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10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燕麦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燕麦麸皮粉依次进行脱脂、湿热处理、干燥、气流磨粉碎和空气分级,得到燕麦富集粉;B)对燕麦米进行烘烤、磨浆,制得燕麦粗浆;C)先采用液化酶和糖化酶对燕麦粗浆进行第一酶解,随后采用蛋白脱酰胺酶和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燕麦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燕麦奶是以燕麦籽粒为原料制成的植物奶,也是一种适合乳糖不耐症人群的液态营养制品。与牛奶相比,燕麦奶价格便宜,并且能够提供健康益处。燕麦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其中主要成分是β

葡聚糖。燕麦麸是燕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富含蛋白和β

葡聚糖等成分。研究表明,每天摄入3

5g的燕麦β

葡聚糖,能够降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并且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然而,相比于牛奶等动物奶,植物奶口感不够细腻顺滑,产品容易出现分层和油水分离等现象,既影响产品的货架期,又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
[0003]CN 104430868A公开了一种酶解燕麦乳制品,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对与烘焙后的燕麦粉进行酶解,过滤得燕麦浆液;将稳定剂和生鲜乳混匀后,再与燕麦浆液混匀,随后经经胶体磨处理、高压均质、灭酶处理后进行超高压杀菌。解燕麦乳制品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生鲜乳60

80%,燕麦粉3

6%,稳定剂0.15

0.25%,甜味剂3

5%和水。上述酶解燕麦乳制品需要添加稳定剂和甜味剂,会带来一定的健康问题,此外产品标签不清洁,容易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
[0004]目前,市面上的燕麦奶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产品中的β

葡聚糖含量低,一般仅含0.3

0.8g/100g,每天需要摄取500

1000mL才能够满足需求,因此难以实现每天摄入3

5g燕麦β

葡聚糖的需求;2)产品制造工艺粗糙,产品的甜度、细腻度、适口性等感官品质方面亟待提升;3)未对β

葡聚糖的分子量进行控制,导致产品营养价值不高,降低了燕麦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4)燕麦奶体系不稳定,产品容易出现分层和油水分离等现象,需要添加增稠剂、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来维持体系的稳定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该燕麦奶β

葡聚糖含量高,体系稳定性好,产品的甜度、细腻度、适口性较佳,营养价值和产品品质大大改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燕麦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A)对燕麦麸皮粉依次进行脱脂、湿热处理、干燥、气流磨粉碎和空气分级,得到燕麦富集粉(即葡聚糖富集粉);
[0009]B)对燕麦米进行烘烤、磨浆,制得燕麦粗浆;
[0010]C)先采用液化酶和糖化酶对燕麦粗浆进行第一酶解,随后采用蛋白脱酰胺酶和β

葡聚糖酶进行第二酶解,再采用增味酶进行第三酶解,灭酶,制得酶解液;
[0011]D)向酶解液中加入燕麦富集粉,制得混合浆液,采用射流磨将混合浆液破碎至粒度10

30μm,制得燕麦浆;
[0012]E)对燕麦浆进行调配、均质、灭菌,制得燕麦奶。
[0013]燕麦麸皮原料中β

葡聚糖的含量通常为3.0

5.9g/100g,相对分子量范围通常在5.3

257.2kDa。
[0014]在上述步骤A)中,采用超临界CO2脱脂方式对燕麦麸皮粉进行脱脂;其中,超临界CO2脱脂时CO2浓度为0.5

2g/mL,CO2流速为1.5

3mL/min,脱脂温度为30

45℃,脱脂压力为10

30MPa,脱脂时间为10

30min。脱脂处理有利于提高从燕麦麸皮粉中提取β

葡聚糖的效率及提取率。
[0015]湿热处理为过热蒸汽处理,处理温度为120

150℃,处理时间为10

60s。湿热处理有利于去除燕麦麸皮粉原料的苦涩味,进而提高燕麦富集粉的质量和品质。
[0016]气流磨粉碎包括:将干燥后的燕麦麸皮粉以20

50rpm的转速送入气流冲击磨进行粉碎,控制空气速度为90

120m/s,温度为10

40℃,气流磨粉碎后的燕麦麸皮粉的粒度为10

35μm。气流磨粉碎对于燕麦麸皮粉原料成分的天然特性破坏小,并且能够产生颗粒度更小的物料,能够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0017]空气分级包括:将气流磨粉碎后的燕麦麸皮粉以10

40rpm的转速送入空气分级机中,控制分级轮转速为12000

16000rpm,空气流速为30

60m3/min,收集粒径在30μm以上的组份。
[0018]上述步骤A)制得的燕麦富集粉中β

葡聚糖的含量为32.5

37.8g/100g,β

葡聚糖的提取率高;特别是,上述制备的β

葡聚糖富集粉中β

葡聚糖的分子量为15.0

19.0kDa,优选为15.0

17.0kDa,该分子量范围的β

葡聚糖表观黏度低,对食品流变学特性影响小,便于进行加工利用,同时还能够防止产品产生沉淀及分层,进而无需添加稳定剂等即可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0019]在上述步骤B)中,烘烤温度为120

160℃,烘烤时间为10

50min;磨浆时,控制加水量为燕麦米质量的3

9倍,磨浆温度为0

30℃,磨浆时间为10

20min,磨浆后过60

90目筛。
[0020]在上述步骤C)中,控制第一酶解时的温度为60

75℃,pH值为6.5

7.0,酶解时间为0.5

2.5h;第二酶解时的温度为60

75℃,pH值为6.8

7.1,酶解时间为0.5

1.5h;第三酶解时的温度为60

75℃,pH值为7.1

7.3,酶解时间为0.5

1.5h;灭酶时的温度为80

100℃,时间5

20min。
[0021]此外,液化酶的酶活为1000

3000U/g,用量为0.08

0.15%;糖化酶的酶活为8000

12000U/g,用量为0.08

0.15%;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麦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燕麦麸皮粉依次进行脱脂、湿热处理、干燥、气流磨粉碎和空气分级,得到燕麦富集粉;B)对燕麦米进行烘烤、磨浆,制得燕麦粗浆;C)先采用液化酶和糖化酶对燕麦粗浆进行第一酶解,随后采用蛋白脱酰胺酶和β

葡聚糖酶进行第二酶解,再采用增味酶进行第三酶解,灭酶,制得酶解液;D)向酶解液中加入燕麦富集粉,制得混合浆液,采用射流磨将混合浆液破碎至粒度10

30μm,制得燕麦浆;E)对燕麦浆进行调配、均质、灭菌,制得燕麦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采用超临界CO2脱脂方式对燕麦麸皮粉进行脱脂;其中,超临界CO2脱脂时CO2浓度为0.5

2g/mL,CO2流速为1.5

3mL/min,脱脂温度为30

45℃,脱脂压力为10

30MPa,脱脂时间为10

3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湿热处理为过热蒸汽处理,处理温度为120

150℃,处理时间为10

60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气流磨粉碎包括:将干燥后的燕麦麸皮粉以20

50rpm的转速送入气流冲击磨进行粉碎,控制空气速度为90

120m/s,温度为10

40℃,气流磨粉碎后的燕麦麸皮粉的粒度为10

3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空气分级包括:将气流磨粉碎后的燕麦麸皮粉以10

40rpm的转速送入空气分级机中,控制分级轮转速为12000

16000rpm,空气流速为30

60m3/min,收集粒径在30μm以上的组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烘烤温度为120

160℃,烘烤时间为10

50min;磨浆时,控制加水量为燕麦米质量的3

9倍,磨浆温度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沁浍席刚沈志超马千里刘宇侯梦媛肖红利刘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