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立方形电磁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计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立方形电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间微重力隔振装置、大型/超大型气浮隔振平台中采用加速度计测量低频振动信号,超低频标准振动台是零频加速度计校准系统的核心设备,通常由电磁驱动部件和精密导向结构构成,传统上二者是分离的,其中电磁驱动部件包括永磁体、磁轭、线圈骨架和工作线圈,永磁体通过磁轭在气隙中产生均匀分布的磁力线,工作线圈缠绕于线圈骨架上并置于气隙中,根据安培力原理,控制工作线圈中的电流从而实现可控的电磁驱动力;导向机构包括滑块和导轨,线圈骨架与滑块刚性连接,导轨沿主轴方向固定在振动台基座上。为提高低频/超低频振动的信噪比,电磁驱动装置的行程应尽可能大。但是由于大行程的放大作用,工作线圈运动方向与导轨之间、导轨与导轨之间的微小夹角,将造成大不平行度,使工作线圈横向振动比变大,并使振动波形畸变,因此以可靠途径实现大行程电磁驱动装置的高装配精度是提高振动校准精度的重要环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立方形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驱动部件(100)和运动部件(200);所述电磁驱动部件(100)包括方桶形下磁轭(110)、设置于所述下磁轭(110)内侧的呈回字形的永磁体(120);所述下磁轭(110)的内侧和所述永磁体(120)的下侧围合形成运动腔(140);在所述下磁轭(110)上且位于所述运动腔(140)内侧安装有中心磁轭(130);所述中心磁轭(130)和所述永磁体(120)之间设置有气隙(160);所述运动部件(200)包括位于所述中心磁轭(130)上侧的工作台面(210),在所述工作台面(210)靠近所述中心磁轭(130)的一侧面设置有线圈骨架(220),所述线圈骨架(220)呈回字形,且滑动套接于所述中心磁轭(130)的外侧;所述线圈骨架(220)的外侧壁缠绕有直流线圈(230)和激励线圈(240),所述直流线圈(230)通入固定大小的直流电,以产生与所述运动部件(200)重力方向相反的安培力;所述激励线圈(240)通入可控的驱动电流,以产生电磁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立方形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20)上设置有静压气浮结构(250),所述静压气浮结构(250)控制所述线圈骨架(220)和所述中心磁轭(130)之间形成静压气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立方形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气浮结构(250)包括开设于所述线圈骨架(220)内的气路(251),所述气路(251)包括开设于线圈骨架(220)壁两两交界处的四条垂向气路(251)和沿四个线圈骨架(220)壁开设的横向气路(251),它们互相连通;所述线圈骨架(220)靠近所述中心磁轭(130)的一侧面开设有出气孔(252),所述出气孔(252)连通所述气路(251),且所述出气孔(252)均匀分布于所述线圈骨架(220)内表面;所述线圈骨架(220)远离所述中心磁轭(130)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孔(253),所述进气孔(253)连接所述气路(251),所述进气孔(253)连接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宁,李石磊,陈振辉,崔军,刘永康,李伟,邹丽敏,谭久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