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98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秤检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通过将电子秤放置在承载台上,通过检定区的检定单元实现对电子秤的检定工作,同时通过点按单元对电子秤的操作区进行点按操作,实现对电子秤不同功能的检定,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操作强度,可以通过点按机构的安装位置适应不同规格电子秤,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秤检定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我国的计量事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的计量需求与日俱增,致使市场中的计量业务量逐年增加。在贸易结算领域,电子秤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其市场占有量较大,应用范围广,与民生贴合度高。故为了保障电子秤计量性能的准确可靠性,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定,以判定其是否合格,因此电子秤的检定工作是市场公平交易的重要保障。
[0003]目前,电子秤检定过程多为人工频繁手动夹取砝码的方式对电子秤的偏载、重复性、称量、除皮称量以及鉴别阈等计量特性进行检定,按照国家检定规程的检定方法与步骤要求,检定人员对一台电子秤的检定操作过程需要40至50分钟,检定操作之后需对大量检定数据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检定结果出具相应证书,整个检定周期较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实现对多种规格的电子秤进行自动检定,降低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区和位于承载区上方的检定区,所述承载区中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秤的承载台(1),所述承载台(1)上设置有点按电子秤操作区的点按单元(1e),所述检定区中设置有检定电子秤的检定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包括底层平台(1a)、平面驱动机构(1b)、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和置秤台(1d),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与底层平台(1a)连接带动底层平台(1a)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置秤台(1d)通过平面驱动机构(1b)与底层平台(1a)连接,所述平面驱动机构(1b)带动置秤台(1d)在底层平台(1a)上移动,所述点按单元(1e)位于置秤台(1d)上,所述检定单元(2)位于置秤台(1d)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定单元(2)包括托盘机构(3)、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总法兰板(2b)、上法兰盘(2c)和多个闪变砝码机构(4);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位于总法兰板(2b)的外侧并与总法兰板(2b)连接,使得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带动总法兰板(2b)上下移动;所述托盘机构(3)包括托盘(3a)、托盘驱动(3b)和托盘工装(3c),所述托盘(3a)位于总法兰板(2b)的下方,所述托盘驱动(3b)设置在总法兰板(2b)上,所述上法兰盘(2c)位于总法兰板(2b)与托盘(3a)之间并与总法兰板(2b)连接,所述托盘工装(3c)的顶端与托盘驱动(3b)的伸缩端连接,托盘工装(3c)的底端穿过上法兰盘(2c)与托盘(3a)活动连接,所述置秤台(1d)位于托盘(3a)的下方;所述闪变砝码机构(4)位于上法兰盘(2c)与托盘(3a)之间,闪变砝码机构(4)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闪变砝码(4a)、闪变工装(4b)和闪变驱动(4c),所述闪变驱动(4c)的固定端与上法兰盘(2c)连接,闪变驱动(4c)的输出端与闪变工装(4b)连接,所述闪变砝码(4a)与闪变工装(4b)活动连接,所述闪变砝码(4a)与托盘(3a)相对设置,多个所述闪变砝码机构(4)绕托盘(3a)的轴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定单元(2)还包括砝码串(5)、偏载砝码机构(6)和置零砝码机构(7);所述砝码串(5)包括多个自上而下依次串接并且质量相同和/或质量不同的砝码,相邻所述砝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托盘(3a)、总法兰板(2b)和上法兰盘(2c)中心均开设有砝码串孔,所述砝码串孔内径均大于砝码串(5)中任一砝码的外径,砝码串(5)沿砝码串孔的轴线设置,多个所述闪变砝码机构(4)设置在砝码串(5)的周侧;所述偏载砝码机构(6)包括偏载砝码(6a)、偏载工装(6b)和偏载驱动(6c),所述偏载驱动(6c)与闪变驱动(4c)并列设置,偏载驱动(6c)的固定端与上法兰盘(2c)连接,偏载驱动(6c)的输出端与偏载工装(6b)连接,所述偏载砝码(6a)与偏载工装(6b)活动连接,所述托盘(3a)上开设有偏载孔,所述偏载砝码(6a)与偏载孔同轴设置;所述置零砝码机构(7)包括置零砝码(7a)、置零工装(7b)和置零驱动(7c),所述置零驱动(7c)与闪变驱动(4c)并列设置,置零驱动(7c)的固定端与上法兰盘(2c)连接,置零驱动(7c)的输出端与置零工装(7b)连接,所述置零砝码(7a)与置零工装(7b)活动连接,所述置零砝码(7a)与托盘(3a)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定单元(2)还包括除皮砝码机构(8),所述除皮砝码机构(8)包括除皮砝码(8a)、除皮工装(8b)和除皮驱动
(8c),所述除皮驱动(8c)与托盘驱动(3b)并列设置,除皮驱动(8c)与总法兰板(2b)连接,除皮驱动(8c)通过除皮工装(8b)与除皮砝码(8a)连接,所述除皮工装(8b)与除皮砝码(8a)活动连接,除皮砝码机构(8)设置在托盘(3a)的周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定单元(2)还包括鉴别阈砝码机构(9),所述鉴别阈砝码机构(9)包括鉴别阈砝码(9a)、鉴别阈工装(9b)和鉴别阈驱动(9c),所述鉴别阈驱动(9c)与置零驱动(7c)相对设置,鉴别阈驱动(9c)与闪变驱动(4c)并列设置,鉴别阈驱动(9c)的固定端与上法兰盘(2c)连接,鉴别阈驱动(9c)的输出端与鉴别阈工装(9b)连接,所述鉴别阈砝码(9a)与鉴别阈工装(9b)活动连接,所述鉴别阈砝码(9a)与托盘(3a)相对设置。7.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方法,基于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零检定,所述置零检定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子秤的量程确定检定单元(2)中托盘(3a)的质量和闪变砝码(4a)的质量;将电子秤放置在置秤台(1d)上,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带动置秤台(1d)向上移动至检定区;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通过总法兰板(2b)带动托盘(3a)向下移动至与电子秤称量面接触;托盘驱动(3b)带动托盘工装(3c)向下移动使电子秤承载托盘(3a)的质量L,记录电子秤显示数值I1;多个闪变砝码机构(4)通过对应的闪变驱动(4c)将闪变砝码(4a)依次放置在托盘(3a)上使电子秤承载对应数量闪变砝码(4a)的质量

