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0217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后侧板,所述后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螺纹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的内侧底部,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与支撑底座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支撑底座,且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轮;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两侧,且支撑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两侧;转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且夹持板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夹持板均与固定杆活动轴连接。该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夹持定位,并且还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差速器壳体的夹持限位。够适应不同尺寸差速器壳体的夹持限位。够适应不同尺寸差速器壳体的夹持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壳体就是主减速器里面包着行星齿轮的壳体。差速器壳体起着支承、联接,传递扭矩的作用,因而对强度、塑性、韧性要求较高,故需要选择铸铁材料,在差速器壳体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例如在差速器壳体机加工完成后需要去毛刺,因而需要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夹持定位,以保证差速器壳体在人工去毛刺过程中的稳定性,公开号为CN204913683U的一种电动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检测夹具,其通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定位孔、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等结构对夹具的规格进行了调整与改进,使夹具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差速器壳体,但当差速器壳体的规格改变时,其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也会改变,而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的弧度并不能调节,导致无法与差速器壳体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可能会导致夹持不稳定等问题,并且差速器壳体的质量较大,仅仅通过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夹持作用不够稳定,同时在完全固定之前,需要多位测试人员相互配合,先将差速器壳体抬起,然后再进行夹持,操作繁琐,不够便利;
[0003]因此我们便提出了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其装夹定位方便,可适用多种规格的差速器壳体固定。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运动的夹持板,所述支撑底座的下部具有内空腔,所述内空腔中设置有夹持板驱动装置,所述夹持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螺纹杆、两个螺母、两个连接杆、两个转动杆,所述螺纹杆水平布置于所述内空腔下部,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与支撑底座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支撑底座,且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螺纹杆上具有两段对称的反向螺纹,两段反向螺纹上均配合设置有所述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于所述转动杆的下端铰接,所述转动杆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内壁上,所述夹持板后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夹持板通过固定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壁上,所述转动杆上端具有叉口,所述固定块后端通过销轴限位在所述叉口内,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后侧板,所述后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竖向升降的压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差速器壳体的支撑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通过活动杆悬吊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活动杆为伸缩结构,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壁均安装有齿条,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齿盘,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转动齿盘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
调节杆下部连接有拨动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拨动装置包括安装杆、活动块,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母上,所述安装杆远离螺母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固连,所述活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内空腔中,且沿支撑底座的内壁水平滑动,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具有叉槽,所述活动块上具有限位于所述叉槽内的拨动销。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包括两段弧形夹持板,两段所述弧形夹持板相对的端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端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侧的所述弹簧杆上滑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弧形夹持板的背面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远离夹持板的一端与套筒铰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夹持定位,并且还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差速器壳体的夹持限位,适用性更强,对差速器壳体的夹持定位更加稳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0012]1、该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设置有调节轮,通过调节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杆的旋转,进而使得螺纹套的左右移动,螺纹套的左右移动不仅能够带动转动杆的旋转来使得夹持板移动对差速器壳体进行限位固定,还能够带动转动盘的转动,带动活动杆和压板的上下移动来对差速器壳体的顶部进行定位,操作简单,且夹持定位更加稳固;
[0013]该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可以在固定杆上转动,从而使得夹持板与差速器壳体相贴合时,能够自由调节夹持的角度,配合弹簧杆的作用,能够稳定的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夹持定位,同时便于适应不同尺寸差速器壳体的定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支撑底座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后侧板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支撑底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固定杆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底座;2、后侧板;3、顶板;4、调节轮;5、活动杆;6、压板;7、螺纹杆;8、螺母;9、连接杆;10、支撑板;11、转动杆;12、固定块;121、弹簧杆;122、斜撑杆;123、套筒;13、夹持板;14、转动齿盘;15、调节杆;16、活动块;17、安装杆;18、连杆;19、拨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后侧板2,后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支撑底座1的顶部具有定位差速器壳体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运动的夹持板13,用于夹紧差速器壳体。
[0022]如图1

2,支撑底座1的下部具有内空腔,内空腔中设置有夹持板驱动装置,夹持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螺纹杆7、两个螺母8、两个连接杆9、两个转动杆11,螺纹杆7水平布置于内空腔下部,螺纹杆7的两端均与支撑底座1的内壁轴承连接,螺纹杆7的左端贯穿支撑底座
1,且螺纹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轮4。螺纹杆7上具有两段对称的反向螺纹,两段反向螺纹上均配合设置有螺母8,螺母8与连接杆9的一端铰接,连接杆9另一端于转动杆11的下端铰接,转动杆11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支撑底座1的内壁上。
[0023]夹持板13后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夹持板13通过固定块12滑动设置于定位槽的两侧壁上,转动杆11上端具有叉口,固定块12后端通过销轴限位在叉口内,通过转动杆11的偏转实现对固定块12的推拉运动。
[0024]支撑底座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后侧板2,后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上设置有竖向升降的压板6,从而可对差速器壳体上端部压紧。
[002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差速器壳体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厚度可自由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运动的夹持板(13),所述支撑底座(1)的下部具有内空腔,所述内空腔中设置有夹持板驱动装置,所述夹持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螺纹杆(7)、两个螺母(8)、两个连接杆(9)、两个转动杆(11),所述螺纹杆(7)水平布置于所述内空腔下部,所述螺纹杆(7)的两端均与支撑底座(1)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7)的左端贯穿支撑底座(1),且螺纹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轮(4);所述螺纹杆(7)上具有两段对称的反向螺纹,两段反向螺纹上均配合设置有所述螺母(8),所述螺母(8)与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于所述转动杆(11)的下端铰接,所述转动杆(11)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内壁上,所述夹持板(13)后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夹持板(13)通过固定块(12)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壁上,所述转动杆(11)上端具有叉口,所述固定块(12)后端通过销轴限位在所述叉口内,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后侧板(2),所述后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竖向升降的压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差速器壳体的支撑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刘迎春毕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