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94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包括内网袋和外套袋,外套袋的上端内穿插有紧口套绳,外套袋的上端还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外套袋的上端外还环绕设置有虚连线,外套袋的下端安装有拉绳;辅助装置的连接杆上端一侧水平安装有U型杆,U型杆的两个端头垂直安装有穿插杆,连接杆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挂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辅助装置的两根穿插杆从下至上穿插过紧口套绳后,通过辅助装置将套袋自下而上套在高丹草穗上,此时外套袋能够对内部的高丹草阻挡灰尘和害虫,避免其他花粉干扰;授粉期过后,将辅助装置的挂钩挂在拉绳上并向下拉拽,外套袋沿虚连线从套袋上分离,此时内部的内网袋漏出使用。内网袋漏出使用。内网袋漏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丹草授粉袋
,具体为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丹草是高粱和苏丹草杂草新品种,具有抗旱、抗热性强,适用性强,营养价值高,产量高、耐刈割等优点,在高丹草品种的培育研究过程中,授粉期的套袋十分重要。目前高丹草的授粉袋主要使用简易的硫酸纸或塑料套袋或者网袋,这类套袋一是通风透气性不好,容易造成高丹草穗发霉,二是不好固定,需要用订书器等进行固定,并且由于植株较高,一些植株高达两米以上,在随风摇摆时容易损坏,三是防虫效果不好,一般的网袋不能阻止携带花粉的小虫进入网袋中,易造成花粉污染,降低套袋授粉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包括内网袋和外套袋和辅助装置,所述外套袋的上端内穿插有紧口套绳,所述外套袋的上端还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紧口套绳从开口处穿出一段,所述外套袋的上端外还环绕设置有虚连线,所述外套袋的下端安装有拉绳,拉绳与外套袋牢固连接;
[0005]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一侧水平安装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个端头垂直安装有穿插杆,两根所述穿插杆从开口位置向上穿插过紧口套绳,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挂钩,挂钩钩口朝下。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螺纹部,便于连接杆的下端继续连接接杆,以使得长度增加,便于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内网袋为尼龙材质,使内网袋强度较高,所述外套袋为硫酸纸材质,使外套袋的收缩性较好,挡光效果好。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在对植株较高的高丹草套袋时,将套袋与辅助装置配合使用,首先根据高丹草的高度将连接杆通过下端的螺纹部外连不同长度的连杆,再将辅助装置的两根穿插杆从下至上穿插过紧口套绳后,套袋连接在辅助装置上,在通过辅助装置将套袋自下而上套在高丹草穗上,之后将连接杆下端的连杆插在地面内,此时套袋的位置固定,能够避免随高丹草穗摆动而脱落,外套袋能够对内部的高丹草起到阻挡灰尘和害虫,避免其他花粉干扰,确保授粉的作用;
[0010]在对植株较低的高丹草套袋时,可以人工直接将套袋套在高丹草穗上,在向外拉拽紧口套绳,使套袋的上端收口套在高丹草穗上,使外套袋能够对内部的高丹草穗起到阻
挡灰尘和害虫的作用,避免其他花粉干扰,确保授粉的作用;
[0011]在授粉期过后,为了促进高丹草穗的生长发育,将外套袋取下,此时通过其它辅助装置的挂钩挂在拉绳上,在向下拉拽后,外套袋沿虚连线从套袋上分离,此时内部的内网袋漏出,内网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鸟虫的侵害,能够有效的增加透气性,促进高丹草穗的生长发育。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套袋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套袋的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1、内网袋,101、开口,2、外套袋,21、虚连线,3、紧口套绳,4、拉绳,5、辅助装置,51、连接杆,511、螺纹部,52、U型杆,53、穿插杆,5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见图1

3,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包括内网袋1和外套袋2和辅助装置5,所述内网袋1为尼龙材质,使内网袋1强度较高,所述外套袋2为硫酸纸材质,使外套袋2的收缩性较好,挡光效果好;所述外套袋2的上端内穿插有紧口套绳3,所述外套袋2的上端还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101,所述紧口套绳3从开口101处穿出一段,所述外套袋2的上端外还环绕设置有虚连线21,所述外套袋2的下端安装有拉绳4,拉绳4与外套袋2牢固连接;
[0018]所述辅助装置5包括垂直的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部511,便于连接杆的下端继续连接接杆,以使得长度增加,便于使用;所述连接杆51的上端一侧水平安装有U型杆52,所述U型杆52的两个端头垂直安装有穿插杆53,两根所述穿插杆53从开口101位置向上穿插过紧口套绳3,在对植株较高的高丹草套袋时,将套袋与辅助装置5配合使用,首先根据高丹草的高度将连接杆51通过下端的螺纹部511外连不同长度的连杆,再将辅助装置5的两根穿插杆53从下至上穿插过紧口套绳3后,套袋连接在辅助装置5上,在通过辅助装置5将套袋自下而上套在高丹草穗上,之后将连接杆51下端的连杆插在地面内,此时套袋的位置固定。
[0019]所述连接杆51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挂钩54,挂钩54钩口朝下;在授粉期过后,为了促进高丹草穗的生长发育,将外套袋2取下,此时通过其它辅助装置2的挂钩54挂在拉绳上,在向下拉拽后,外套袋2沿虚连线21从套袋上分离,此时内部的内网袋1漏出。
[0020]工作原理:在对植株较高的高丹草套袋时,将套袋与辅助装置5配合使用,首先根据高丹草的高度将连接杆51通过下端的螺纹部511外连不同长度的连杆,再将辅助装置5的两根穿插杆53从下至上穿插过紧口套绳3后,套袋连接在辅助装置5上,在通过辅助装置5将套袋自下而上套在高丹草穗上,之后将连接杆51下端的连杆插在地面内,此时套袋的位置
固定,能够避免随高丹草穗摆动而脱落,外套袋能够对内部的高丹草起到阻挡灰尘和害虫,避免其他花粉干扰,确保授粉的作用;
[0021]在对植株较低的高丹草套袋时,可以人工直接将套袋套在高丹草穗上,在向外拉拽紧口套绳,使套袋的上端收口套在高丹草穗上,使外套袋2能够对内部的高丹草穗起到阻挡灰尘和害虫的作用,避免其他花粉干扰,确保授粉的作用;
[0022]在授粉期过后,为了促进高丹草穗的生长发育,将外套袋2取下,此时通过其它辅助装置2的挂钩54挂在拉绳上,在向下拉拽后,外套袋2沿虚连线21从套袋上分离,此时内部的内网袋1漏出;内网袋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鸟类的侵害,能够有效的增加透气性,促进高丹草穗的生长发育。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丹草培育研究用授粉袋及辅助装置,包括内网袋(1)和外套袋(2)和辅助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袋(2)的上端内穿插有紧口套绳(3),所述外套袋(2)的上端还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101),所述紧口套绳(3)从开口(101)处穿出一段,所述外套袋(2)的上端外还环绕设置有虚连线(21),所述外套袋(2)的下端安装有拉绳(4);所述辅助装置(5)包括垂直的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的上端一侧水平安装有U型杆(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倩倩于肖夏于卓王慧婷张霞赵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