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2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包括多个预制基底模块(10),所述基底模块(10)沿轨道线路方向周期性地基本平行设置,基底模块的长度与上部的道床板相匹配,由此构成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所述基底模块(10)包括两个单元块(11)以及连接两个单元块的至少一个连接杆(12),所述单元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其曲率与盾构管片(20)的曲率一致,使得所述基底模块(10)安装后能够密切贴合盾构管片。构管片。构管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工程
,更具体涉及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建设周期也日渐缩短,因此从高铁引入的预制式道床板因其施工便捷、质量优良、绿色环保等优势一经使用便得到了快速推广。但道床板的下部基础仍旧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
[0003]对于扣件类、轨枕类减振道床来说,其结构与普通整体道床(非减振道床)类似,道床板厚度较小,通常约200mm,需要的轨道结构高度小,即使隧道超差,基本上也没有影响,实现基底预制相对简单。目前采用局部做预制基底,结合现场浇筑找平层的方式,因现场浇筑的混凝土量少,养护时间缩短,可以节省一定的施工周期,如已授权专利201210327998.7。减振垫道床虽然是高等级减振道床,但其施工方法也不复杂,减振垫与道床板是面接触,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道床底面合并为一个整体结构,再采用上述的方法完成后续施工。已公开的专利(202121557088.9)中给出了可通过侧置安装槽安装位于轨道板下方的侧置式隔振器,但该隔振器在安装与维护方面无法与内置式隔振器相比,因其位于轨道板下方,无法随时查看其工作状态,发生损坏时无法识别,且其拆卸需要将上方的轨道板抬起一定高度,在调整轨道高度方面难度也相当大;且该专利中公开的方法也需要进行现场浇筑、养护。内置式隔振器可以解决侧置式隔振器的上述问题,是目前成熟且常规的最高等级的减振措施。但为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浮置板的板厚设计尽可能充分利用隧道空间,通常大于300mm,因此隧道一旦超差,影响很大,严重时需要减少板厚,甚至采用低减振等级的措施;此外,内置式隔振器与道床板、基底无法提前装配,且在道床板就位后需要进行顶升作业才能达到设计标高,对下部基底要求一定的承载能力,无法借鉴上述施工方法。
[0004]目前公开的专利只适用减振元件可预先与道床板组装成整体再进行拼装的道床形式,且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找平层。对于由内置式隔振器组成的浮置板道床并不适用,因为:

现场浇筑找平层前,基底的强度无法满足隔振器顶升的要求;

与道床板相比,基底占据空间相对较小,对隧道超差的适应性差,一旦超差,可能无法满足布置钢筋的要求,尤其是隔振元件下方的承载力无法得到保证。
[0005]因此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适用所有道床形式(包括减振与非减振道床)的预制基底结构,尤其是能适用于需要顶升作业的由内置式隔振器组成的浮置板道床预制基底结构。
[0007]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包括:
[0008]多个预制基底模块(10),所述基底模块(10)沿轨道线路方向周期性地基本平行设置,基底模块的长度与上部的道床板相匹配,由此构成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
[0009]其中,所述基底模块(10)包括两个单元块(11)以及连接两个单元块的至少一个连接杆(12),所述单元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其曲率与盾构管片(20)的曲率一致,使得所述基底模块(10)安装后能够密切贴合盾构管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杆(12)为金属型材,预先与两个单元块(11)一起浇筑。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单元块(11)中形成有多个预留孔(13),连接件(14)通过预留孔(13)将单元块(11)与盾构管片(20)连接固定。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还包括限位件(15),限位件设置在单元块(11)的外周,由此限制单元块的移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杆(12)为可伸缩杆,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两个单元块(11)上。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示连接件(14)为螺栓。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还还包括设置在单元块(11)上方的调高垫板(30)。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7](1)在厂内预先配套生产多个预制基底模块(10),其中,所述基底模块(10)包括两个单元块(11)以及连接两个单元块的至少一个连接杆(12),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成品编号、分组运输至施工现场;
[0018](2)测量轨道结构数据,统计每种型号基底模块(10)的数量及适用里程;
[0019](3)清理隧道结构底板,布设基标,然后使用吊装设备将不同型号的基底模块(10)按施工顺序运输至施工作业面;
[0020](4)在落基底模块之前,先在基底模块与盾构管片(20)接触的位置预先安装弹性垫层,用于密封;若密封材料为密封胶,则可在基底模块调整后再进行密封;
[0021](5)基底模块的铺设分组进行,每组数量与上部预制板(40)的长度相匹配;
[0022](6)测量盾构管片(20)预埋槽道(21)的位置,确定与之配合的基底模块(10)上预留孔(13)的纵向位置,横向位置通过螺栓在预埋槽道里的位置进行调整;
[0023](7)进行基底模块(10)的安装,先将螺栓与盾构管片的预埋槽道定位连接,再通过调整设备将单元块(11)上的预留孔与螺栓位置对准,使基底模块的弧面与盾构管片完全贴合,安装螺栓,完成基底模块与盾构管片的连接;同一个基底模块的螺栓要同时固定,螺栓不得高出基底面,高出部分截断;以及
[0024](8)基底模块安装完成后,其纵向与横向位置已经精确定位,之后进行垂向高度的调整;垂向的调整通过调高垫板(30)来实现;测量标高并计算出每个基底模块上方的轨道板需要的调整值。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9),对基底单元块之间的外露金属件、管片凹槽及需要做排水坡度的位置涂抹水泥砂浆,在需要做特殊防水处理的部位涂刷防水材料,防止锈蚀。
[00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7]1.质量优良。作为一种预制结构,可以避免现场浇筑混凝土因振捣不密实导致基底空洞、漏筋等问题。长期泡水后,下部基础容易脱空,给运营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同时,基底模块的表面平整度比现浇板更易保证,可为上部道床尤其是隔振器位置提供坚实、平整的基础面。
[0028]2.经济性好。作为一种周期性结构,可以大大节省钢筋、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用量。
[0029]3.施工便捷。预制结构现场拼装,减少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作业环节,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0030]4.施工难度降低:现浇法施工对基底的要求:表面平整度(隔振器位置)
±
2mm/m2,顶面标高

5~0mm。这个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曲线地段很难保证。但预制基底模块的加工精度很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基底模块(10),所述基底模块(10)沿轨道线路方向周期性地基本平行设置,基底模块的长度与上部的道床板相匹配,由此构成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中,所述基底模块(10)包括两个单元块(11)以及连接两个单元块的至少一个连接杆(12),所述单元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其曲率与盾构管片(20)的曲率一致,使得所述基底模块(10)安装后能够密切贴合盾构管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为金属型材,预先与两个单元块(11)一起浇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单元块(11)中形成有多个预留孔(13),连接件(14)通过预留孔(13)将单元块(11)与盾构管片(20)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15),限位件设置在单元块(11)的外周,由此限制单元块的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为可伸缩杆,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两个单元块(1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所示连接件(14)为螺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单元块(11)上方的调高垫板(30)。8.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厂内预先配套生产多个预制基底模块(10),其中,所述基底模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迎春丁德云任奇陈真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