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低分子量β-葡聚糖的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10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低分子量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低分子量
β

葡聚糖的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燕麦奶是一种以燕麦籽粒为原料制成的类似牛乳的植物蛋白饮品,富含功能性成分β

葡聚糖,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牛奶替代品。燕麦奶因麦香味丰富、甜度适中、口感细腻、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等优势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0003]目前,燕麦奶的甜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淀粉酶解过程产生小分子糖,另一种是添加甜味剂;由于添加甜味剂会带来健康问题,并且产品标签不清洁,因此酶解是更好的工艺方式。除了添加淀粉酶,还可以添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使产品达到更好的细腻度和丝滑感。然而,现有的酶解技术无法对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实现较好的控制,导致低分子量β

葡聚糖、小分子肽和小分子糖的含量较低,从而无法使燕麦奶达到最佳的感官与营养品质。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生成分子量可控的低分子量β

葡聚糖、小分子肽和小分子糖,制得的燕麦奶具有最佳的感官与营养品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对燕麦米进行烘烤、磨浆,制得燕麦浆;
[0008]S2:向燕麦浆中加入液化酶和糖化酶进行第一酶解,制得第一酶解液;
[0009]S3:向第一酶解液中加入蛋白脱酰胺酶和β

葡聚糖酶进行第二酶解,制得第二酶解液;
[0010]S4:向第二酶解液中加入增味酶进行第三酶解,制得第三酶解液;
[0011]S5:对第三酶解液进行灭酶处理,随后调配、均质、灭菌,制得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液化酶用于水解燕麦中的淀粉颗粒,降低燕麦浆稠度;糖化酶用于将淀粉液化生成的糊精和大分子糖进一步水解为小分子糖以增加燕麦浆的甜度;蛋白脱酰胺酶用于修饰燕麦蛋白侧链酰胺基团,从而增加蛋白溶解度,改善产品口感;β

葡聚糖酶用于降低葡聚糖粘度,改善燕麦浆黏度特性;增味酶用于进一步改善燕麦奶口味;特别是,先采用液化酶和糖化酶对燕麦浆进行酶解,能够将淀粉大分子水解,随后采用蛋白脱酰胺酶和β

葡聚糖酶继续进行酶解,能够改善燕麦浆的溶解度、黏度等理化加工特性,最后采用增味酶进行酶解,能够进一步对燕麦奶修饰风味。利用上述三重复合酶解工艺技术,并且采用多种不同的酶对燕麦中的蛋白、淀粉、葡聚糖等物质进行水解,通过控制每个阶段的酶解条
件,包括时间、温度等,从而有利于生成分子量可控的低分子量β

葡聚糖、小分子肽和小分子糖,制得的燕麦奶具有丰富的口感、清洁标签和最佳的感官与营养品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1中,烘烤时控制烘烤温度为120

160℃,烘烤时间为10

50min;磨浆时控制加水量为燕麦米质量的3

9倍,磨浆温度为0

30℃,磨浆后过60

90目筛。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2中,将燕麦浆的温度升温至60

75℃,pH值调节至6.5

7.0后进行第一酶解;液化酶的酶活为1000

3000U/g,用量为0.08

0.15%;糖化酶的酶活为8000

12000U/g,用量为0.08

0.15%;第一酶解时间为0.5

2.5h。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3中,将第一酶解液的pH值调节至6.8

7.1后进行第二酶解;蛋白脱酰胺酶的酶活为90

110GTU/g,用量为0.02

0.08%;β

葡聚糖酶的酶活为15000

25000U/g,用量为0.05

0.1%;第二酶解时间为0.5

1.5h。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4中,将第二酶解液的pH值调节至7.1

7.3后进行第三酶解;增味酶为风味蛋白酶;增味酶的酶活为100

300U/g,用量为0.02

0.08%;第三酶解时间为0.5

1.5h。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5中,灭酶处理时,控制灭酶温度为80

100℃,灭酶时间为5

20min。此外,在20

30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控制灭菌温度为130

137℃,灭菌时间为10

15s。
[0018]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燕麦奶中β

葡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7000

8200Da,β

葡聚糖的含量为1.0

1.5%;燕麦奶中小分子肽的含量为1.2

1.8%;燕麦奶中小分子糖的含量为6

7g/100mL。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002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利用三重复合酶解工艺技术,采用多种不同的酶水解燕麦中的蛋白、淀粉、葡聚糖等物质,进而生成分子量可控的低分子量β

葡聚糖、小分子肽和小分子糖,制得的燕麦奶中低分子量β

葡聚糖、小分子肽和小分子糖的含量高,具有丰富的口感、清洁标签和最佳的感官与营养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燕麦米进行烘烤、磨浆,制得燕麦浆;S2:向燕麦浆中加入液化酶和糖化酶进行第一酶解,制得第一酶解液;S3:向第一酶解液中加入蛋白脱酰胺酶和β

葡聚糖酶进行第二酶解,制得第二酶解液;S4:向第二酶解液中加入增味酶进行第三酶解,制得第三酶解液;S5:对第三酶解液进行灭酶处理,随后调配、均质、灭菌,制得含低分子量β

葡聚糖的燕麦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烘烤时控制烘烤温度为120

160℃,烘烤时间为10

5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磨浆时控制加水量为燕麦米质量的3

9倍,磨浆温度为0

30℃,磨浆时间为10

20min,磨浆后过60

90目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燕麦浆的温度升温至60

75℃,pH值调节至6.5

7.0后进行第一酶解;液化酶的酶活为1000

3000U/g,用量为0.08

0.15%;糖化酶的酶活为8000

12000U/g,用量为0.08

0.15%;第一酶解时间为0.5

2.5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第一酶解液的pH值调节至6.8

7.1后进行第二酶解;蛋白脱酰胺酶的酶活为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利崔春邢沁浍李启明李健侯梦媛刘佳席刚
申请(专利权)人: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