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283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及施工方法,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包括:水箱、循环水泵、稳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供水管道、测温装置、固定插槽、连接板及挡位环;有益效果为:通过冷却管采用PO热缩管,使所述冷却管在高温下可以产生收缩,并且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浇筑时在冷却管外壁上涂抹润滑油,能够保证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养护完成后顺利抽出,既能够回收利用冷却管,也不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本体结构的强度造成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管在抽出后产生的管道可当作排水管和电路进行保留,便于后续的使用。的使用。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冷却
,具体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结构尺寸较大,导热系数较低,由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水化热不能快速散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并且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致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纹,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0003]现有技术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养护的温度控制方法主要是在混凝土内预埋冷却管,使用水冷却装置进行降温,但是现有的水冷却降温装置冷却管排布方式多为均匀布置,并且人工每隔30~60分钟根据测温数据对冷却管的水温和流量进行一次调节,这种不能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时的对冷却管的水温和流量进行调整,降温方法的效果不够理想,操作繁琐且降温效率低下;并且每个冷却回路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必须经过整个冷却回路,冷却精度较低,不能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冷却装置的冷却管均埋置在混凝土的内部,在使用完成后无法将其从混凝土内部取出,只能将外部管道切断,这种方法在施工完成后既浪费了人工和材料,残留在混凝土内部的冷却管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及施工方法,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却管留在混凝土内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包括:
[0007]水箱,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外侧;
[0008]循环水泵,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外侧;
[0009]稳压装置,设置在循环水泵一侧,且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且循环水泵与稳压装置为一体式;
[0010]温度监测装置,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内部;
[0011]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冷却管、连接管和回水管,进水管一端与循环水泵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却管连接,且冷却管设置有多组,两组冷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且连接管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外侧,冷却管穿过大体积混凝土本体设置,回水管一端与冷却管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进水管和回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道的开闭;
[0012]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的端部,用于测量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
[0013]固定插槽,开设在冷却管靠近连接管一侧表面;
[0014]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插槽最里侧表面居中;及
[0015]挡位环,套接在冷却管外侧表面。
[0016]优选的,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外侧设置有控制电脑,且水箱内设置有控温装置,用于调整水箱内的水温;所述水箱内的控温装置、进水管和回水管端部的测温装置和循环水泵与稳压装置均可通过控制端电脑进行实时监控,且冷却管采用PO热缩管。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呈“U”字形结构,且连接管靠近冷却管一端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和第三插板,第一插板内径等于连接管内径,第一插板外径等于冷却管内径,第二插板直径大于第一插板直径且小于第三插板直径,且第二插板与第三插板均与固定插槽配合,且连接板位于第二插板及连接板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三插板外侧表面设置有多组密封条,且密封条呈线性分布,固定插槽靠近第二插板内径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圈与第二插板配合密封。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板与第三插板之间设置有顶持板和顶持弹簧,且顶持弹簧一端与顶持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连接,且当冷却管与连接管连接时,连接板顶持顶持板使得顶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002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两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横截面呈“匚”字形结构,第二插板或第三插板靠近连接板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对冷却管限位。
[0021]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板或第三插板靠近连接板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顶持槽,且限位顶持槽横截面呈“匚”字形结构,且限位顶持槽内部设置有限位顶持弹簧,限位顶持弹簧一端与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顶持槽连接,且限位块与限位顶持弹簧连接一端插接在限位顶持槽内部,且限位顶持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22]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表面居中套设有活动环,且连接管表面居中开设有转动限位槽,转动限位槽内部设置有转动限位块,且转动限位块与活动环内壁连接,且转动限位槽与转动限位块横截面均呈“T”字形结构。
[0023]优选的,所述转动限位槽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牵引固定槽,且转动限位块两端均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另一端穿过牵引固定槽、连接管、第二插板及第三插板且与限位块居中连接。
[0024]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施工准备: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冷却系统的装置准备和组装,模板上设置有预留孔洞,用于后续冷却系统的冷却管的安装,预留孔洞的大小与冷却系统冷却管的外径相匹配;
