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35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的构建方法,解决了如何对给煤斗进行及时清堵的问题;将锥形给煤斗设计成锥形上筒体与锥形下筒体两段衔接式,在两锥形筒体衔接处,设置环形连接罩体,在环形连接罩体内设置轴承,将轴承内圈与环形连接罩体的上顶板与下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使轴承外圈在环形连接罩体内可自由旋转,将环形旋转体放置到环形连接罩体中的轴承内圈内,并将环形旋转体与轴承外圈连接在一起,在环形连接罩体内,使环形旋转体能随轴承外圈的旋转而旋转;在轴承外圈的外立面上设置环形齿圈,使该环形齿圈与煤斗外侧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的驱动齿轮啮合在一起,实现驱动电机带动环形旋转体和刮桨同步旋转的目的。步旋转的目的。步旋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上部给煤斗,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上部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及给煤清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煤适应性较强,而且循环流化床锅炉横向混合特性也较好,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的给煤点较少,简化了给煤装置的布置,使给煤点不易结焦,运行可靠;由于燃煤品种的多变,以及燃煤含水率的变化较大,容易造成给煤斗的堵塞;当煤仓至给煤机入口处,发生下煤不畅的情况时,会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断煤或者给煤量的大幅波动,降低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性能,也影响到了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煤粒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给煤均匀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燃煤粒径变小的同时,也加大了煤粒之间,以及煤粒与仓壁之间的摩擦力和挤压力,使给煤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了,特别是煤仓至给煤机入口的地方,即给煤斗的锥形缩口处,容易形成流动死角,形成积煤,长时间运行后,经常会造成堵煤现象的发生;如何对给煤斗进行及时清堵,以保证循环硫化床的正常运行,成为现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专利号为202110361330.3,名称为一种煤仓清堵装置的专利,公开了给煤斗的一种清堵方法,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在锥形上筒体与锥形下筒体之间,设置有一个锥形的回转体,上刮刀和下刮刀安装在该锥形的回转体上,从锥形上筒体下落的煤,很容易在锥形的回转体的倾斜内侧面上形成堆积,导致锥形上筒体与锥形下筒体之间的过渡段形成新的煤堵;(2)锥形上筒体是固定安装在回转壳体上,锥形上筒体的重量及其中煤的重量,直接压在回转壳体上,导致回转壳体容易出现变形,影响到回转壳体内的回转体的顺畅旋转;(3)该装置没有解决锥形下筒体内煤从锥形下筒体与回转体之间的向上漏煤的动态有限密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的构建方法,解决了如何对给煤斗进行及时清堵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将锥形给煤斗设计成锥形上筒体与锥形下筒体两段衔接式,在两锥形筒体衔接处,设置环形连接罩体,在环形连接罩体外侧,等间隔弧度地设置四个C形支撑连接框架,C形支撑连接框架的上端与锥形上筒体固定连接,C形支撑连接框架的下端与锥形下筒体固定连接,使锥形上筒体的重量通过四个C形支撑连接框架传递到锥形下筒体上,从而起到使环形连接罩体不受力的效果,保证了环形连接罩体内环形旋转体的顺畅旋转;将环形旋转体设计成直筒圆筒状,并将上桨叶和下桨体均设计成V形,使两桨叶的根部垂直连接在直筒圆筒状的环形旋转体的内侧面上,从而保证锥形上筒体中的煤能够垂直下落到锥形下筒体中,在环形旋转体内侧面上不会形成堆积;在环形旋转体与锥形上筒体连接处,以及环形旋转体与锥形下筒体连接处,采用多层的高碳纤维盘根进行密封,并且
使多层的高碳纤维盘根的排列方向是逆漏煤的料流方向设计的,确保了动态密封的效果,充分利用高碳纤维盘根的自润滑性能性和耐磨耐温的性能;在环形旋转体上,间隔180度弧度设置有两个刮桨,其中的一个刮桨向上设置在上锥形筒体中,另一刮桨是向下设置在下锥形筒体中,刮桨均采用变截面形式设计,增长刮桨前侧刮刀的长度,使刮桨通过旋转将锥形筒体壁上的积煤刮掉,同时还起到碎煤的作用。
[0005]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上部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包括锥形上筒体、锥形下筒体、变频调速电机和减速机,在锥形上筒体与锥形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环形连接罩体,锥形上筒体、环形连接罩体和锥形下筒体,是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一起,并组成一个封闭的给煤斗的;在锥形上筒体外侧面下端,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下端支撑座,在锥形下筒体外侧面上端,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上端支撑座,在下端支撑座与上端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C形连接支撑框架,在C形连接支撑框架内设置有环形连接罩体;在环形连接罩体内设置有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该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的中心轴线、环形连接罩体的中心轴线、锥形上筒体的中心轴线和锥形下筒体的中心轴线是重合在一起的;所述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的轴承内圈分别与环形连接罩体的顶端板和环形连接罩体的底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的轴承外圈,设置在环形连接罩体内,可围绕着轴承内圈自由转动;在所述的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内,活动设置有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的外侧立面通过连接机构与轴承外圈的内侧立面连接在一起,使直筒状环形旋转体可跟随轴承外圈的转动而转动;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的内侧立面上,分别连接有向上伸出刮桨和向下伸出刮桨,向上伸出刮桨设置在锥形上筒体中,向下伸出刮桨设置在锥形下筒体中,向上伸出刮桨与向下伸出刮桨是间隔180度弧度设置的;在轴承外圈的外侧立面上,固定套接有环形齿圈,在环形齿圈上啮合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在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连接有变频调速电机的输出轴。
