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93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分为分为外侧部分、中间部分、内侧部分三个部分,外侧部分由加固充气囊壁、充气孔、刚性铝板、紫外灯组成,其中加固充气囊壁与刚性铝板固定在一起,充气孔位于加固充气囊壁外侧;中间部分由可旋转与不可旋转两种剪式千斤顶与各自的连接件组成,其中内外两部分通过中间部分的两种剪式千斤顶相连,内侧部分由拱式结构的加固支撑壁组成,加固支撑壁包括外壁、内壁以及内外壁中加入的树脂玻璃纤维,树脂玻璃纤维可通过紫外灯照射进行固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具有的优势包括:专门针对盾构隧道混凝土脱落等安全性问题而设计,为盾构隧道内壁进行加固,针对性强,施工设备简单,加固效果有保障。加固效果有保障。加固效果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盾构隧道防剥落加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迅速增加,我国的交通工具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对于盾构隧道的建设和需要更是与日俱增,目前城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非地铁莫属。于是乎,隧道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就应该被我们重视,并且想方设法地去解决。伴随着一些盾构隧道建成时间的增长,一些由于材料老化等造成了隧道内出现混凝土剥落以及结构年老失修破坏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盾构隧道防剥落结构进行优化,为隧道内的正常运作提供高效安全的方法,并起到延长盾构隧道的使用年限。
[0003]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针对隧道的加固方法,如盾构隧道管片钢环加固技术,隧道管片内壁安装钢圈、粘贴芳纶纤维布等,针对盾构隧道管片钢环加固技术这种方法,该方法涉及结构拼装、钢环的注浆加固、钢环表面的防腐处理等步骤,操作非常复杂、繁琐;对于在隧道管片内壁粘贴芳纶纤维布这种方法,该方法的加固效果受隧道变形程度的影响较大,对隧道要求度较高。
[0004]因此,为保证盾构隧道长时间的正常运行、隧道内出现剥落开裂等问题后可以迅速高效地解决掉并尽可能地不造成人员与经济的损失,有必要不断创新、改进现有盾构隧道的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这种充气折叠式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分为外侧部分、中间部分、内侧部分三个部分,外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的连接与内侧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内侧部分为整个结构的支撑部分;
[0008]外侧部分包括加固充气囊壁,加固充气囊壁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孔位于加固充气囊壁外侧最下端,加固充气囊壁内侧与一刚性铝板相连接,加固充气囊壁内部带有紫外光固化内衬,最下方连接隧道底部的左右两块刚性铝板与内侧部分通过四个转轴固定后可旋转连接,
[0009]中间部分包括两种千斤顶结构,中间部分的千斤顶结构用于连接内外侧两部分,并起到让结构扩张收缩的作用,千斤顶为两个并排使用于支撑同一外侧部分结构,最下方接近隧道底的左右各两个千斤顶为可旋转剪式千斤顶,可以保障外侧部分最下方部分旋转活动,其余共14个千斤顶均为不可旋转剪式千斤顶,所有千斤顶与内侧部分焊接在一起成
为固定支撑轴,另一端与外侧部分连接,可以保障外侧部分的扩张,千斤顶均用电机提供动力,且电机可通过遥控器在一定范围内操控,
[0010]内侧部分包括加固支撑壁,加固支撑壁为拱形结构,加固支撑壁为多块钢板在现场拼接而成,加固支撑壁包括加固支撑外壁、加固支撑内壁以及加固支撑壁、加固支撑外壁中加入的树脂玻璃纤维,与剪式千斤顶接触的是加固支撑外壁,反之则为加固支撑内壁,树脂玻璃纤维部分设置紫外光固化内衬,通过紫外灯照射对树脂玻璃纤维进行固化。
[0011]作为优选:所述加固充气囊壁加入紫外光固化内衬,可以在体积与质量足够小的情况下同时具有相对较大的加固力,金属外壁为弧长1.5m~1.8m、厚度仅为20mm的弧形刚性铝板,充气囊壁展开后为弧长1.5m~1.8m、厚度为50mm的弧形气囊,为充气折叠式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提供足够的安全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折叠式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采用现场装配式结构,利用多块小型配件在现场装配成整体结构。
[0013]作为优选:所述加固支撑壁结构中加入的树脂玻璃纤维,加固支撑壁结构为上部直径4m下侧部长方体高度5m厚度10cm,树脂玻璃纤维厚度为5mm,通过紫外灯照射对树脂玻璃纤维进行固化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紫外灯规格为直径200mm、功率200W/80cm。
[0014]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均采用电机提供动力,且可在一定范围内用遥控器对电机进行操控,遥控器可控制范围是直径50m,控制器大小为10cm*8cm。
[0015]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和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的加固充气囊壁与加固支撑壁均加入紫外光固化内衬,通过紫外灯照射起到加固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
[0017]2、本技术的所有千斤顶结构均采用剪式千斤顶,该结构具有结构筒洁易折叠收纳、起重高度小、起重重量大、外形美观、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0018]3、本技术的充气折叠式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采用现场装配式结构,利用多块小型配件在现场装配成整体结构,可以自由方便的将全部配件运进盾构隧道内再进行现场装配。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未展开时正视图;
[0020]图2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未展开时三维示意图;
[0021]图3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未展开时俯视图;
[0022]图4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展开后正视图;
[0023]图5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展开后三维示意图;
[0024]图6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展开后俯视图;
[0025]图7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不可旋转剪式千斤顶示意图;
[0026]图8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可旋转剪式千斤顶示意图;
[0027]图9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加固支撑壁祥图;
[0028]图10为充气折叠加固结构加固遥控器祥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