[0026]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内部布置冷却管:冷却管在平行于大体积混凝土本体高度方向上采用分层布置的方法,冷却管的分层数量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本体的竖向高度进行确定,竖直方向上底层的冷却管距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底部~mm,顶层的冷却管距大体积混凝土本体顶部~mm,每层冷却管之间的竖向间距为~mm,每层冷却管在平行于大体积混凝土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有多段,位于边缘的冷却管距大体积混凝土本体边缘距离为~mm,平行布置的每段冷却管之间的间距为~mm,每段冷却管的两端外露于大体积混凝土本体两侧~mm,且通过挡位环对冷却管轴向限位,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宽度方向的截面上呈交叉式布置,越靠近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内部冷却管可布置的越紧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本体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的被冷却水带出,冷却管安装时通过钢筋骨架和模板上的预留孔洞
进行固定,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冷却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0027]将冷却管与冷却系统连接:首先将冷却管与连接管连接,通过将活动环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绳收紧,通过牵引绳带动限位块进入限位顶持槽内部,然后通过连接管与冷却管对齐,使得第二插板与第三插板插接在固定插槽内部,此时连接板位于第二插板与第三插板内部,且连接板顶持顶持板将顶持弹簧压缩,密封条与密封圈配合对冷却管和连接管连接处密封,松开活动环,则限位顶持弹簧顶持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部,从而对冷却管与连接管连接限位,并且顶持弹簧顶持顶持板将冷却管向外侧推动,使得限位块与限位槽始终接触限位,完成对连接管的安装,反之则对连接管拆卸,并且通过简单转动即可完成两组冷却管与一组连接管的连接,提高了对连接管的拆装效率,冷却管通过连接管构成一个冷却回路,所构成的冷却回路宽度为~mm,两端与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直接相连接;所述冷却系统连接完成后,需在所述冷却系统的管道内充满冷却水并将进水管和回水管上的阀门关闭,既保证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浇筑时所述冷却管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又能提前对大体积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外侧;循环水泵(2),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外侧;稳压装置(3),设置在循环水泵(2)一侧,且通过管道与水箱(1)连接,且循环水泵(2)与稳压装置(3)为一体式;温度监测装置(9),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内部;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4)、冷却管(5)、连接管(6)和回水管(7),进水管(4)一端与循环水泵(2)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却管(5)连接,且冷却管(5)设置有多组,两组冷却管(5)通过连接管(6)连接,且连接管(6)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外侧,冷却管(5)穿过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设置,回水管(7)一端与冷却管(5)连接,另一端与水箱(1)连接,进水管(4)和回水管(7)上均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道的开闭;测温装置(8),设置在所述进水管(4)和回水管(7)的端部,用于测量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固定插槽(14),开设在冷却管(5)靠近连接管(6)一侧表面;连接板(16),固定在固定插槽(14)最里侧表面居中;及挡位环(11),套接在冷却管(5)外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外侧设置有控制电脑,且水箱(1)内设置有控温装置,用于调整水箱(1)内的水温;所述水箱(1)内的控温装置、进水管(4)和回水管(7)端部的测温装置(8)和循环水泵(2)与稳压装置(3)均可通过控制端电脑进行实时监控,且冷却管(5)采用PO热缩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呈“U”字形结构,且连接管(6)靠近冷却管(5)一端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板(13)、第二插板(15)和第三插板(17),第一插板(13)内径等于连接管(6)内径,第一插板(13)外径等于冷却管(5)内径,第二插板(15)直径大于第一插板(13)直径且小于第三插板(17)直径,且第二插板(15)与第三插板(17)均与固定插槽(14)配合,且连接板(16)位于第二插板(15)及连接板(1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板(17)外侧表面设置有多组密封条(18),且密封条(18)呈线性分布,固定插槽(14)靠近第二插板(15)内径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槽(27),且密封槽(27)内部设置有密封圈(26)与第二插板(15)配合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板(15)与第三插板(17)之间设置有顶持板(19)和顶持弹簧(20),且顶持弹簧(20)一端与顶持板(19)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6)连接,且当冷却管(5)与连接管(6)连接时,连接板(16)顶持顶持板(19)使得顶持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6)两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24),且限位槽(24)横截面呈“匚”字形结构,第二插板(15)或第三插板(17)靠近连接板(16)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块(25)与限位槽(24)配合对冷却管(5)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板(15)
或第三插板(17)靠近连接板(16)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顶持槽(22),且限位顶持槽(22)横截面呈“匚”字形结构,且限位顶持槽(22)内部设置有限位顶持弹簧(23),限位顶持弹簧(23)一端与限位块(25)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顶持槽(22)连接,且限位块(25)与限位顶持弹簧(23)连接一端插接在限位顶持槽(22)内部,且限位顶持弹簧(2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表面居中套设有活动环(12),且连接管(6)表面居中开设有转动限位槽(28),转动限位槽(28)内部设置有转动限位块(30),且转动限位块(30)与活动环(12)内壁连接,且转动限位槽(28)与转动限位块(30)横截面均呈“T”字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槽(28)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牵引固定槽(29),且转动限位块(30)两端均连接有牵引绳(21),且牵引绳(21)另一端穿过牵引固定槽(29)、连接管(6)、第二插板(15)及第三插板(17)且与限位块(25)居中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冷却系统的装置准备和组装,模板上设置有预留孔洞,用于后续冷却系统的冷却管(5)的安装,预留孔洞的大小与冷却系统冷却管(5)的外径相匹配;在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内部布置冷却管(5):冷却管(5)在平行于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高度方向上采用分层布置的方法,冷却管(5)的分层数量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的竖向高度进行确定,竖直方向上底层的冷却管(5)距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底部(800)~(1200)mm,顶层的冷却管(5)距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0)顶部(1500)~(2000)mm,每层冷却管(5)之间的竖向间距为(800)~(1200)mm,每层冷却管(5)在平行于大体积混凝土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艳国孙金辉马德超李壮李建奎潘会忠王松林黄国荣杨彬谭停李烨宁秉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