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充气折叠结构的隧道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加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充气折叠结构的隧道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展,隧道工程所占比例逐步增大,在隧道使用中,隧道周围环境的改变会引发隧道受力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隧道安全事故,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对隧道周围进行加固,常用的加固措施是通过支撑涵管进行加固,从而保证隧道的牢靠坚固,避免隧道周围的土体发生倒塌。
[0003]现有的隧道加固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隧道加固的支撑涵管需要较多的材料,进而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来填充支撑部分,其次在坍塌时,疏松的土质会对支撑涵管造成冲击,引起支撑涵管的损坏,最后,由于各个支撑涵管之间容易产生热胀冷缩现象,故各个涵管之间会发生升降或错位,加固效果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充气折叠结构的隧道加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带有充气折叠结构的隧道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充气折叠结构的隧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涵管(1),第二支撑涵管(2),放置槽(3),支撑结构(4),补偿结构(5),支撑气囊(401),固定杆(402),连接气囊(403),第一连接杆(404),固定孔(405),支撑板(406),第二连接杆(501),连接板(502),弯板(503),伸缩弹簧(504),预留槽(505);所述第一支撑涵管(1)和第二支撑涵管(2)相贴合处的两侧均设置有补偿结构(5),所述第一支撑涵管(1)和第二支撑涵管(2)的顶部位置均开设有放置槽(3),且第一支撑涵管(1)和第二支撑涵管(2)的顶端且位于放置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支撑气囊(401),所述支撑气囊(401)底端之间相连通,所述支撑气囊(401)位于放置槽(3)内部,所述支撑气囊(401)的内部贯穿有三根固定杆(402),所述支撑气囊(401)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连接气囊(403),所述连接气囊(403)的两侧且位于两个连接气囊(403)之间设置有支撑板(406),所述第一支撑涵管(1)和第二支撑涵管(2)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04),所述第一连接杆(404)与支撑板(406)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涵管(1)和第二支撑涵管(2)的内部且在固定杆(402)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405),固定杆(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纲,徐天宝,李鑫,林双燕,朱田宇,冯非凡,李士嘉,周烨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