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41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包括高路堤和填土区域,填土区域包括第一回填反压区、第二回填反压区、第一杂填土区和第二杂填土区,高路堤填埋于原始地面的上方,第一杂填土区填埋于高路堤的一侧,第二杂填土区填埋于高路堤的另一侧,第一回填反压区埋填于第一杂填土区与高路堤之间,且第一回填反压区埋填于第一杂填土区与高路堤的上方,第二回填反压区埋填于第二杂填土区与高路堤之间,且第二回填反压区埋填于第二杂填土区与高路堤的上方。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大幅度降低了地基加固的修建成本,大幅缩短工期和节省工程投资。资。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高速铁路填埋过程中,难以避免经过一些杂填土较厚区域,由于深厚杂填土为一般多为地方弃土堆填,欠压实、潮湿,成分杂、分选性差,填土整体稳定性差、自身沉降量大,难以满足高速铁路“零沉降”的严格控制要求,铁路安全运营威胁大。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深度10m以上深厚杂填土地基一般采取挤密置换、CFG桩、素混凝土桩、预应力管桩、桩板(筏)跨越等措施来进行施工。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施工的工期长,并且造价高和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施工的工期长,并且造价高和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包括高路堤和填土区域,所述填土区域包括第一回填反压区、第二回填反压区、第一杂填土区和第二杂填土区,所述高路堤填埋于原始地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杂填土区填埋于所述高路堤的一侧,所述第二杂填土区填埋于所述高路堤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一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之间,且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一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的上方,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之间,且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的上方。
[0007]其中,所述填土区域还包括支撑渗沟,所述支撑渗沟设置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填土区域还包括人字形骨架护坡,所述人字形骨架护坡设置于所述支撑渗沟的一侧。
[0009]其中,所述填土区域还包括抗滑桩,所述抗滑桩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抗滑桩的一端埋填于所述原始地面的内部,且每根所述抗滑桩的另一端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的内部。
[0010]其中,所述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还包括排水区,所述排水区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排水区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和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的上方。
[0011]其中,每个所述排水区包括排水沟架体、面板和过滤网,所述排水管架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的上方,所述面板的数量为多块,每块所述面板分别铺设于所述排水沟架体的上方,且所述面板盖合所述排水沟架体,所述过滤网的数量为多块,每块所述过滤网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并分别嵌于对应的所述面板的内部。
[0012]其中,每个所述排水区还包括内排组件,所述内排组件设置于所述排水沟架体的内部。
[0013]其中,所述内排组件包括底板、侧板和拱板,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两块所述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沟架体的内部,所述拱板与两块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并位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
[0014]其中,所述内排组件还包括底柱,所述底柱与所述排水沟架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排水沟架体的内部。
[0015]本技术的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采用原地翻挖晾晒后,分层回填和分层碾压,场地最大回填高度可达30m左右,减少杂填土弃土外运,不仅可以就近利用原可用的杂填土,也可利用部分隧道弃渣,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和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对所述高路堤形成反压,可以确保所述高路堤稳定可靠,采用硬质块石填筑的所述高路堤埋入地下成为人工加固地基,通过分层冲击碾压增强高路基刚度,有效控制工后沉降,通过将“埋式高路堤”与“两侧回填反压区”相结合形成土工组合结构,把高路堤作为一种压实地基看待,大幅度降低了地基加固的修建成本,大幅缩短工期和节省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

A线结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排水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图5的B

B线结构剖视图。
[0023]101

高路堤、102

第一回填反压区、103

第二回填反压区、104

第一杂填土区、105

第二杂填土区、106

支撑渗沟、107

人字形骨架护坡、108

抗滑桩、201

排水沟架体、202

面板、203

过滤网、204

底板、205

侧板、206

拱板、207

底柱、301

卡环、302

第一加固板、303

第二加固板、304

螺柱、305

堵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线结构剖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包括高路堤101和填土区域,所述填土区域包括第一回填反压区102、第二回填反压区103、第一杂填土区104、第二杂填土区105、支撑渗沟106、人字形骨架护坡107、抗滑桩108。
[0026]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102和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103对
所述高路堤101形成反压,可以确保所述高路堤101稳定可靠,通过将“埋式高路堤”与“两侧回填反压区”相结合形成土工组合结构,把高路堤101作为一种压实地基看待,大幅度降低了地基加固的修建成本。
[0027]其中,所述高路堤101填埋于原始地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杂填土区104填埋于所述高路堤101的一侧,所述第二杂填土区105填埋于所述高路堤10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102埋填于所述第一杂填土区104与所述高路堤101之间,且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102埋填于所述第一杂填土区104与所述高路堤101的上方,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103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105与所述高路堤101之间,且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103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105与所述高路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包括高路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土区域;所述填土区域包括第一回填反压区、第二回填反压区、第一杂填土区和第二杂填土区,所述高路堤填埋于原始地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杂填土区填埋于所述高路堤的一侧,所述第二杂填土区填埋于所述高路堤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一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之间,且所述第一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一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的上方,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之间,且所述第二回填反压区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与所述高路堤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区域还包括支撑渗沟,所述支撑渗沟设置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区域还包括人字形骨架护坡,所述人字形骨架护坡设置于所述支撑渗沟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区域还包括抗滑桩,所述抗滑桩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抗滑桩的一端埋填于所述原始地面的内部,且每根所述抗滑桩的另一端埋填于所述第二杂填土区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云郑六益周忠德范厚贵张毅邹兴普王亮潘俊廖成鑫谭之东成启航巩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