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腰线加强板、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26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外腰线加强板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外腰线加强板、车门及车辆。为解决现有外腰线加强板增加强度时成本增加以及性能提升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腰线加强板在靠近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处形成有凸起,凸起从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向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延伸,凸起的中部形成有进一步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外腰线加强板靠近顶部外沿的区域的中部为薄弱区域,在凸起的中部的薄弱区域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进一步向车门外板方向延伸,使外腰线加强板能够通过加强结构与车门外板连接,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外腰线加强板的加强结构增加的重量少,成本低,解决了车门外腰线刚度弱的问题。解决了车门外腰线刚度弱的问题。解决了车门外腰线刚度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腰线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外腰线加强板
,具体提供一种外腰线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车身降重及降本考虑,现有车型的车门钣金料厚较薄,同时受外后视镜布置在与外水切平齐的高度的外造型影响,为满足布置和装配,外水切卡接的外腰线加强板和车门外板的包边面X向(车身长度的方向)被打断,导致车门的外腰线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会产生以下问题:1.卡接在外腰线加强板上的外水切,对玻璃支撑不够,玻璃升降时易外翻或前后翻转,车门关闭时玻璃震响等;2.外水切与玻璃密封不良,外水切与玻璃接触处漏风漏水;3.车门整体强度弱,车门静挤压强度或整车侧碰时车门的Y向(车身宽度方向)侵入量大,导致乘员生存空间小,安全性较差。
[0003]传统解决方案主要有增加钣金厚度或增设加强板对外腰线加强板进行局部补强,然而外腰线加强板增加料厚导致成本重量增加且性能提升的效能并不明显,增加加强板会额外产生模具、夹具及焊接设备的工装成本和焊接物流等制造成本。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外腰线加强板来解决现有外腰线加强板增加强度时成本增加以及性能提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外腰线加强板增加强度时成本增加以及性能提升不佳的问题。
[0006]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外腰线加强板,靠近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向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延伸,所述凸起的中部形成有进一步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
[0007]在上述外腰线加强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与所述凸起两侧的部分形成截面为几字形的结构。
[0008]在上述外腰线加强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的台阶处设置有加强筋。
[0009]在上述外腰线加强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
[0010]在上述外腰线加强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结构上设置有涂胶槽。
[0011]在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包括包括车门内板、外腰线加强板和车门外板,所述外腰线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靠近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顶部外沿的方向设置,所述凸起的中部形成有进一步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车门外板连接。
[0012]在上述车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门外板与所述加强结构之间通过膨胀胶层连接。
[0013]在上述车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分别与所述车门内板以及所述车门内板上的上铰链加强板连接,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车门内板连接。
[0014]在上述车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门外板的翻边包在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车门外板连接。
[0015]在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腰线加强板。
[001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外腰线加强板在靠近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处形成有凸起,凸起从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向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延伸,凸起的中部形成有进一步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
[001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外腰线加强板在靠近顶部外沿处形成有从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向后端延伸的凸起,车门外板的翻边包在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上,该凸起能够提升包边区域的结构强度,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通过研究发现包边区域的中部为薄弱区域,因此在凸起上又形成有进一步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进一步向车门外板方向延伸,使外腰线加强板能够通过加强结构与车门外板连接,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0018]此外,加强结构布置在外腰线的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对车门外板进行支撑,使车门外板的抗凹性也有提升。通过对外腰线加强板的薄弱点进行研究,本技术对外腰线加强板进行局部结构优化,提升性能的同时还通过调整型面的拔模角和放大圆角方式,使得可通过冲压工艺加工,相比外腰线加强板加料厚或增加加强板的解决方案,本技术的外腰线加强板的加强结构增加的重量少,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车门外腰线刚度弱的问题,改善玻璃升降和关门品质,车门外板局部抗凹性能提升,并提升用户按压钣金或拉外把手时的触感,进一步提升了车门的整体强度,对侧门静挤压强度和侧碰时车门Y向(车身宽度方向)侵入有较大的改善,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外腰线加强板的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车门内板与外腰线加强板的结构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车门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车门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
[0025]1、外腰线加强板;11、凸起;12、加强结构;13、顶部外沿;14、加强筋;15、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16、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17、缺口;2、车门内板;3、车门外板;4、上铰链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申
请的外腰线加强板可应用于电动汽车或者燃油汽车等车辆,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也可以应用于车辆以外的其他需要外腰线加强板的设备。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是指汽车车头的方向和汽车车尾的方向,而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基于汽车高度方向来进行描述的。
[002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参照图1、图3和图4,为解决现有外腰线加强板增加强度时成本增加以及性能提升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外腰线加强板1在靠近外腰线加强板1的顶部外沿13处形成有凸起11,凸起11从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15向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16延伸(即车身长度方向),凸起11的中部形成有进一步向外(远离车身的方向)凸出的加强结构12。需要说明的是,因截面位置的不同,图3中的第一截面仅能够显示出凸起11,而图4中的第二截面能够显示出加强结构12。
[0030]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参照图1、图2和图4,车门外板3的翻边包在外腰线加强板1的顶部外沿13上,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15和外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腰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顶部外沿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向所述外腰线加强板的后端延伸,所述凸起的中部形成有进一步向外凸出的加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腰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凸起两侧的部分形成截面为几字形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腰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台阶处设置有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腰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腰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上设置有涂胶槽。6.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外腰线加强板和车门外板,所述外腰线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