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222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包括外仓,所述外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内仓,所述外仓的前端下中部设置有出入通道,所述内仓的顶部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出入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通风主管和通风支管,所述通风主管设置在内仓的顶端中部,所述内仓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生物酶储液罐,所述生物酶储液罐的前端下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净化机构通过喷雾管向内仓中喷洒生物酶溶液,进行生物降解除臭,后通过第二负压风机,将仓内残留的异臭气体抽吸进焚烧炉中焚烧净化,双重措施实施配合,有效净化内仓中的异臭气体。内仓中的异臭气体。内仓中的异臭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垃圾焚烧厂日常主要通过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进行焚烧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堆积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垃圾二次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垃圾放置在垃圾发酵仓中,进行一段时间有机物分解,便于垃圾快速充分地燃烧。
[0003]现有的垃圾发酵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垃圾发酵的内仓中垃圾堆积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等异臭气体,该气体无法及时净化处理使得发酵仓内部异臭难以解决;二是垃圾发酵的内仓每日均有大量的垃圾进站倾倒,仓体内部的异臭气体易随垃圾运输车出入泄漏之外部,造成异臭气体无组织排放,影响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净化机构先通过喷雾管喷洒生物酶溶液分解内仓中异臭,后通过第二负压风机、以及第三负压风机将异臭气体通过通风主管和通风支管引导进焚烧炉中焚烧净化,二次净化内仓空气,分解除臭,通过防护机构实现垃圾车进出出入通道时利用第一负压风机、第一仓门和第二仓门,隔断并抽吸异臭空气入炉焚烧,实现内外隔绝,防止异臭气体泄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包括外仓,所述外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内仓,所述外仓的前端下中部设置有出入通道,所述内仓的顶部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出入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外仓侧壁与内仓侧壁之间设置有卸料平台;
[0007]所述净化机构包括通风主管和通风支管,所述通风主管设置在内仓的顶端中部,所述内仓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生物酶储液罐,所述生物酶储液罐的前端下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前端中部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短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短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连通管的顶端两侧,所述内仓的顶端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第二负压风机,所述卸料平台的顶端前部两侧设置有第二负压风机;
[0008]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仓门、第一负压风机、抽风管、密封垫和第一单向阀,所述出入通道的内前部设置有第一仓门,所述出入通道的内后部设置有第二仓门。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仓中的净化机构工作时,通过增压泵将生物酶储液罐内的溶液通过连接短管、第二连通管泵入喷雾管,以喷雾的形式,一部分溶液喷洒混合在内仓的异臭气体中,另一部分落在内仓的墙壁、垃圾堆和其他设备上,经过一段时间生物降解后,仓内臭味大大降低,当焚烧炉焚烧垃圾时,通过第二负压风机,第三负压风机将仓内可燃气体连通残留的异臭气体通过通风主管和通风支管抽吸进焚烧炉中焚烧,进行异臭气体的二
次净化,双重措施独立实施配合,极大程度解决异臭气体集聚,净化内仓中的异臭,此外垃圾车进出出入通道时,为防止异臭气体泄漏,事先通过第一负压风机抽空出入通道中第一仓门和第二仓门之间的异臭空气,随后使垃圾车进入两门之间,关闭第一仓门开启第二仓门,使得垃圾车进出时至少有一层仓门关闭,实现异臭气体有效阻隔外泄,不污染环境。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入通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负压风机,所述第一负压风机的顶端与通风主管的前端之间通过抽风管连接,所述出入通道一侧中上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负压风机工作中抽吸异臭空气,通过抽风管和通风主管将异臭气体抽入焚烧炉焚烧,第一单向阀用以平衡气压,引入外部洁净空气。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风主管的两侧与第二负压风机的顶端中部之间均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通管倾斜连接,作用是引导第二负压风机抽吸的气体流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内仓的内顶端中部,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底端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喷雾管,所述内仓的内中上部设置有抓斗起重机。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喷雾管均匀分布在内仓的顶端,用以喷洒雾状生物酶溶液,净化空气中的异臭味,抓斗起重机用以搬运垃圾至仓内其他地方堆积发酵以及焚烧炉的进料口焚烧。
[0016]进一步地,所述内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延伸进内仓的内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入料口设置在内仓的内部,便于抓斗起重机投入垃圾焚烧。
[0018]进一步地,所述内仓的一侧和前端均设置有若干卸料口,所述卸料平台的顶端一侧前后均设置有第三负压风机,所述第三负压风机的顶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通风支管的底端前部和中部,所述通风主管的后端以及通风支管的后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焚烧炉的顶端中部及其一侧中部。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卸料口设置若干个,便于运输车卸料以及垃圾堆积,通过第三负压风机可以抽取卸料口处的异臭空气,通过通风支管引导进焚烧炉内焚烧。
[0020]进一步地,所述通风主管的中前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仓门的中部以及第二仓门的中部均设置有密封垫。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单向阀用以阻止通风主管内的异臭气体逆流进入出入通道中,利用密封垫便是为了防止异臭气体从门缝中外泄,污染空气。
[0022]1、技术中,增压泵将生物酶储液罐内的溶液通过喷雾管,以喷雾的形式,喷洒在内仓中,经过一段时间生物降解除臭后,仓内臭味大大降低,当焚烧炉焚烧垃圾时,通过第二负压风机,第三负压风机将仓内残留的异臭气体通过通风主管和通风支管抽吸进焚烧炉中焚烧净化,双重措施实施配合,极大程度解决异臭气体集聚,净化内仓中的异臭气体。
[0023]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负压风机抽空出入通道中第一仓门和第二仓门之间的异臭空气,随后垃圾车进入两门之间,关闭第一仓门开启第二仓门,使得垃圾车进出时至少有一层仓门关闭,内外隔绝,实现异臭气体有效阻隔外泄,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的俯视内部结构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中内仓的内部仰视图;
[0027]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例说明:
[0029]1、外仓;2、出入通道;3、焚烧炉;4、防护机构;401、第一负压风机;402、第一仓门;403、第一单向阀;404、抽风管;405、密封垫;406、第二仓门;5、净化机构;501、通风主管;502、增压泵;503、生物酶储液罐;504、第一连通管;505、第二负压风机;506、通风支管;507、第三负压风机;508、连接短管;509、第二单向阀;510、喷雾管;6、卸料口;7、卸料平台;8、抓斗起重机;9、第二连通管;10、入料口;11、内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包括外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内仓(11),所述外仓(1)的前端下中部设置有出入通道(2),所述内仓(11)的顶部设置有净化机构(5),所述出入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4),所述外仓(1)侧壁与内仓(11)侧壁之间设置有卸料平台(7);所述净化机构(5)包括通风主管(501)和通风支管(506),所述通风主管(501)设置在内仓(11)的顶端中部,所述内仓(11)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生物酶储液罐(503),所述生物酶储液罐(503)的前端下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增压泵(502),所述增压泵(502)的前端中部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短管(508)的一端,所述连接短管(50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连通管(9)的顶端两侧,所述内仓(11)的顶端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第二负压风机(505),所述卸料平台(7)的顶端前部两侧设置有第二负压风机(505);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第一仓门(402)、第一负压风机(401)、抽风管(404)、密封垫(405)和第一单向阀(403),所述出入通道(2)的内前部设置有第一仓门(402),所述出入通道(2)的内后部设置有第二仓门(4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垃圾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通道(2)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负压风机(401),所述第一负压风机(401)的顶端与通风主管(501)的前端之间通过抽风管(40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李军井增航孙会阳金波陶荣李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