加固充气囊壁;2

刚性铝板;3

不可旋转剪式千斤顶;4

可旋转剪式千斤顶;5

紫外灯;6

充气孔;7

加固支撑壁;8

遥控器;201

树脂玻璃纤维;202

加固
支撑壁;203

加固支撑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1]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加固外壁为9块由加固充气囊壁与刚性铝板组成的结构构成,每块加固充气囊壁均带有一个充气孔,充气孔尾端连接于同一个充气瓶,可为加固充气囊壁统一充气至50mm厚,加固充气囊壁搭接于20mm厚刚性铝板上,刚性铝板与1T规格20cm高的剪式千斤顶连接在一起,剪式千斤顶为外侧部分的加固充气囊壁与刚性铝板结构提供支撑力迫使向外扩张,或是收缩力向内收缩,20cm高剪式千斤顶与内侧部分直径4m下侧长方体高度5m厚度10cm的加固支撑壁焊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使用的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分为外侧部分、中间部分、内侧部分三个部分,外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的连接与内侧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内侧部分为整个结构的支撑部分;外侧部分包括加固充气囊壁(1),加固充气囊壁设置有充气孔(6),充气孔(6)位于加固充气囊壁(1)外侧最下端,加固充气囊壁(1)内侧与一刚性铝板(2)相连接,加固充气囊壁(1)内部带有紫外光固化内衬,最下方连接隧道底部的左右两块刚性铝板(2)与内侧部分通过四个转轴固定后可旋转连接;中间部分包括两种千斤顶结构,这两种千斤顶结构用于连接内外侧两部分,并起到让结构扩张收缩的作用,千斤顶为两个并排使用于支撑同一外侧部分结构,最下方接近隧道底的左右各两个千斤顶为可旋转剪式千斤顶(4),可以保障外侧部分最下方部分旋转活动,其余共14个千斤顶均为不可旋转剪式千斤顶(3),所有千斤顶与内侧部分焊接在一起成为固定支撑轴,另一端与外侧部分连接,可以保障外侧部分的扩张,千斤顶均用电机提供动力,且电机可通过遥控器(8)在一定范围内操控;内侧部分包括加固支撑壁(7),加固支撑壁(7)为拱形结构,加固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纲李鑫朱田宇徐天宝林双燕李冰木志远孙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