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23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涉及冶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中间设有阶梯状筒体的副枪铜头,阶梯状筒体与副枪铜头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槽,副枪铜头的外壁焊接有外套管,阶梯状筒体的上部连接有内套管,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水腔,内套管与阶梯状筒体焊接连接,外套管包括依次焊接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第一套管的高度为2米~3米,第二套管由两个半管焊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受高温环境及钢水飞溅影响,发生撞枪时内套管与阶梯状筒体的连接处不易变形,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同时便于副枪装置安装使用,避免短距离内存在太多焊缝,防止测量时热胀冷缩造成焊缝漏水,副枪枪龄超过1300炉。炉。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副枪装置用于在转炉吹炼后期或停吹后测定钢水温度、碳含量、氧含量和取样等,为转炉冶炼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使其在不间断吹炼的情况下进行熔池温度的测量及取样,以配合计算机实现对转炉冶炼的动态控制。副枪装置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副枪枪体需连接测量探头频繁插入钢水中测温取样,副枪枪头受高温环境及钢水飞溅影响,容易出现变形、粘钢漏水情况,需要进行下线维修;而且设计时,炉口边缘与副枪边缘只有600mm距离,炉口结渣大点容易出现撞枪,擦边下枪。转炉副枪普遍采用铸铜材料制成的副枪铜头,副枪铜头的中间设有阶梯状筒体,副枪铜头的外壁与阶梯状筒体之间设有环形槽,阶梯状筒体的上部套装有内套管,内套管与阶梯状筒体的连接处采用三个O型密封圈密封,副枪铜头的外壁焊接有外套管,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水腔,内套管中装有用于传输信号的导线。由于受高温环境及钢水飞溅影响,O型密封圈容易损坏,发生撞枪时内套管与阶梯状筒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出现漏水的现象,副枪枪龄平均在200炉左右,副枪使用寿命短,维修时间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它可以解决副枪铜头受高温环境及钢水飞溅影响,容易出现变形损坏,导致出现漏水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包括中间设有阶梯状筒体的副枪铜头,所述阶梯状筒体与所述副枪铜头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槽,所述副枪铜头的外壁焊接有外套管,所述阶梯状筒体的上部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内套管与所述阶梯状筒体焊接连接,所述外套管包括由下向上依次焊接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高度为2米~3米 ,所述第二套管由两个半管焊接而成。
[0005]上述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中间套管,所述中间套管下端伸入所述副枪铜头的环形槽,并将所述冷却水腔分隔成底部连通的两个水道。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阶梯状筒体具有位于第一筒体上方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所述第一筒体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1、本技术的内套管与阶梯状筒体之间采用焊接密封,受高温环境及钢水飞溅影响,发生撞枪时内套管与阶梯状筒体的连接处不易产生变形,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外套管包括由下向上依次焊接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第一套管的高度为2米~3米,第二套管由两个半管焊接而成,便于副枪装置安装使用;第一套管的高度使第二
套管和第三套管的连接焊缝高出钢水液面,所承受的温度远低于钢水温度,从而避免短距离内存在太多焊缝,防止测量时热胀冷缩造成焊缝漏水,副枪使用更加稳定,副枪枪龄超过1300炉,副枪使用寿命长,维修时间短、成本低。
[0009]2、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中间套管,中间套管下端伸入副枪铜头的环形槽,并将冷却水腔分隔成底部连通的两个水道;两个水道可以增加冷却效果,提高副枪在线使用寿命,使副枪使用寿命为原来的6倍。
[0010]3、阶梯状筒体具有位于第一筒体上方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的直径大于第二筒体的直径,第一筒体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该结构简单轻便、易维修,更换副枪铜头的维修时间较之前节约三分之一。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副枪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包括中间具有阶梯状筒体1

1的副枪铜头1,阶梯状筒体1

1与副枪铜头1的外壁之间具有环形槽,副枪铜头1的外壁焊接有外套管,阶梯状筒体1

1的上部焊接有内套管4,内套管4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水腔。外套管包括由下向上依次焊接的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5和第三套管6,第一套管2的高度为2米,第二套管5由两个半管焊接而成。在外套管与内套管4之间设有中间套管3,中间套管3下端伸入副枪铜头1的环形槽,并将冷却水腔分隔成底部连通的两个水道,中间套管3与副枪铜头1焊接。阶梯状筒体1

1具有位于第一筒体1

1.1上方的第二筒体1

1.2,第二筒体1

1.2与内套管4焊接,第一筒体1

1.1的直径大于第二筒体1

1.2的直径,第一筒体1

1.1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7,如图3、图4所示。
[0018]本技术的内套管4与第二筒体1

1.2之间采用焊接密封,受高温环境及钢水飞溅影响,发生撞枪时内套管4与第二筒体1

1.2的连接处不易产生变形,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第一套管2的高度为2米,第二套管5由两个半管焊接而成,便于副枪装置安装使用;第一套管2的高度使第二套管5和第三套管6的连接焊缝高出钢水液面,所承受的温度远低于钢水温度;从而避免短距离内存在太多焊缝,防止测量时热胀冷缩造成焊缝漏水,副枪使用更加稳定,副枪枪龄超过1300炉,副枪使用寿命长,维修时间短、成本低。
[0019]本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于2021年5月15日在广西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1#、4#转炉投入使用,截至2021年7月30日仍在线使用,1#转炉已使用1312炉、4#转炉已使用1318炉。经现场实际验证使用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预期设计使用效果。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套管2的高度为3米。其余技术特征与实
施例1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副枪铜头密封装置,包括中间设有阶梯状筒体(1

1)的副枪铜头(1),所述阶梯状筒体(1

1)与所述副枪铜头(1)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槽,所述副枪铜头(1)的外壁焊接有外套管,所述阶梯状筒体(1

1)的上部连接有内套管(4),所述内套管(4)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4)与所述阶梯状筒体(1

1)焊接连接,所述外套管包括由下向上依次焊接的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5)和第三套管(6),所述第一套管(2)的高度为2米~3米,所述第二套管(5)由两个半管焊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喜陈立鹏陈梁陈建初刘远王会超彭志高韦远华周宁李发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