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00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转运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福马轮和连接座;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福马轮,所述装置主体与福马轮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块、缓冲腔、活塞套、挤压活塞、主缓冲弹簧和辅助缓冲组件,所述套块固定连接在福马轮的顶端,且套块的顶端套设在缓冲腔的内部,所述缓冲腔开设在装置主体底端的两侧,所述活塞套固定连接在套块的内部,所述挤压活塞的底端套设在活塞套的内部,且挤压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缓冲腔内部的顶端,所述主缓冲弹簧缠绕在活塞套和挤压活塞的外侧,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减小装置在进行移动时多产生的晃动的功能。动时多产生的晃动的功能。动时多产生的晃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转运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建筑垃圾,为了将建筑垃圾转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倾倒通常采用专用的转运装置对垃圾进行转运。
[0003]现有的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大都通过将垃圾放置在车斗的内部,然后通过人力推动转运装置对道路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转运,将道路施工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输至指定的地点。
[0004]现有的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大都不具有减震结构,在推动装置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装置易因为地面的凹凸而产生晃动,进而导致放置在车斗内部的垃圾因晃动而洒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大都不具有减震结构,在推动装置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装置易因为地面的凹凸而产生晃动,进而导致放置在车斗内部的垃圾因晃动而洒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福马轮(2)和连接座(5);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福马轮(2),所述装置主体(1)与福马轮(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块(31)、缓冲腔(32)、活塞套(33)、挤压活塞(34)、主缓冲弹簧(35)和辅助缓冲组件,所述套块(31)固定连接在福马轮(2)的顶端,且套块(31)的顶端套设在缓冲腔(32)的内部,所述缓冲腔(32)开设在装置主体(1)底端的两侧,所述活塞套(33)固定连接在套块(31)的内部,所述挤压活塞(34)的底端套设在活塞套(33)的内部,且挤压活塞(3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缓冲腔(32)内部的顶端,所述主缓冲弹簧(35)缠绕在活塞套(33)和挤压活塞(34)的外侧,所述辅助缓冲组件设置在缓冲腔(3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缓冲弹簧(35)靠近套块(31)的一端与套块(31)固定连接,且主缓冲弹簧(35)远离套块(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缓冲腔(32)内壁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36)、缓冲槽(37)、副缓冲弹簧(38)和阻尼块(39),所述缓冲块(36)的一侧套设在缓冲槽(37)的内部,所述缓冲槽(37)开设在缓冲腔(32)内部侧一侧,所述副缓冲弹簧(38)设置在缓冲块(36)与缓冲槽(37)内壁之间,所述阻尼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龙赵晨阳蔡锐姚彦峰张波涛庞占勇李杰田凯白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