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50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包括电机、电机座、外壳、行星齿轮组件和输出轴,电机座固定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一侧,电机座背离电机一端还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行星齿轮组件,所述行星齿轮组件输出端与输出轴相连;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输入端太阳齿轮、输入端行星齿轮、中间行星架、中间太阳齿轮、输出端行星齿轮和输出端行星架,且输入端行星齿轮外齿面同时与电机座和中间行星架啮合设置,中间行星架上固定有中间太阳齿轮,所述中间太阳齿轮与输出端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输出端行星架上端与输出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大大节省了占用空间,缩短了微型减速电机整体的长度及体积。缩短了微型减速电机整体的长度及体积。缩短了微型减速电机整体的长度及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减速电机结构领域,尤指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减速电机是微型电机与减速器的集成体,微型电机具体为体积、容量较小、输出功率较小的电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微型减速电机主要分为定轴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类型,其中,行星齿轮式的微型减速电机由于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的特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行星齿轮式减速电机通常采用多级行星齿轮组来增加传动比,能够变速中提供较大的合力矩,且速度传递较为平稳,但多级行星齿轮式的减速电机零配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故障,且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满足要求长度小的应用场合的安装,不利于应用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0004]现需要一种新型的行星齿轮减速箱,能够在满足传动比的同时,缩小产品的使用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通过对现有减速电机结构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现有减速电机结构为了满足传动比采用多级传动齿轮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其所应用产品的小型化设计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包括电机、电机座、外壳、行星齿轮组件和输出轴,电机座固定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一侧,电机座背离电机一端还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行星齿轮组件,所述行星齿轮组件输出端与输出轴相连;
[0008]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输入端太阳齿轮、输入端行星齿轮、中间行星架、中间太阳齿轮、输出端行星齿轮和输出端行星架,所述驱动轴穿过电机座中间位置与输入端太阳齿轮相连,输入端太阳齿轮与输入端行星齿轮相互齿合,且输入端行星齿轮外齿面同时与电机座和中间行星架啮合设置,中间行星架上固定有中间太阳齿轮,所述中间太阳齿轮与输出端行星齿轮啮合,输出端行星齿轮安装在输出端行星架上,所述输出端行星架与中间行星架通过转动轴相连,所述输出端行星架上端与输出轴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座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内齿圈,输入端行星齿轮下部与第一内齿圈相互啮合,中间行星架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内齿圈,所述输入端行星齿轮上部与第二内齿圈相互啮合,输入端行星齿轮同时与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电机座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内齿圈安装槽,所述第一内齿圈外侧面凸出设置有凸筋结构,所述凸筋结构与第一内齿圈安装槽相互卡合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输入端行星齿轮有三组,三组输入端行星齿轮轴心与输入端太阳齿轮轴心连线之间夹角为120
°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内侧壁上部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第三内齿圈,第三内齿圈与输出端行星齿轮啮合设置,外壳内侧壁下部位置预留有供中间行星架转动的空腔间隙。
[0013]优选的,所述输出端行星架相对输出端行星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定位柱,所述输出端行星齿轮套设安装在输出端定位柱上。
[0014]优选的,所述中间行星架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输入端行星齿轮上端面抵触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中间行星架上端面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输出端行星齿轮底面抵触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电机座外侧壁设置有卡扣,所述外壳下沿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相互卡合连接电机座与外壳。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仅设置有两组行星齿轮结构,电机座上设置有第一内齿圈,中间行星架底面设置有第二内齿圈,输入端行星齿轮同时与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啮合,实现了现有设计三组行星齿轮结构才能实现的输出传动比,相比原有多级行星齿轮安装结构能够减少一级行星齿轮组,且在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大大节省了占用空间,缩短了微型减速电机整体的长度及体积。
[0019]本技术相比原有多级行星齿轮安装结构,安装零配件更少,且输入端行星齿轮无需设置行星架定位柱进行支撑,更为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第一内齿圈与第二内齿圈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电机1、驱动轴11、电机座2、第一内齿圈21、凸筋结构211、第一内齿圈安装槽22、卡扣23、外壳3、第三内齿圈31、卡槽32、行星齿轮组件4、输入端太阳齿轮41、输入端行星齿轮42、中间行星架43、第二内齿圈431、第一限位环432、第二限位环433、中间太阳齿轮44、输出端行星齿轮45、输出端行星架46、输出端定位柱461、输出轴5、转动轴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
[0026]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包括电机1、电机座2、外壳3、行星齿轮组件4和输出轴5,电机座2固定安装在电机1的驱动轴11一侧,电机座2背离电机1一端还固定安装有外壳3,所述外壳3内安装有行星齿轮组件4,所述行星齿轮组件4输出端与输出轴5相连;
[0027]所述行星齿轮组件4包括输入端太阳齿轮41、输入端行星齿轮42、中间行星架43、中间太阳齿轮44、输出端行星齿轮45和输出端行星架46,所述驱动轴11穿过电机座2中间位置与输入端太阳齿轮41相连,输入端太阳齿轮41与输入端行星齿轮42相互齿合,且输入端行星齿轮42外齿面同时与电机座2和中间行星架43啮合设置,中间行星架43上固定有中间
太阳齿轮44,所述中间太阳齿轮44与输出端行星齿轮45啮合,输出端行星齿轮45安装在输出端行星架46上,所述输出端行星架46与中间行星架43通过转动轴6相连,所述输出端行星架46上端与输出轴5相连。
[0028]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输入端行星齿轮42通过输入端行星齿轮42输出至中间行星架43时能够实现多级传动的输出效果,所述电机座2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内齿圈21,输入端行星齿轮42下部与第一内齿圈21相互啮合,中间行星架43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内齿圈431,所述输入端行星齿轮42上部与第二内齿圈431相互啮合,输入端行星齿轮42同时与第一内齿圈21和第二内齿圈431啮合。
[0029]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一内齿圈21与电机座2的固定安装,避免第一内齿圈21相对电机座2发生转动,所述电机座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内齿圈安装槽22,所述第一内齿圈21外侧面凸出设置有凸筋结构211,所述凸筋结构211与第一内齿圈安装槽22相互卡合设置。
[0030]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行星齿轮42有三组,三组输入端行星齿轮42轴心与输入端太阳齿轮41轴心连线之间夹角为120
°

[003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壳体内输出端行星齿轮45与中间行星架43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座、外壳、行星齿轮组件和输出轴,电机座固定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一侧,电机座背离电机一端还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行星齿轮组件,所述行星齿轮组件输出端与输出轴相连;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输入端太阳齿轮、输入端行星齿轮、中间行星架、中间太阳齿轮、输出端行星齿轮和输出端行星架,所述驱动轴穿过电机座中间位置与输入端太阳齿轮相连,输入端太阳齿轮与输入端行星齿轮相互齿合,且输入端行星齿轮外齿面同时与电机座和中间行星架啮合设置,中间行星架上固定有中间太阳齿轮,所述中间太阳齿轮与输出端行星齿轮啮合,输出端行星齿轮安装在输出端行星架上,所述输出端行星架与中间行星架通过转动轴相连,所述输出端行星架上端与输出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内齿圈,输入端行星齿轮下部与第一内齿圈相互啮合,中间行星架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内齿圈,所述输入端行星齿轮上部与第二内齿圈相互啮合,输入端行星齿轮同时与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内齿圈安装槽,所述第一内齿圈外侧面凸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永合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