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10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所述调温系统包括:空调系统(1),其在制冷剂回路中集成压缩机(3)、冷凝器(5)和蒸发器(9);冷却系统(11),其在第一冷却剂回路(12)中集成要冷却的第一部件和第一冷却剂冷却器(13),且在第二冷却剂回路(17)中集成要冷却的第二部件和第二冷却剂冷却器(19);以及作为冷冻机(4)的热交换器,其具有第一热交换侧(4a)和第二热交换侧(4b),所述第一热交换侧集成到所述制冷剂回路中或能够借助第一阀装置(27)集成,所述第二热交换侧能够借助第二阀装置(21)不仅集成到第一冷却剂回路(12)中而且集成到第二冷却剂回路(17)中。剂回路(17)中。剂回路(17)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该调温系统一方面包括用于按需求冷却多个部件、例如内燃机和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的冷却系统,以及用于按需求冷却应供应到机动车内部空间的空气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这种调温系统由US2019/0375270A1已知。该调温系统还包括所谓的冷冻机,该冷冻机是如下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以第一热交换侧集成到空调系统中并且以第二热交换侧集成到冷却系统中。由此,冷却系统的冷却剂可以按需求并且附加于借助冷却剂冷却器进行冷却而借助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冷却,在该冷却剂冷却器中发生到环境空气上的热转移。
[0003]US2016/0082805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在该调温系统中,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集成到冷却系统的冷却剂回路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该调温系统尽管设计简单但仍实现机动车的部件的有利的冷却。
[0005]所述任务在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中实现,该调温系统一方面包括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在第一冷却剂回路中集成了至少一个要至少暂时冷却的第一部件和第一冷却剂冷却器并且在第二冷却剂回路中集成了至少一个要至少暂时冷却的第二部件和第二冷却剂冷却器。在此,所述要冷却的第一部件/要冷却的第一部件优选地可以是内燃机或电动马达,尤其是电动牵引马达,借助所述内燃机或电动马达可以实现机动车的行驶驱动。所述要冷却的第二部件/要冷却的第二部件优选地可以是增压空气冷却器或电池、尤其是牵引电池,或电池充电器,借助该牵引电池可以为电动牵引马达的运行提供电能。此外,调温系统包括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在制冷剂回路中集成了至少一个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优选地还集成了膨胀阀和/或干燥器。蒸发器尤其也可以用于按需求冷却要供应到机动车内部空间的空调空气。尤其是,冷凝器和/或蒸发器在此不能相应于第一冷却剂冷却器和/或第二冷却剂冷却器。冷凝器和/或第一冷却剂冷却器和/或第二冷却剂冷却器尤其可以设计为空气冷却的,从而实现从流过冷凝器和/或第一冷却剂冷却器和/或第二冷却剂冷却器的所述热交换侧或一热交换侧的制冷剂或冷却剂到环境空气上的热转移,该环境空气流过冷凝器和/或第一冷却剂冷却器和/或第二冷却剂冷却器的另一热交换侧,其中,该环境空气不设置用于供应至机动车的内部空间。此外,热交换器设置为冷冻机,其具有第一热交换侧和第二热交换侧,该第一热交换侧集成到制冷剂回路中或能够借助第一阀装置集成,该第二热交换侧能够借助第二阀装置不仅集成到第一冷却剂回路中而且集成到第二冷却剂回路中。
[0006]如下部件的流体互连理解为“冷却剂回路”或“制冷剂回路”,在所述部件中可以按需求实现冷却剂或制冷剂的回路,其中,冷却剂或制冷剂能够流过集成到相应回路中的部
件或在相应系统运行时流过集成到相应回路中的部件。
[0007]尽管结构构造相对简单,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温系统仍实现借助流过相应冷却剂回路的冷却剂不仅冷却集成到第一冷却剂回路中的要冷却的部件而且冷却集成到第二冷却剂回路中的要冷却的部件,其中,冷却功率在此不仅通过相应的冷却剂冷却器提供,而且按需求也通过冷冻机提供。因此,可以按需求实现针对两个冷却剂回路的特别高的冷却功率。
[0008]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温系统的一种设计方式,所述冷冻机的第二热交换侧不仅到第一冷却剂回路中而且到第二冷却剂回路中的可集成性仅选择性地实现或不能同时实现,从而可以实现调温系统的相对简单的设计,尤其是在第二阀装置方面相对简单的设计。
[0009]与此相对,集成到冷却系统中的部件的更灵活的冷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二阀装置如此设计,使得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交换侧不仅到第一冷却剂回路中而且到第二冷却剂回路中的可集成性(也就是,除了两个冷却剂回路的单个集成的基本可能性之外)同时实现。
