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40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7
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该工装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由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组成,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高度且两者并排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一安装套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与该铜排结构对应的安装台,可以将铜排放置在相应的检测位置上进行检测,实现快速检测,效率高,而且便于操作,相比人手拿着检测,可以更加快速的检测出不良品,保证产品出货质量。保证产品出货质量。保证产品出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工装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铜排产品,如图1所示,该铜排1包括平板部一101、平板部二102、平板部三103,平板部一101与平板部二102之间设置折弯部一104,平板部二102与平板部三103之间设置折弯部二105;折弯部一104的折弯方向与折弯部二105的折弯方向相反设置,平板部一101开设有第一通孔106,平板部三10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7和第三通孔108,第一通孔106的一侧设置有柱体109。
[0003]目前,需要分别对该铜排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进行孔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式为人工将铜排拿在手里,采用通止规分别进行检测,效率较低,而且拿在手里操作不便。因此,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来辅助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000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该铜排包括平板部一、平板部二、平板部三,所述平板部一与所述平板部二之间设置折弯部一,所述平板部二与所述平板部三之间设置折弯部二;所述折弯部一的折弯方向与所述折弯部二的折弯方向相反设置,所述平板部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平板部三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柱体;
[0007]该工装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由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组成,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高度且两者并排固定设置;
[0008]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一安装套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0009]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安装套,所述第三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三安装套,所述第二安装套与所述第三安装套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对应设置;
[0010]该工装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检具、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检具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三检具;
[0011]所述第一检具包括上下固定设置的第一通规和第一止规,所述第一检具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套内,所述第一通规位于所述第一止规的上方,所述第一止规的高度
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套的深度;
[0012]所述第二检具包括上下固定设置的第二通规和第二止规,所述第二检具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套内,所述第二通规位于所述第二止规的上方,所述第二止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套的深度;
[0013]所述第三检具包括上下固定设置的第三通规和第三止规,所述第三检具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套内,所述第三通规位于所述第三止规的上方,所述第三止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安装套的深度。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铜排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一侧朝边沿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放置槽内。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台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设置有肘夹,所述肘夹与所述放置槽对应设置。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边沿开设有边槽。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铜排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卡槽。
[001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一体式设置。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0020]本技术设计了与该铜排结构对应的安装台,可以将铜排放置在相应的检测位置上进行检测,实现快速检测,效率高,而且便于操作,相比人手拿着检测,可以更加快速的检测出不良品,保证产品出货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铜排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工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第一安装台示意图一。
[0024]图4为第一安装台示意图二。
[0025]图5为第一检具、第二检具或第三检具示意图。
[0026]以上附图中,1、铜排;101、平板部一;102、平板部二;103、平板部三;104、折弯部一;105、折弯部二;106、第一通孔;107、第二通孔;108、第三通孔;109、柱体;2、检测台;3、第一安装台;301、第一安装块;302、第二安装块;303、第一安装孔;304、第一安装套;305、第二安装孔;306、第三安装孔;307、第二安装套;308、第三安装套;309、放置槽;310、边槽;4、第一检具;5、第二检具;6、第三检具;7、第二安装台;8、肘夹;9、放置台;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8]请参阅图1~图5。须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实施例: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该铜排1包括平板部一101、平板部二102、平板部三103,平板部一101与平板部二102之间设置折弯部一104,平板部二102与平板部三103之间设置折弯部二105;折弯部一104的折弯方向与折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铜排孔径的工装,该铜排(1)包括平板部一(101)、平板部二(102)、平板部三(103),所述平板部一(101)与所述平板部二(102)之间设置折弯部一(104),所述平板部二(102)与所述平板部三(103)之间设置折弯部二(105);所述折弯部一(104)的折弯方向与所述折弯部二(105)的折弯方向相反设置,所述平板部一(101)开设有第一通孔(106),所述平板部三(10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7)和第三通孔(108),所述第一通孔(106)的一侧设置有柱体(109);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检测台(2),所述检测台(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3),所述第一安装台(3)由第一安装块(301)和第二安装块(302)组成,所述第一安装块(30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块(302)的高度且两者并排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块(30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03),所述第一安装孔(303)内设置第一安装套(304),所述第一安装套(304)与所述第一通孔(106)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块(30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05)和第三安装孔(306),所述第二安装孔(305)内设置有第二安装套(307),所述第三安装孔(306)内设置有第三安装套(308),所述第二安装套(307)与所述第三安装套(308)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107)、第三通孔(108)对应设置;该工装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孔(106)的第一检具(4)、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通孔(107)的第二检具(5)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三通孔(108)的第三检具(6);所述第一检具(4)包括上下固定设置的第一通规和第一止规,所述第一检具(4)可拆卸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杨波喻齐力项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