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13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该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包括至少一排电芯组;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底板以及多个冷却侧板,所述冷却底板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侧。通过三条冷却路径对电芯组进行冷却,冷却侧板在电芯组的两侧冷却,冷却底板在电芯组的底部冷却,避免充放电时热量堆积,实现对电芯模组进行有效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充放电能力,提高电芯模组工作的热稳定性,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性能,进而保证电池包工作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电池包工作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电池包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发展更加趋向于两大方向:电池系统高电压平台和动力电池系统高度集成化。目前限制该两大趋势量产的主要问题如下:高电压平台电池系统需要高倍率充放电电芯,而高倍率的充放电芯如何多维度的散热不能解决。电池系统模组只具备能量来源的功能,并未集成冷却功能,集成度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0003]对于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系统而言,其电压平台多在350V左右,充电倍率则限制在1.2C以下,动力电池系统的成组则往往由电芯到模组到系统的成组方式,而即便是目前最为常见的CTP(Cell to Pack,去模组电池包),多是大模组概念,无标准模组尺寸限制,电池系统液冷系统在电池模组的上部或者下部进行恒温处理。
[0004]而对于稍高倍率的电芯,在电芯之间焊接完后,通常会在电芯的顶部或底部铺设液冷板来达到散热(加热)的目的。但是,此种情况下,电芯需要通过顶部或底部的液冷板提供冷却能力,这样温度沿着电芯高度方向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冷却,这样冷却路径比较长,散热能力比较差,在高电压平台,高倍率充放电时,该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整车需要,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因高倍率充放电导致电芯大量堆积热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散热效果、避免热量堆积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0006]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0007]电芯模组,包括至少一排电芯组;
[0008]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底板以及多个冷却侧板,所述冷却底板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侧。
[000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侧板的数量比所述电芯组的排数多一个,所述电芯组为至少两组时,相邻两排所述电芯组之间一个所述冷却侧板,在所述电芯模组的外侧设置两个相对的所述冷却侧板。
[001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组包括两排并列设置的所述电芯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三个所述冷却侧板,其中一个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两排所述电芯组之间,另外两个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两排所述电芯组的外侧。
[0011]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侧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凹槽,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后使所述凹槽形成冷却流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并连通所述冷却流道。
[001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多个冷却管,多个所述冷却管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多个所述冷却侧板。
[0013]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至少两个端板,至少两个所述端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侧,所述端板与所述冷却侧板铆接连接。
[0014]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包括安装板体与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体的两侧,并分别于所述电芯组侧面的所述冷却侧板铆接连接。
[0015]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还包括第二安装板与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体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板体;
[0016]所述端板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安装板用于安装高压连接器或低压连接器。
[001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单体电芯以及多个电芯支架,相邻所述单体电芯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电芯支架;
[0018]所述电芯支架包括中空的边框以及连接件,所述边框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边框的顶部,所述连接件具有卡槽,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上盖;
[0019]所述电芯组还包括软性件,所述软性件设置于所述边框中,所述软性件为隔热件/或缓冲件。
[002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电芯连接件,所述电芯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顶部,并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
[0021]所述电芯连接件包括支撑框架、铝排以及采样传感器,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顶部,所述铝排及所述采样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并分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所述铝排与所述电芯组的正极耳与负极耳连接,所述采样传感器的端部贯穿所述支撑框架并连接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
[002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部绝缘垫以及导热结构胶,所述端部绝缘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与所述端板之间,所述导热结构胶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与所述冷却侧板及所述冷却底板之间。
[0023]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外壳以及多个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串联和/或并联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中。
[0024]一种用电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中,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
[0025]本公开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在该电池模组中,电芯模组具有至少一排电芯组,冷却组件的冷却底板设置在电芯模组的底部,能够在底部对电芯组进行冷却,冷却组件的冷却侧板设置于电芯组的两侧,能够在电芯组的两侧对电芯组进行冷却。即设置冷却侧板后,增加电芯组的冷却面积,电芯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向两侧传递到冷却侧板,还能够向下传递到冷却底板。本公开的电池模组通过三条冷却路径对电芯组进行冷却,冷却侧板在电芯组的两侧冷却,冷却底板在电芯组的底部冷却,有效的解决目前因高倍率充放电导致电芯大量堆积热量的问题,避免充放电时热量堆积,实现对电芯模组进行有效散
热,提高电池模组的充放电能力,提高电芯模组工作的热稳定性,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性能,进而保证电池包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冷却侧板与端板的立体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冷却侧板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0029]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冷却侧板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0030]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在冷却液流动时的俯视图;
[0031]图6为图5所示的电池模组中在冷却液流动时的立体图;
[0032]图7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端板的立体图,其中端板安装高压连接器与低压连接器;
[0033]图8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端板与冷却侧板连接处的示意图;
[0034]图9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端板与冷却侧板连接处的立体图;
[0035]图10为图1所示的电芯组中电芯支架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0036]图11为图10所示的电芯支架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0037]图1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模组,包括至少一排电芯组;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底板以及多个冷却侧板,所述冷却底板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侧板的数量比所述电芯组的排数多一个,所述电芯组为至少两组时,相邻两排所述电芯组之间一个所述冷却侧板,在所述电芯模组的外侧设置两个相对的所述冷却侧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包括两排并列设置的所述电芯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三个所述冷却侧板,其中一个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两排所述电芯组之间,另外两个所述冷却侧板设置于两排所述电芯组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侧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凹槽,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后使所述凹槽形成冷却流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并连通所述冷却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多个冷却管,多个所述冷却管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多个所述冷却侧板。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至少两个端板,至少两个所述端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侧,所述端板与所述冷却侧板铆接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安装板体与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体的两侧,并分别于所述电芯组侧面的所述冷却侧板铆接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还包括第二安装板与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体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郑立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