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组合物及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57782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组合物及试剂盒,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通过α螺旋多肽修饰纳米细胞膜囊泡获得,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小于100nm,能够通过“增强渗透和保留效应”实现在目标组织器官部位实现聚集,增强的滞留效果。增强的滞留效果。增强的滞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组合物及试剂盒


[0001]本申请涉及细胞膜囊泡
,尤其涉及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组合物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虽然传统纳米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缓释性、延长半衰期和降低毒副作用,但纳米颗粒易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清除。近年来,基于机体循环系统中各种仿生的新型药物递药系统逐渐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作为生物体内的固有细胞成分的细胞膜及其囊泡作为一类新兴的生物材料和治疗药物递送系统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为使纳米级细胞囊泡更好的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需要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一定的修饰设计,以减少在肝脏或脾脏中积累,提高对靶组织的靶向性,使药物递送及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在细胞囊泡的设计上,粒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粒径的细胞囊泡在血液循环过程、组织渗透及保留过程、代谢过程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物理挤压的方式是获得纳米级细胞膜囊泡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物理挤压的方式所获得的纳米级细胞膜囊泡如图1所示,通过1000nm、400nm、200nm、100nm、50nm聚碳酸酯膜进行机械挤压获得的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始终维持在100nm以上,静脉注射后在血液循环中易被肝脾等器官捕获而难以有效到达目标组织器官,即使皮下注射也会因为粒径较大而长期滞留在注射部位,不易引流至淋巴结等免疫器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组合物及试剂盒,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通过α螺旋多肽修饰纳米细胞膜囊泡获得,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小于100nm。
[000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α螺旋多肽为R4F,所述R4F的氨基酸序列包含FAEKFKEAVKDYFAKFWD。
[0006]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细胞膜囊泡为具有双层磷脂结构的细胞胞外囊泡。
[000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带有负电荷。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于缓冲液中,获得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将α螺旋多肽溶解于缓冲液中,获得α螺旋多肽溶液;将α螺旋多肽溶液与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混匀后进行孵育,离心去除游离的α螺旋多肽,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
[000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于缓冲液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单细胞溶液;通过低渗处理对单细胞的细胞内成分进行释放,获得细胞成分液;对所述细胞成分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胞膜溶液;对所述细胞膜溶液进行反复挤压,使所
述细胞膜溶液通过不同孔径的纳米级聚碳酸酯多孔膜,获得纳米细胞膜囊泡。
[0010]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细胞膜溶液进行反复挤压,使所述细胞膜溶液通过不同孔径的纳米级聚碳酸酯多孔膜,获得纳米细胞膜囊泡,包括:对所述细胞膜溶液进行超声处理;利用脂质体挤出器将超声处理的细胞膜溶液依次通过孔径逐渐减小的纳米级聚碳酸酯多孔膜,获得纳米细胞膜囊泡;所述纳米级聚碳酸酯多孔膜的孔径范围为200~1000nm。
[0011]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细胞膜囊泡具有双层磷脂结构,将α螺旋多肽溶液与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混匀,包括:按照多肽与囊泡磷脂的摩尔比例为0.2~0.8:3将α螺旋多肽溶液与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混匀。
[001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α螺旋多肽溶液为R4F溶液,所述纳米细胞膜囊泡具有双层磷脂结构;对应的,所述将α螺旋多肽溶液与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混匀后进行孵育,包括:将R4F溶液滴加至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中,至R4F与囊泡磷脂的摩尔比例为0.4:3,获得α螺旋多肽溶液与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的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孵育10~16小时,除去离心去除游离的α螺旋多肽,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含上述可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包含上述可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包含α螺旋多肽,用于制备上述可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组合物及试剂盒,通过α螺旋多肽对纳米细胞膜囊泡进行修饰,使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小于100nm,能够通过“增强渗透和保留效应”实现在目标组织器官部位实现聚集,增强的滞留效果。
[0017]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0019]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0020]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挤压获得的红细胞膜囊泡粒径统计图;
[0021]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不同配比时的粒径统计图;
[0022]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不同配比时的电位统计图;
[0023]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0.4/3配比时的粒径统计图;
[0024]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0.4/3配比时的电
镜图;
[0025]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制备方法的高效液相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申请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通过α螺旋多肽修饰纳米细胞膜囊泡获得,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小于100nm。
[002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通过α螺旋多肽对纳米细胞膜囊泡进行修饰,α螺旋多肽可以通过克服高脂质曲率将纳米细胞膜囊泡的双层磷脂纳米颗粒限制在其所需的大小,利用α螺旋多肽与磷脂结合的能力,通过自组装α螺旋多肽和纳米细胞膜囊泡,可将纳米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减小,从而获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通过α螺旋多肽修饰纳米细胞膜囊泡获得,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的粒径小于1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细胞膜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α螺旋多肽为R4F,所述R4F的氨基酸序列包含FAEKFKEAVKDYFAKFW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细胞膜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细胞膜囊泡为具有双层磷脂结构的细胞胞外囊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细胞膜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带有负电荷。5.一种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于缓冲液中,获得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将α螺旋多肽溶解于缓冲液中,获得α螺旋多肽溶液;将α螺旋多肽溶液与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液混匀后进行孵育,离心去除游离的α螺旋多肽,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小粒径纳米细胞膜囊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纳米细胞膜囊泡分散于缓冲液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单细胞溶液;通过低渗处理对单细胞的细胞内成分进行释放,获得细胞成分液;对所述细胞成分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胞膜溶液;对所述细胞膜溶液进行反复挤压,使所述细胞膜溶液通过不同孔径的纳米级聚碳酸酯多孔膜,获得纳米细胞膜囊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祥李新志宋银宏张赶杨妮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