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58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涉及有机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插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顶端与电动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且主轴的底端贯穿于外壳底部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外壳的底部与输送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输送管道的另一端顶部通过导向管与外壳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安置有一端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螺旋轴,所述主轴分别贯穿于搅拌叶和刮片的中部。该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在保持原有的搅拌乳化功能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了有机硅与设备内壁产生粘附,并且增设了有机硅自循环结构,使有机硅在乳化过程中更加充分、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硅加工
,具体为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机硅独特的结构,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表面张力低、粘温系数小、压缩性高、气体渗透性高等基本性质,并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行业,其中有机硅主要应用于密封、粘合、润滑、涂层、表面活性、脱模、消泡、抑泡、防水、防潮、惰性填充等,随着有机硅数量和品种的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形成化工新材料界独树一帜的重要产品体系,许多品种是其他化学品无法替代而又必不可少的,而在有机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乳化反应。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348496U)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柔软剂乳化用搅拌装置,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该有机硅柔软剂乳化用搅拌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杆固定连接搅拌电机,再通过设置两个调节旋块转动调节两个螺纹杆相向移动,使活动杆上下移动,便于调节搅拌电机的高度,然后通过设置两个调节旋块转动调节两个螺纹杆相对移动,达到了安装稳定的效果,不需要工人手提握把进行搅拌,使得搅拌均匀和效率更商,达到了省时省力和搅拌均匀的目的,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搅拌器耗时耗力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有机硅在乳化的过程中会因粘性粘附在搅拌设备的内壁,从而导致有机硅的乳化搅拌不够全面,很容易出现局部搅拌缺失的情况;2、一般的乳化搅拌设备内部大多采用搅拌叶片的结构实现,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乳化过程的递进,搅拌叶片在旋转时的阻力也在随之增加,因搅拌叶片的力臂较长很容易出现旋转停滞或叶片断裂的情况,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1、有机硅在乳化的过程中会因粘性粘附在搅拌设备的内壁,从而导致有机硅的乳化搅拌不够全面,很容易出现局部搅拌缺失的情况;2、一般的乳化搅拌设备内部大多采用搅拌叶片的结构实现,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乳化过程的递进,搅拌叶片在旋转时的阻力也在随之增加,因搅拌叶片的力臂较长很容易出现旋转停滞或叶片断裂的情况等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插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顶端与电动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且主
轴的底端贯穿于外壳底部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与传动齿轮啮合;
[0006]所述外壳的底部与输送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输送管道的另一端顶部通过导向管与外壳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安置有一端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螺旋轴;
[0007]所述主轴分别贯穿于搅拌叶和刮片的中部,且搅拌叶位于刮片的顶部。
[0008]可选的,所述搅拌叶包括套接于主轴外部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贯穿于定位套的内部,所述定位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面板,所述支撑杆远离轴套的一端通过铆钉与集料板的中部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和集料板各自之间均关于轴套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集料板设为圆弧板状结构体。
[0010]可选的,所述刮片包括套接于主轴外部的拨片,所述拨片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远离拨片的一端与刮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刮板设为圆弧条状结构,且刮板的外部边缘与外壳的内壁相一致。
[0012]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中轴线与主轴的中轴线之间相一致。
[0013]可选的,所述导向管的内壁等距均匀排列有导向板,其导向板与导向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与主轴同轴的外包壳,所述外包壳远离导向管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且外包壳的顶部插接于支撑架的内部。
[0015]可选的,所述外包壳、顶盖和支撑架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进料口与外包壳中轴线之间夹角为60
°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支撑杆可以实现集料板在旋转过程中与轴套之间的同步性,其中集料板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对粘附与外壳内壁的有机硅进行统一收集聚拢,从而提高有机硅在乳化过程中的全面性,而圆弧板状的集料板具有更大的受力面,避免有机硅因高粘度导致支撑杆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搅拌面板会随着集料板的移动一同旋转,以此对有机硅的乳化过程中进行搅拌操作。
[0018]2.该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圆弧条状结构的刮板与外壳的内壁形状相吻合,刮板会通过支杆与拨片之间同步旋转,利用匀速旋转的刮板可以对外壳底部沉积的有机硅进行刮除搅拌,其中刮板的水平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刮板的旋转方向与三角形的朝向相一致,依靠三角形构成的边缘使刮板在旋转过程中具有更小的阻力。
[0019]3.该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利用导向管和输送管道之间的配合可以将外包壳底部的有机硅原料抽出,随后由外包壳的顶部再次灌入设备内部,该结构使有机硅在乳化过程中具有自循环能力,促使有机硅的乳化更加充分,其中螺旋轴可以为落入输送管道的有机硅提供水平推力,将有机硅由输送管道推送至导向管内部,并随着有机硅的落入进行持续加压,同时螺旋轴的旋转动力与主轴之间保持同步性,其两者之间采用斜齿轮啮合传动。
[0020]4.该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外包壳采用两段拼接式结构体组成,便于使用者对设备内部的清理、维护,外包壳、顶盖以及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简单方便,其中倾斜设置的进料口方便有机硅原料的进入,并且进料口的端头采用法兰连接。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叶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外壳;101、外包壳;102、进料口;103、顶盖;104、支撑架;2、主轴;3、电动机;4、主动齿轮;5、传动齿轮;6、输送管道;7、导向管;8、螺旋轴;9、搅拌叶;901、轴套;902、支撑杆;903、定位套;904、搅拌面板;905、集料板;10、刮片;1001、拨片;1002、支杆;1003、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插接有主轴(2),所述主轴(2)的顶端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且主轴(2)的底端贯穿于外壳(1)底部与主动齿轮(4)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4)的一侧与传动齿轮(5)啮合;所述外壳(1)的底部与输送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输送管道(6)的另一端顶部通过导向管(7)与外壳(1)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输送管道(6)的内部安置有一端与传动齿轮(5)固定连接的螺旋轴(8);所述主轴(2)分别贯穿于搅拌叶(9)和刮片(10)的中部,且搅拌叶(9)位于刮片(10)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9)包括套接于主轴(2)外部的轴套(901),所述轴套(9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2),且支撑杆(902)贯穿于定位套(903)的内部,所述定位套(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面板(904),所述支撑杆(902)远离轴套(901)的一端通过铆钉与集料板(905)的中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硅乳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02)和集料板(905)各自之间均关于轴套(90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集料板(905)设为圆弧板状结构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乳化反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相臣封瑾辉郭燕黄作明许达盛聪安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佳利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