[0010]优选地,加热热交换器可以集成到第一冷却剂回路中或能够借助第三阀装置集成。该加热热交换器可用于按需求加热应供应到机动车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因此,调温系统不仅实现借助空调系统冷却机动车的内部空间,而且实现借助冷却系统的废热来加热机动车的内部空间。
[0011]第二阀装置和/或第三阀装置可以优选地设计为旋转滑阀,从而也能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实现集成到冷却系统中的部件的相对复杂的互连。对此备选地,第二阀装置和/或第三阀装置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传统的、可主动操控的切换阀或比例阀。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温系统或其冷却系统可以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绕过第二阀装置的冷却剂旁通管路,从而在穿流第二阀装置时(将)产生的流动损失可以保持低或被避免,如果没有冷却剂或只有一部分冷却剂经由冷冻机被引导。冷却剂旁通管路可以优选地仅绕过第二阀装置并且因此也不能绕过冷却系统的所提及的要冷却的部件之一。这种冷却剂旁通管路可以特别优选地设置为第一冷却剂回路的一部分,因为第一冷却剂回路可以设计用于冷却剂的相对大的最大质量流。因此有利的可以是,如果这不是要求的,则在需要时不将在第一冷却剂回路中流动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流量或还有全部流量经由第二阀装置引导。替代地或补充地,这样的冷却剂旁通管路也可以设置为第二冷却剂回路的一部分。
[0013]一方面,冷却剂旁通管路可以不包括旁通阀,从而根据一方面冷却剂旁通管路和另一方面经由第二阀装置的流动路径所引起的不同的流动阻力,总是至少一部分冷却剂经由冷却剂旁通管路被引导。当通过冷冻机提供的冷却功率基本上不那么高,从而为了利用这种冷却功率需要将可流过相应冷却剂回路的冷却剂的全部质量流也经由冷冻机引导时,则这种设计方案可以尤其是有意义的。因此,由于穿流冷冻机以及为了将该冷冻机按需求接入到冷却剂回路中所设置的第二阀装置而产生的流动损失可以保持相对低。
[0014]然而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温系统的一种设计方式,冷却剂旁通管路还可以包括旁通阀,从而可以根据需求并且因此可以尽可能最优地控制,冷却剂是否以及以何种程度经由第二阀装置和如有可能还有冷冻机被引导。
[0015]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温系统或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可以包括绕过冷冻机的第一热交换侧的制冷剂旁通管路,从而由于穿流冷冻机的第一热交换侧(将)产生的流动损失可以保持低或被避免,如果冷冻机不用于或仅在相对较小的程度上用于为冷却系统提供附
加的冷却功率,这可以借助第一阀装置控制。制冷剂旁通管路可以优选地仅绕过冷冻机的第一热交换侧并且因此也不能绕过空调系统的所提及的其它部件中之一。
[0016]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温系统的一种设计方式,第一冷却剂回路和第二冷却剂回路可以完全分开。这理解为,第一冷却剂回路和第二冷却剂回路不包括整体式区段,即没有如下区段,该区段同时是两个冷却剂回路的一部分。然而在此,分开的各冷却剂回路可以与共同的补偿容器间接地连接,尤其是经由分别至少一个基本上只引导冷却剂的补偿管路和分别至少一个基本上只引导空气的通风管路间接地连接。然而,如下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在该设计方案中,每个冷却剂回路配属有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温系统,所述调温系统包括:

空调系统(1),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剂回路中集成压缩机(3)、冷凝器(5)和蒸发器(9),

冷却系统(11),所述冷却系统

在第一冷却剂回路(12)中集成要冷却的第一部件和第一冷却剂冷却器(13),并且

在第二冷却剂回路(17)中集成要冷却的第二部件和第二冷却剂冷却器(19),以及

作为冷冻机(4)的热交换器,其具有

第一热交换侧(4a),所述第一热交换侧集成到所述制冷剂回路中或能够借助第一阀装置(27)集成,以及

第二热交换侧(4b),所述第二热交换侧能够借助第二阀装置(21)不仅集成到所述第一冷却剂回路(12)中而且集成到所述第二冷却剂回路(1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要冷却的第一部件是内燃机(2)或电动马达和/或要冷却的第二部件是增压空气冷却器(18)或电池或电池充电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装置(21)如此设计,使得所述冷冻机(4)的第二热交换侧(4b)不仅到所述第一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