嵌入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12),并利用塑料薄膜包裹住吸水膨胀型止水胶条(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加工叠合板(1)后对叠合板(1)进行静置7天并养护,然后对叠合板(1)进行质检,包括结构裂纹和翘曲现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密封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炜焕张峰王巧张钊苏显学董金帅陈成文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