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15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调节领域,涉及一种混水阀,包括控制系统、阀座、阀芯以及步进电机,阀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阀芯包括第一陶瓷片以及叠设于第一陶瓷片上的第二陶瓷片,第一陶瓷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二陶瓷片上设置有混水槽,第二陶瓷片与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驱动第二陶瓷片于第一陶瓷片上转动使混水槽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中的两个或三个通孔连通,以调节混水阀的出水温度,混水阀还可以将其应用的水路系统内残留的水通过第一出水通道或第二出水通道流出以防止影响混水阀对出水温度的调控。水温度的调控。水温度的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水阀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调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水阀。

技术介绍

[0002]混水阀是用于混合冷热水的一个阀门,包括带有热水进口、冷水进口和混合水出口的阀体,在阀体中部的交汇处设有阀芯,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地热采暖水系统以及开水机中。市面上现有的混水阀一般只具备输出热水、温水以及冷水的功能,对于温水的温度调节做不到精准调控。特别是,很久没有使用时,混水调节阀以及其应用的系统管路中会残留大量冷却的温水,这些冷却的温水会影响混水调节阀输出热水以及温水的温度,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混水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水阀,包括控制系统,还包括阀座、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阀芯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陶瓷片以及叠设于所述第一陶瓷片上的第二陶瓷片,所述第一陶瓷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陶瓷片上设置有混水槽,所述第二陶瓷片与所述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陶瓷片于所述第一陶瓷片上转动使所述混水槽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中的两个或三个通孔连通;
[0005]还包括微动开关以及与所述微动开关相配合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所述凸轮转动以使所述凸轮的凸部触动所述微动开关,从而记录步进电机转动的初始位置。
[0006]优选的,所述混水槽为T字槽,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二陶瓷片上,所述混水槽包括连通槽以及混合槽,所述连通槽垂直于混合槽以形成T字槽,所述混合槽可与所述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中的一个连通,所述连通槽可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中的一个或两个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阀座包括上盖、下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阀芯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均设置于所述下盖上,所述下盖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水区、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水区、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区、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区,所述第一进水区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进水区与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区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水
区与所述第六通孔对应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片下方,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区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区连通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区连通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区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0009]优选的,所述混水阀还包括传动轴,所述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步进电机上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传动轴卡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支柱,所述第二陶瓷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支柱相配合的插孔,所述连接支柱插设于所述插孔内以实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陶瓷片的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包括传动部与底座,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部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通孔,所述传动部伸出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部上还套设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的内壁抵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的另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片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3]优选的,所述混水阀还包括用于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区或第二出水区内。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壁,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阶梯面,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阶梯面相抵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水阀,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第二陶瓷片于第一陶瓷片上转动使混水槽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中的两个或三个通孔连通,以精准调节混水阀的出水温度,混水阀还可以将其应用的水路系统内残留的水通过第一出水通道或第二出水通道流出,以防止影响混水阀对出水温度的调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水阀的分解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水阀的第二陶瓷片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水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混水阀,包括控制系统,还包括阀座、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阀芯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步进电机2,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11、第二进水通道12、第一出水通道13、第二出水通道14,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陶瓷片3以及叠设于所述第一陶
瓷片3上的第二陶瓷片4,所述第一陶瓷片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第五通孔35、第六通孔36,所述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2连通,所述第五通孔35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3连通,所述第六通孔36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4连通,所述第二陶瓷片4上设置有混水槽5,所述第二陶瓷片4与所述步进电机2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2驱动所述第二陶瓷片4于所述第一陶瓷片3上转动使所述混水槽5与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第五通孔35、第六通孔36中的两个或三个通孔连通。
[0022]一般地,第一进水通道11用于流入热水,第二进水通道12用于流入冷水或温水,第一出水通道13用于流出混合后的温水或回流温度不符合要求的低温水或是滞留于应用混合阀的水路系统内的水体,第二出水通道14用于回流温度不符合要求的低温水或是滞留于应用混合阀的水路系统内的水体。第二出水通道14也可于流出混合后的温水。
[0023]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混水槽5为T字槽,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二陶瓷片4上,所述混水槽5包括连通槽51以及混合槽52,所述连通槽51垂直于混合槽52以形成T字槽,所述混合槽52可与所述第五通孔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阀,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座、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阀芯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步进电机(2),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11)、第二进水通道(12)、第一出水通道(13)、第二出水通道(14),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陶瓷片(3)以及叠设于所述第一陶瓷片(3)上的第二陶瓷片(4),所述第一陶瓷片(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第五通孔(35)、第六通孔(36),所述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2)连通,所述第五通孔(35)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3)连通,所述第六通孔(36)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4)连通,所述第二陶瓷片(4)上设置有混水槽(5),所述第二陶瓷片(4)与所述步进电机(2)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2)驱动所述第二陶瓷片(4)于所述第一陶瓷片(3)上转动使所述混水槽(5)与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第五通孔(35)、第六通孔(36)中的两个或三个通孔连通;还包括微动开关(81)以及与所述微动开关(81)相配合的凸轮(8),所述凸轮(8)与所述步进电机(2)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2)带动所述凸轮(8)转动以使所述凸轮(8)的凸部触动所述微动开关(81),从而记录步进电机(2)转动的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槽(5)为T字槽,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二陶瓷片(4)上,所述混水槽(5)包括连通槽(51)以及混合槽(52),所述连通槽(51)垂直于混合槽(52)以形成T字槽,所述混合槽(52)可与所述第五通孔(35)、第六通孔(36)中的一个连通,所述连通槽(51)可与所述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中的一个或两个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上盖(15)、下盖(16),所述上盖(15)盖设于所述下盖(16)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阀芯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1)、第二进水通道(12)、第一出水通道(13)、第二出水通道(14)均设置于所述下盖(16)上,所述下盖(16)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1)连通的第一进水区(161)、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2)连通的第二进水区(162)、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3)连通的第一出水区(163)、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4)连通的第二出水区(164),所述第一进水区(161)与所述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进水区(162)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益华敖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米惜智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