L1,直至电子秤显示数值大小增加一个分度值d,记录此时电子秤显示数值I1+d;通过E0=I1+0.5d
‑△
L1‑
L计算得到置零检定的化整误差E0,根据检定规程要求通过化整误差E0判断电子秤置零检定结果是否合格;多个闪变砝码机构(4)通过闪变驱动(4c)带动放置在电子秤上的闪变砝码(4a)上升直至所有闪变砝码(4a)脱离电子秤。8.一种电子秤检定方法,基于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载检定和称量检定;偏载检定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子秤的量程确定偏载砝码(6a)的质量、置零砝码(7a)的质量和砝码串(5)的质量;电子秤完成置零检定,得到置零检定化整误差E0;偏载驱动(6c)通过偏载工装(6b)将偏载砝码(6a)放置在电子秤称量面使电子秤承载偏载砝码(6a)的质量;托盘驱动(3b)带动托盘工装(3c)向上移动直至托盘(3a)与电子秤脱离;置秤台(1d)通过平面驱动机构(1b)带动电子秤移动使检定单元(2)位于电子秤的对应位置的检测点上,同时偏载砝码(6a)脱离偏载工装(6b)与电子秤同步移动;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通过置秤台(1d)带动电子秤向上移动使砝码串(5)穿过砝码串孔与电子秤称量面接触,同时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带动总法兰板(2b)与电子秤同步向上移动,直至电子秤承载砝码串(5)的质量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停止;
托盘驱动(3b)带动托盘工装(3c)向下移动直至电子秤承载托盘(3a)的质量L;置零驱动(7c)带动置零砝码(7a)向下移动至托盘(3a)上,使电子秤承载置零砝码(7a)的质量,记录电子秤显示数值I2;多个闪变砝码机构(4)通过对应的闪变驱动(4c)将闪变砝码(4a)依次放置在托盘(3a)上使电子秤承载对应数量闪变砝码(4a)的质量

L2,直至电子秤显示数值大小增加一个分度值d,记录此时电子秤显示数值I2+d;通过E
c
=E

E0计算得到偏载检定中各检测点的修正误差E
c
,其中E0=I1+0.5d
‑△
L1‑
L,E=I2+0.5d
‑△
L2‑
L;根据同一载荷在电子秤不同位置测量得到的修正误差与检定规程限定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对比判断电子秤偏载检定结果是否合格;置秤台(1d)通过平面驱动机构(1b)带动电子秤移动至初始位置;多个闪变砝码机构(4)通过闪变驱动(4c)带动放置在电子秤上的闪变砝码(4a)上升直至所有闪变砝码(4a)脱离电子秤;偏载驱动(6c)带动偏载砝码(6a)向上移动并与托盘脱离;置零驱动(7c)带动置零砝码(7a)向上移动并与托盘(3a)脱离;托盘驱动(3b)带动托盘(3a)向上移动使托盘(3a)与电子秤脱离;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通过置秤台(1d)带动电子秤向下移动使砝码串(5)与电子秤称量面脱离;称量检定包括以下步骤:电子秤完成偏载检定;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通过总法兰板(2b)带动托盘(3a)向下移动至与电子秤称量面接触;托盘驱动(3b)带动托盘工装(3c)向下移动直至电子秤承载托盘(3a)的质量,电子秤承载的总质量达到对应升程示值误差载荷点质量,记录电子秤显示数值;置零驱动(7c)带动置零砝码(7a)向下移动至托盘(3a)上,使电子秤承载置零砝码(7a)的质量,电子秤承载的总质量达到对应升程示值误差载荷点质量,记录电子秤显示数值;偏载驱动(6c)通过偏载工装(6b)将偏载砝码(6a)放置在电子秤称量面使电子秤承载偏载砝码(6a)的质量;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通过置秤台(1d)带动电子秤向上移动使砝码串(5)穿过砝码串孔与电子秤称量面接触,同时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带动总法兰板(2b)与电子秤同步向上移动,使电子秤逐渐承载砝码串(5)的质量直至电子秤承载的总质量达到对应升程示值误差载荷点质量,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停止,记录此时电子秤显示数值;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通过置秤台(1d)带动电子秤继续向上移动,同时第二竖直驱动机构(2a)带动总法兰板(2b)与电子秤同步向上移动,使电子秤依次承载升程示值误差载荷点并记录对应时刻的电子秤显示数值,完成对应载荷点的称量;第一竖直驱动机构(1c)通过置秤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阳王娜肖福礼刘文佳陈杰行和平郭虎波马严安孙怀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