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提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78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丙硫菌唑粗品和有机酸溶液混合后,得到浆液;然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液加热后,得到溶液;最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溶液经过保温后,降温析出,得到丙硫菌唑精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丙硫菌唑粗品中的有机溶剂含量,能够降低至0.1%以下,同时具有较高的纯度,满足了下游客户在农药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丙硫菌唑原药更高的品质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能够去除丙硫菌唑粗品中有机溶剂的提纯方法,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条件温和,可控性强,还能实现母液有机酸溶液和弱碱液滤液的循环套用,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提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丙硫菌唑的纯化
,涉及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提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丙硫菌唑是由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
‑‑
羊毛甾醇或2,4

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不仅具有良好的内吸活性,有意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采用水合肼法(如专利CN1137103C、CN106986838A)和三氮唑法(如专利CN1058712B),但是由于三氮唑法工艺条件苛刻,产率低,并且相关杂质脱硫丙硫菌唑含量较高,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是水合肼法。水合肼法的最后一步反应为氧化化合物(2

[2

(1

氯环丙基)
‑3‑
(2

氯苯基)
‑2‑
羟基丙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硫酮),得到丙硫菌唑粗品,然后将丙硫菌唑粗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丙硫菌唑。这种方法因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重结晶,不可避免的形成晶体包裹溶剂的现象,有机溶剂含量通常很难达到小于0.1%的要求,难以满足农药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部分客户对丙硫菌唑原药的品质提出的更高的品质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丙硫菌唑的提纯方法,如专利CN109851568B公开的丙硫菌唑的提纯方法,通过加入碱性溶液和吸附剂去除丙硫菌唑中的杂质,在pH值12~14的碱性条件下,使丙硫菌唑充分溶解,过滤去除有机物杂质;然后在pH值1~4的酸性条件下,使丙硫菌唑析出。但是,这种方法得到的丙硫菌唑晶体颗粒较小,难以过滤,且容易发生板结造成卸料困难,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03]因而,如何找到一种更为适宜的丙硫菌唑粗品的提纯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有机溶剂杂质含量高,以及不利于工业化的问题,已成为业内诸多一线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提纯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纯方法,能够将丙硫菌唑粗品中的有机溶剂含量降低到0.1%以下,而且提纯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条件温和,可控性强,还能实现试剂的回收利用,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丙硫菌唑粗品和有机酸溶液混合后,得到浆液;
[0007]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液加热后,得到溶液;
[0008]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溶液经过保温后,降温析出,得到丙硫菌唑精品。
[0009]优选的,所述丙硫菌唑粗品的纯度为96.0%~97.5%;
[0010]所述丙硫菌唑粗品包括水合肼法制备的丙硫菌唑粗品。
[0011]优选的,所述丙硫菌唑粗品中有机溶剂杂质的含量为1.0%~3.5%;
[0012]所述丙硫菌唑精品中有机溶剂杂质的含量小于0.1%。
[0013]优选的,所述丙硫菌唑粗品中有机溶剂杂质包括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的,所述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和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有机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70%。
[0016]优选的,所述有机酸溶液用量为丙硫菌唑粗品质量的2~5倍;
[0017]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搅拌混合。
[0018]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00℃;
[0019]所述加热具体为,加热至丙硫菌唑粗品完全溶解。
[0020]优选的,所述保温的时间为0.5~2h。
[0021]优选的,所述降温析出的温度为50~70℃;
[0022]所述降温析出后还包括过滤、弱碱液淋洗和干燥中的一步或多步;
[0023]所述有机酸溶液回收后循环使用。
[0024]优选的,所述弱碱液的pH值为7.5~8;
[0025]所述弱碱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所述淋洗的弱碱液回收后循环使用。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丙硫菌唑粗品和有机酸溶液混合后,得到浆液;然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液加热后,得到溶液;最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溶液经过保温后,降温析出,得到丙硫菌唑精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高纯度的丙硫菌唑或丙硫菌唑原药中存在的有机杂质含量偏高的问题,以及其他提纯方法存在的丙硫菌唑晶体颗粒小且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设计了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通过特定的有机酸溶液,再结合相应的去除步骤,同时辅以特定的工艺参数,从而大大降低了丙硫菌唑粗品中的有机溶剂含量,能够降低至0.1%以下,同时具有较高的纯度,满足了下游客户在农药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丙硫菌唑原药更高的品质要求。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能够去除丙硫菌唑粗品中有机溶剂的提纯方法,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条件温和,可控性强,还能实现母液有机酸溶液和弱碱液滤液的循环套用,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0029]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去除方法,丙硫菌唑精品纯度更高,有机溶剂含量低于0.1%,且析出为松散的海绵状结晶,后续淋洗和吸滤过程操作便利,不发生板结,更适于工业化生产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丙硫菌唑的结构式;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丙硫菌唑粗品中甲苯含量的色谱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丙硫菌唑精品中甲苯含量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
[0034]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丙硫菌唑中有机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硫菌唑粗品和有机酸溶液混合后,得到浆液;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液加热后,得到溶液;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溶液经过保温后,降温析出,得到丙硫菌唑精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硫菌唑粗品的纯度为96.0%~97.5%;所述丙硫菌唑粗品包括水合肼法制备的丙硫菌唑粗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硫菌唑粗品中有机溶剂杂质的含量为1.0%~3.5%;所述丙硫菌唑精品中有机溶剂杂质的含量小于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硫菌唑粗品中有机溶剂杂质包括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包括甲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昌潘成国陈呈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乐斯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