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蓄电器件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89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8
蓄电器件用电极包括:具有第1表面和位于与第1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的树脂层;位于树脂层的第1表面侧的第1导电层;和位于第1导电层的与树脂层相反侧的第1颗粒层。在与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第1导电层具有包含向树脂层侧弯曲成凸状的多个凸部和配置于多个凸部中的相邻的2个凸部之间的凹部的第1形状。从相邻的2个凸部的顶点的一者至凹部的底点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比树脂层的厚度小。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比树脂层的厚度小。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比树脂层的厚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器件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器件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二次电池的集电体,提案有使用在树脂膜的两面形成有金属层的复合材料。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将这样的复合材料应用于集电体的二次电池用的电极。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0373584号说明书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751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锂离子二次电池这样的蓄电器件中,要求倍率特性的进一步提高。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蓄电器件的倍率特性的蓄电器件用电极。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包括:具有第1表面和位于所述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的树脂层;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侧的第1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1导电层的与所述树脂层的相反侧的第1颗粒层,在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具有第1形状,该第1形状包含向所述树脂层侧弯曲成凸状的多个凸部和配置在所述多个凸部中的相邻的2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从所述相邻的2个凸部的顶点的一者至所述凹部的底点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小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包括:具有第1表面和位于所述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的树脂层;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侧的第1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1导电层的与所述树脂层的相反侧的第1颗粒层,在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具有第1形状,所述第1形状是包含向所述树脂层侧弯曲成凸状的多个凸部的第1波形形状,所述第1波形形状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振幅小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蓄电器件的倍率特性的蓄电器件用电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1电极的与XZ面平行的截面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7]图3是用于说明第1导电层的形状的、表示第1电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8]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1电极的与YZ面平行的截面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9]图5是表示第1电极的截面的一部分的图,是基于截面SEM图像的示意图。
[0020]图6是用于说明颗粒层的颗粒与第1导电层的关系的、表示第1电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1]图7A是表示第1电极的另一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2]图7B是表示第1电极的另一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3]图8是表示第1电极的又一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4]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6]图11是用于说明Z方向的确定方法的、表示第1电极的单位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7]图12是用于说明距离H的、表示第1电池的单位截面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8]图13是表示第1电极的单位截面的一部分的图,是基于截面SEM图像的示意图。
[0029]图14是表示用于说明凸部高度d1和凹部深度d2的第1电极的单位截面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0030]图15是表示实施例2的电池2的单位截面U2

1的基于截面SEM图像的示意图。
[0031]图16是表示第1电极的单位截面的一部分的图,是基于截面SEM像的示意图。
[0032]图17是用于说明间隙g的参数的、表示第1电极的单位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
[0033]图18是表示形成颗粒层之前的层叠膜的截面的一部分的图,是基于截面SEM像的示意图。
[0034]图19是表示蓄电器件的一例的局部剖切图。
[0035]图20是从图19所示的蓄电器件中取出单电池而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0036]图21是表示蓄电器件的另一例的局部剖切图。
[0037]图22是从图21所示的蓄电器件中取出单电池和引线而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0038]图23是表示实施例的电池6的单位截面U6

1的基于截面SEM像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第1导电层
[0041]10a:第1导电层的外侧表面
[0042]10b:第1导电层的内侧表面
[0043]10X:第1导电层的第1部分
[0044]11:凸部
[0045]11a:顶点
[0046]12:凹部
[0047]12b:底点
[0048]20:第2导电层
[0049]20a:第2导电层的外侧表面
[0050]20b:第2导电层的内侧表面
[0051]21:凸部
[0052]21a:顶点
[0053]22:凹部
[0054]22b:底点
[0055]30:树脂层
[0056]31:树脂层的第1表面
[0057]31S:基准面
[0058]32:树脂层的第2表面
[0059]70:固体层
[0060]100、100A、200、200A:复合膜
[0061]100t、200t:极耳区域
[0062]100a:复合膜的上表面
[0063]100b:复合膜的下表面
[0064]110、110A:第1电极
[0065]111、112:材料层(颗粒层)
[0066]p1、p2、p3:颗粒
[0067]120、120A:第2电极
[0068]170、170A:第1层
[0069]211、212:正极材料层
[0070]250、260:引线
[0071]290:电解质
[0072]300:外装体
[0073]311、321:凸区域
[0074]312、322:凹区域
[0075]1001、1002:蓄电器件(锂离子二次电池)
[0076]2001、2002:单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7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提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步骤、该步骤的顺序等只不过是一例,只要在技术上不产生矛盾,就能够进行各种改变。另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也只不过是例示,只要在技术上不产生矛盾,就能够进行各种组合。
[0078]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的附图所示的部件各自的尺寸、形状等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层,其具有第1表面和位于所述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第1导电层,其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侧;和第1颗粒层,其位于所述第1导电层的与所述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在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具有第1形状,该第1形状包含向所述树脂层侧弯曲成凸状的多个凸部和配置在所述多个凸部中的相邻的2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从所述相邻的2个凸部的顶点的一者至所述凹部的底点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小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2.一种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层,其具有第1表面和位于所述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第1导电层,其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侧;和第1颗粒层,其位于所述第1导电层的与所述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在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具有第1形状,所述第1形状是包含向所述树脂层侧弯曲成凸状的多个凸部的第1波形形状,所述第1波形形状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振幅小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的所述第1形状具有位于所述多个凸部中的1个凸部的两侧的2个凹部,所述第1颗粒层中所含的颗粒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2个凹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包含多个第1凹区域,所述多个凸部中的1个凸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多个第1凹区域各自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颗粒层包含多个活性物质颗粒。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在所述第1导电层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之间具有1个以上的间隙,各间隙位于所述多个凸部中的相邻的2个凸部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且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为25μm的单位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的第1形状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凸部中的相邻的2个凸部之间,所述多个凹部中的与所述1个以上的间隙接触的凹部的数量为1个以上且10个以下。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且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长
度L为25μm的单位截面中,设所述1个以上的间隙的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宽度wg的合计为Tw,Tw相对于所述长度L的比例Tw/L为0.02以上且0.5以下。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第1导电层的所述多个凸部包含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表面接触的2个凸部,所述第1导电层在与所述第1表面接触的2个凸部之间具有远离所述第1表面的第1部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器件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且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为25μm的单位截面中,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合计LX相对于所述长度L的比例LX/L为0.02以上且0.5以下。11.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卓也东修二塚本修司立嵜圭祐田中浩介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