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19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它包括润滑轴,所述润滑轴上设有同轴但直径各不相同的加捻段部、主捻段部和传动段部,所述润滑轴的中轴处设有加油管,所述加捻段部、所述主捻段部和所述传动段部上分别设有加捻注油孔、主捻注油孔和传动注油孔,所述加捻注油孔、主捻注油孔和传动注油孔分别与所述加油管相互连通,所述加捻注油孔、所述主捻注油孔和所述传动注油孔上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橡胶出油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的润滑轴上开设不同位置的油孔,润滑油液能够随时补充,无需对设备进行停机拆卸,操作十分方便也不会影响生产的运转。的运转。的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双捻机润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双捻机的润滑机构能够对双捻机的运转提供有效的润滑效果,多是在润滑机构的表面涂抹黏稠膏状的润滑油(俗称黄油),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润滑效果。但是,润滑机构并不是完全密闭的,加上套接在润滑机构外部的支撑部件带有溢流孔,使用一段时间后黄油就会部分泄露,因此需要工人频繁拆装进行补油,作业过程较为繁琐,也影响了设备正常的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它包括润滑轴,所述润滑轴上设有同轴但直径各不相同的加捻段部、主捻段部和传动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轴的中轴处设有加油管,所述加捻段部、所述主捻段部和所述传动段部上分别设有加捻注油孔、主捻注油孔和传动注油孔,所述加捻注油孔、主捻注油孔和传动注油孔分别与所述加油管相互连通,
[0005]所述加捻注油孔、所述主捻注油孔和所述传动注油孔上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橡胶出油嘴。
[0006]所述橡胶出油嘴呈一字型、十字型或花瓣型结构。
[0007]本技术在传统的润滑轴上开设不同位置的油孔,润滑油液能够随时补充,无需对设备进行停机拆卸,操作十分方便也不会影响生产的运转。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局部放大图
[0010]图中1、加捻段部
ꢀꢀ
101、加捻注油孔
ꢀꢀ
1011、橡胶出油嘴
ꢀꢀ
1012、出油口
ꢀꢀ
2、主捻段部
ꢀꢀ
201、主捻注油孔
ꢀꢀ
3、传动段部
ꢀꢀ
301、传动注油孔
ꢀꢀ
4、加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它包括润滑轴,所述润滑轴上设有同轴但直径各不相同的加捻段部1、主捻段部2和传动段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轴的中轴处设有加油管4,所述加捻段部1、所述主捻段部2和所述传动段部3上分别设有加捻注油孔101、主捻注油孔201和传动注油孔301,所述加捻注油孔101、主捻注油孔201和传动注油孔301分别与所述加油管4相互连通,
[0012]所述加捻注油孔101、所述主捻注油孔201和所述传动注油孔301上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橡胶出油嘴1011。
[0013]所述橡胶出油嘴1011呈一字型、十字型或花瓣型结构。
[0014]润滑油液从加油管内流动,注入的压力与橡胶出油嘴的承受压力相适配,即注入的压力大于橡胶出油嘴的承受压力时,橡胶出油嘴打开,润滑油从出油口1012出排出,进入润滑机构中,当注入的压力小于橡胶出油嘴的承受压力时,橡胶出油嘴闭合,润滑油无法注入。整个过程由自动化设备控制润滑油的注入压力,同时将黄油缓冲液体的润滑油,润滑效果更好,设备运转也更加稳定。
[0015]本技术在传统的润滑轴上开设不同位置的油孔,润滑油液能够随时补充,无需对设备进行停机拆卸,操作十分方便也不会影响生产的运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捻机润滑装置,它包括润滑轴,所述润滑轴上设有同轴但直径各不相同的加捻段部、主捻段部和传动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轴的中轴处设有加油管,所述加捻段部、所述主捻段部和所述传动段部上分别设有加捻注油孔、主捻注油孔和传动注油孔,所述加捻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奇李因果李玉霞公彦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