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53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为一试验舱,包括上部风门(1)、上部风扇(2)、试剂罐(3)、试剂管道(4)、舱盖(5)、舱盖把手(6)、下部风门(7)、下部风扇(8)、X向轨道A(10)、载物台(12)、试验品平台(13)、控制器(15)、喷洒器(16)、Y向轨道(20)、承台A(21)、齿轮(22)、X向轨道B(25);所述试剂罐(3)设置在试验舱上部一侧,试剂罐(3)通过试剂管道(4)与喷洒器(16)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环保、安全的优点。安全的优点。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截止目前,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14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汽车保有量已达约4亿辆,提高道路抗滑性能、保障行车安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
[0003]国内外专家学者们首先对路面抗滑性能机理展开广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路面抗滑性能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微观上,分子间广泛存在的引力(范德华力)是轮胎与路面间产生摩擦力的主要因素,而范德华力的大小与分子的性质有关;宏观上,车轮转动时,轮胎与路面间存在黏着力,而黏着力的大小与路面和轮胎接触面积和两者的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此外,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表面受到路面微凸体的切削作用从而产生摩擦力,而微切削作用产生的摩擦力主要与路面及车轮材料性质、路面微凸体密集程度和形状大小等因素有关。
[0004]基于对路面抗滑性能形成机理分析,表明路面抗滑性能与路面材料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见,有必要对路表存在的沥青膜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应解决如何快速、高效地去除试件表面沥青膜。
[0005]实验室去除沥青膜常采用三氯乙烯(化学式C2HCl3),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为可燃液体,遇到明火、高热易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三氯乙烯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常用做金属脱脂剂和脂肪、油的萃取剂。但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中枢系统有麻痹作用,引起三叉神经损害,人体吸入三氯乙烯会导致慢行、急性中毒。
[0006]本技术旨在设计研究一套装置,该装置既能充分发挥三氯乙烯优良的萃取性能,又可以同时避免使用三氯乙烯时对人体的毒害,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
[0008]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本技术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为一试验舱,包括上部风门1、上部风扇2、试剂罐3、试剂管道4、舱盖5、舱盖把手6、下部风门7、下部风扇8、X向轨道A 10、载物台12、试验品平台13、控制器15、喷洒器16、Y向轨道20、承台A 21、齿轮22、X向轨道B 25;
[0010]所述试剂罐3设置在试验舱上部一侧,试剂罐3通过试剂管道4与喷洒器16连接;
[0011]所述X向轨道A 10、X向轨道B 25和Y向轨道20均设置在试验舱内;其中X向轨道B 25设置在X向轨道A 10上方;Y向轨道20设置在X向轨道B 25和X向轨道A 10之间;
[0012]所述上部风门1、上部风扇2设置在试验舱顶部;
[0013]所述下部风门7、下部风扇8设置在试验舱底部;
[0014]所述舱盖5设置在试验舱一侧;舱盖5上设置舱盖把手6;
[0015]所述载物台12的下部设置有车轮;载物台12设置在X向轨道A 10之上;试验品平台13设置在载物台12之上;
[0016]所述承台A 21上部通过设置的车轮与X向轨道B 25悬挂连接;承台A 21的下部设置齿轮22,喷洒器16通过垂直设置的Y向轨道20与齿轮22配合连接;
[0017]所述控制器15与上述所有车轮、齿轮22、喷洒器16电联接。
[0018]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包括下部滑轮28;所述下部滑轮28设置在喷洒器16的下部。
[0019]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X向轨道B 25和X向轨道A 10的轨道面对向平行设置。
[0020]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包括滚轮17、伸缩器18、承台B 19;所述承台B 19上部通过设置的车轮与X向轨道B 25悬挂连接;所述承台B 19下部通过伸缩器18与滚轮17连接。
[0021]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包括夹具螺母29、垫片30;所述夹具螺母29固定设置在试验品平台13上,所述垫片30设置在螺母29内侧。
[0022]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包括Z向轨道35;Z向轨道35设置在载物台12上表面;所述试验品平台13的下部设置有车轮;试验品平台13通过下部设置的车轮与Z向轨道35连接。
[0023]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包括监控器36;监控器36设置在试验舱内部。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将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为一试验舱,并设置有舱盖和舱盖把手,因此在试验时有效隔绝三氯乙烯对人体的伤害;由于设置有所述上部风门、上部风扇、下部风门、下部风扇;因此可以在使用完三氯乙烯后将其排出,避免其对人体的伤害。由于设置有X向轨道和Y向轨道,可以将沥青混凝土试件上表面的沥青膜有效去除;当沥青混凝土试件很宽时,增设Z向轨道,使得喷洒器可以对沥青混凝土试件全部喷涂。喷洒器下部设置的下部滑轮可以避免喷洒器与沥青混凝土试件碰损。滚轮、伸缩器、承台B、下部滑轮的配合可以压住沥青混凝土试件上部;方便喷洒器反复喷洒。综上,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环保、安全的优点。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下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上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为:1

上部风门、2

上部风扇、3

试剂罐、4

试剂管道、5

舱盖、6

舱盖把手、7

下部风门、8

下部风扇、9

滤网、10

X向轨道A、11

左移按键、12

载物台、13

试验品平台、14

沥青混凝土试件、15

控制器、16

喷洒器、17

滚轮、18

伸缩器、19

承台B、20

Y向轨道、21

承台A、22

齿轮、23

复位按钮、24

通风按钮、25

X向轨道B、26

右移按键、27

下移按键、28

下部滑轮、29

夹具螺母、30

垫片、31

前移按键、32

后移按键、33

喷洒启动按钮、34

喷洒复位按钮、35

Z向轨道、36

监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见图1,图2,图3所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膜去除试验装置为一试验舱,包括上部风门(1)、上部风扇(2)、试剂罐(3)、试剂管道(4)、舱盖(5)、舱盖把手(6)、下部风门(7)、下部风扇(8)、X向轨道A(10)、载物台(12)、试验品平台(13)、控制器(15)、喷洒器(16)、Y向轨道(20)、承台A(21)、齿轮(22)、X向轨道B(25);所述试剂罐(3)设置在试验舱上部一侧,试剂罐(3)通过试剂管道(4)与喷洒器(16)连接;所述X向轨道A(10)、X向轨道B(25)和Y向轨道(20)均设置在试验舱内;其中X向轨道B(25)设置在X向轨道A(10)上方;Y向轨道(20)设置在X向轨道B(25)和X向轨道A(10)之间;所述上部风门(1)、上部风扇(2)设置在试验舱顶部;所述下部风门(7)、下部风扇(8)设置在试验舱底部;所述舱盖(5)设置在试验舱一侧;舱盖(5)上设置舱盖把手(6);所述载物台(12)的下部设置有车轮;载物台(12)设置在X向轨道A(10)之上;试验品平台(13)设置在载物台(12)之上;所述承台A(21)上部通过设置的车轮与X向轨道B(25)悬挂连接;承台A(21)的下部设置齿轮(22),喷洒器(16)通过垂直设置的Y向轨道(20)与齿轮(22)配合连接;所述控制器(15)与上述所有车轮、齿轮(22)、喷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平丁建友黄涛代普达罗海龙张亚财许志豪魏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