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粘扣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62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扣带,其能够防止泡沫进入卡合元件的区域,能够提高粘扣带的纵向以及横向上的柔软性,能够促进粘扣带与泡沫之间的附着的增大。一种粘扣带,其包括纵长状的基板和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粘扣单元,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分别具备:卡合元件的列;一对纵壁和一对横壁,其至少局部地包围卡合元件的列;至少1个狭缝,其设置于一对横壁的上部;以及半卡合元件,其至少局部地填埋狭缝,沿着纵向相邻的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沿着横向横穿基板而延伸的开放空间分开,半卡合元件向远离开放空间之一的方向且是粘扣单元的内部方向延伸。空间之一的方向且是粘扣单元的内部方向延伸。空间之一的方向且是粘扣单元的内部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扣带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04.17、申请号为202010304004.4、专利技术名称为“粘扣带”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成为固定用于包覆车辆座椅、椅子等的表面的覆盖件的粘扣带。

技术介绍

[0003]车辆座椅或椅子包括由覆盖件包覆起来的缓冲材料或柔软垫为佳。为了遮盖构造外表面、同时使覆盖件定着于缓冲件,迄今为止采用了各种构造。这样的构造之一是具有卡合元件(钩扣或公扣件)的列的粘扣带,该粘扣带构成为,与附着到覆盖件的背面的环扣卡合,并被埋设于缓冲件。为了将粘扣带埋设于缓冲件,粘扣带设置于进行缓冲件的成形的模具内部的沟槽。在成形工艺的期间内,粘扣带以卡合元件朝下的方式沿着沟槽表面方向放置。之后,向埋设有粘扣带的模具导入发泡性泡沫。在泡沫膨胀并硬化而从模具取出来之后,粘扣带以卡合元件暴露到外部的状态埋设于缓冲件,并与该缓冲件一体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5]并且,在上述的发泡成形的期间内,为了将可能给粘扣带相对于环扣的卡合强度带来不良影响的卡合元件的泡沫污染设为最小限度,将泡沫向卡合元件的区域的进入设为最小限度总是很重要。特别是在供粘扣带配置的沟槽表面不是平面、而弯曲的情况下,更易于产生泡沫进入。因而,粘扣带需要与供其放置的具有圆度、或包括弯曲的表面的沟槽的表面的形状一致。另外,粘扣带可靠地附着于缓冲件而经得住可能成为使粘扣带不期望地从缓冲件分离的原因的各种剥离力或其他力也总是很重要。
[000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1)一种粘扣带,其包括纵长状的基板和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粘扣单元,所述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分别具备:粘扣元件列;1个以上的障壁,其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粘扣元件列;至少1个狭缝,其设置于所述1个以上的障壁中的至少1个障壁的上部;以及粘扣元件,其至少局部地填埋所述狭缝,沿着纵向相邻的所述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沿着横向横穿所述基板而延伸的开放空间分开,至少局部地填埋所述狭缝的所述粘扣元件向远离所述开放空间之一的方向且是所述粘扣单元的内部方向延伸。
[0008](2)一种粘扣带,其包括:纵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粘扣单元;以及沿着所述基板的纵向的至少1个直线状列的磁性材料,所述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分别具备:粘扣元件列;以及1个以上的障壁,其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粘扣元件列,所述磁性材料具有沿着纵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缝隙,沿着纵向相邻的所述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沿着横向横穿所述基板而延伸的开放空间分开,所述磁性材料的所述多个缝隙内的至少一
部分在横向上与所述开放空间并列地配置,所述开放空间的纵向的宽度设定成与所述磁性材料的所述缝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纵向的宽度相同。
[0009](3)根据(1)所述的粘扣带,其中,所述1个以上的障壁是沿着纵向延伸的一对纵壁和在所述一对纵壁之间沿着横向延伸的一对横壁,所述至少1个狭缝设置于所述一对横壁的上部。
[0010](4)根据(2)所述的粘扣带,其中,所述1个以上的障壁是沿着纵向延伸的一对纵壁和在所述一对纵壁之间沿着横向延伸的一对横壁,所述一对纵壁具有沿着纵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中断区域,所述纵壁的所述中断区域在横向上与所述开放空间并列地配置。
[0011](5)根据(4)所述的粘扣带,其中,所述磁性材料是在所述一对纵壁的横向内侧与所述一对纵壁相邻地配置的一对磁性壁。
[0012](6)根据(4)所述的粘扣带,其中,所述磁性材料和所述纵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突起部。
[0013](7)根据(5)所述的粘扣带,其中,所述纵壁的所述中断区域的纵向的宽度设定得比所述磁性材料的所述缝隙的纵向的宽度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粘扣带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立体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的粘扣带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1所示的相邻的粘扣单元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17]图4是图3所示的开放空间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18]图5是图2的A