[0006]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下环形凸舌,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的上顶面上设置有上环形凸舌;在下环形凸舌外侧立面上设置有下端高碳纤维盘根,在下端高碳纤维盘根外侧设置有锥形下筒体的上端筒口侧壁;在上环形凸舌的内侧立面上设置有上端高碳纤维盘根,在上端高碳纤维盘根内侧设置有锥形上筒体下端口侧壁。
[0007]所述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的轴承内圈是由上轴承内圈和下轴承内圈组成的,在上轴承内圈与下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中空区域,在上轴承内圈外侧和下轴承内圈外侧,设置有轴承外圈,轴承外圈通过上端滚珠与上轴承内圈连接在一起,轴承外圈通过下端滚珠与下轴承内圈连接在一起;在轴承外圈内侧立面中部,设置有轴承外圈向内伸出法兰盘,轴承外圈向内伸出法兰盘是悬空设置在中空区域内的;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的外侧立面上,设置有环形旋转体向外伸出法兰盘,环形旋转体向外伸出法兰盘与轴承外圈向内伸出法兰盘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8]向下伸出刮桨的结构与向上伸出刮桨的结构是相同的;向下伸出刮桨是由竖直的刮桨连接板和倾斜的桨叶板组成的;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的内侧立面上,分别设置有向上伸出刮桨连接座和向下伸出刮桨连接座,向上伸出刮桨是通过其底端的竖直的刮桨连接板,螺接在向上伸出刮桨连接座上的;向下伸出刮桨是通过其顶端的竖直的刮桨连接板,螺接在向下伸出刮桨连接座上的。
[0009]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第一步、将锥形给煤斗设计为锥形上筒体与锥形下筒体两段衔接式,在锥形上筒体外侧面下端,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下端支撑座,在锥形下筒体外侧面上端,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上端支撑座,在下端支撑座与上端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C形连接支撑框架,使锥形上筒体的重量,依次通过下端支撑座、C形连接支撑框架和上端支撑座,传递到锥形下筒体上;在C形连接支撑框架内设置有环形连接罩体,锥形上筒体、环形连接罩体和锥形下筒体,从上到下依次衔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给煤斗,锥形上筒体的中心轴线、环形连接罩体的中心轴线和锥形下筒体的中心轴线,要重合在一起;第二步、在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斗内的给煤清堵机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锥形给煤斗设计为锥形上筒体(1)与锥形下筒体(2)两段衔接式,在锥形上筒体(1)外侧面下端,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下端支撑座(19),在锥形下筒体(2)外侧面上端,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上端支撑座(20),在下端支撑座(19)与上端支撑座(20)之间固定连接有C形连接支撑框架(21),使锥形上筒体(1)的重量,依次通过下端支撑座(19)、C形连接支撑框架(21)和上端支撑座(20),传递到锥形下筒体(2)上;在C形连接支撑框架(21)内设置有环形连接罩体(3),锥形上筒体(1)、环形连接罩体(3)和锥形下筒体(2),从上到下依次衔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给煤斗,锥形上筒体(1)的中心轴线、环形连接罩体(3)的中心轴线和锥形下筒体(2)的中心轴线,要重合在一起;第二步、在环形连接罩体(3)内设置一个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的中心轴线与环形连接罩体(3)的中心轴线要重合在一起,所述双排等径大球径轴承的轴承内圈(4)是由上轴承内圈(41)和下轴承内圈(42)组成的,在上轴承内圈(41)与下轴承内圈(42)之间,设置有中空区域(43),在上轴承内圈(41)外侧和下轴承内圈(42)外侧,设置有轴承外圈(5),轴承外圈(5)通过上端滚珠(51)与上轴承内圈(41)连接在一起,轴承外圈(5)通过下端滚珠(52)与下轴承内圈(42)连接在一起;在轴承外圈(5)内侧立面中部,设置有轴承外圈向内伸出法兰盘(13),轴承外圈向内伸出法兰盘(13)是悬空设置在中空区域(43)中的;在轴承外圈(5)的外侧立面上,固定套接环形齿圈(6);第三步、将轴承内圈(4)分别与环形连接罩体(3)的顶端板和环形连接罩体(3)的底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使轴承外圈(5),在环形连接罩体(3)内,能围绕着轴承内圈(4)自由转动;第四步、加工出直筒状环形旋转体(10),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10)的外侧立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环形旋转体向外伸出法兰盘(14);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10)的内侧立面上,分别安装向上伸出刮桨连接座(15)和向下伸出刮桨连接座(16);在直筒状环形旋转体(10)的顶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旋转体顶端环形凸舌(24),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建立卓彦江张建春郭学茂朱俊平孙江勇许志强张永超张旭亮张国霞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