A线剖视图。
[0019]图6是图3所示的纵壁和磁性壁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0020]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粘扣带的一变形例的俯视立体图。
[0021]图8是说明制造粘扣带的注射成形工艺的概略图。
[0022]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粘扣带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立体图。
[0023]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粘扣带的第1变形例的俯视立体图。
[0024]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粘扣带的第2变形例的俯视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10B、粘扣带;11、基板;12、凸缘部;13、突出部;15、开放空间;16、突起部;20、粘扣单元;21、卡合元件(粘扣元件);22、半卡合元件;30、纵壁(障壁);31、中断区域;40、横壁(障壁);41、狭缝;42、连结部;50、磁性壁(磁性材料);51、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粘扣带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基于相互正交的纵向和横向说明粘扣带的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侧(上方向)是相对于图2的纸面而言的跟前侧,下侧(下方向)是相对于图2的纸面而言的里侧。纵向是沿着粘扣带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横向是与上下方向和纵向正交的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
[0028](第1实施方式)
[0029]首先,参照图1~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粘扣带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扣带10具有:纵长状的基板11;卡合元件(粘扣元件)21的列,其形成于基板11的上表面;一对纵壁30,其在基板11的横向的侧端附近沿着纵向延伸;以及一对横壁40,其在一对纵壁30之间沿着横向延伸。纵壁30和横壁40形成于基板11的上表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板11具有从基板11的横向的侧端向横向外侧扩张的多个凸缘部12。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一对纵壁30和一对横壁40包围多个卡合元件21,从而形成粘扣单元20。纵壁30和横壁40是在缓冲件的成形工艺的期间内防止泡沫进入粘扣单元20的内部的障壁。形成粘扣单元20的一对纵壁30分别在形成粘扣单元20的范围内沿着纵向连续。在图示的例子中,一对纵壁30分别是多个纵壁片沿着长度方向呈锯齿状配置的锯齿状壁。另外,纵壁30也可以是沿着长度方向连续的一张壁。粘扣单元20沿着纵向在基板11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另外,在基板11上的沿着纵向相邻的粘扣单元20之间形成不具有卡合元件21的开放空间15。换言之,沿着纵向相邻的粘扣单元20的至少一部分被沿着横向横穿基板11而延伸的开放空间15分开。
[0032]纵壁30具有沿着纵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中断区域31。中断区域31是纵壁30在纵向上间断的区域,更具体而言是未形成纵壁30的区域、或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扣带,其中,该粘扣带包括:纵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粘扣单元;以及沿着所述基板的纵向的至少1个直线状列的磁性材料,多个所述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粘扣单元分别具备:粘扣元件列;以及1个以上的障壁,其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粘扣元件列,所述磁性材料具有沿着纵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缝隙,沿着纵向相邻的所述粘扣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沿着横向横穿所述基板而延伸的开放空间分开,所述磁性材料的所述多个缝隙内的至少一部分在横向上与所述开放空间并列地配置,所述开放空间的纵向的宽度设定成与所述磁性材料的所述缝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纵向的宽度相同,所述1个以上的障壁是沿着纵向延伸的一对纵壁和在所述一对纵壁之间沿着横向延伸的一对横壁,所述一对纵壁具有沿着纵向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中断区域,所述纵壁的所述中断区域在横向上与所述开放空间并列地配置,所述纵壁的所述中断区域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隆之任志宇中谷淳志野坂和博吉野哲也藤崎步安田奈央木下雅巧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