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12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发声器件,其包括壳体、发声单体和马达振动系统,马达振动系统包括具有线圈的振动单元和弹性件;发声单体包括盆架、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前盖,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第一振动系统环绕第二振动系统并与第二振动系统同轴;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磁路系统固定于壳体;磁路系统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第一音圈插设于第一磁间隙内并驱动第一振膜振动发出低音,第二音圈插设于第二磁间隙内并驱动第二振膜振动发出高音。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振动发声器件的整体厚度小且体积小、声学性能优。声学性能优。声学性能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发声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振动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和振动功能,因此,用于具有振动功能和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0003]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和马达振动系统,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马达振动系统贴设于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振动系统的一侧。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发声器件中的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马达振动系统可独立控制,但是由于所述马达振动系统叠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的下方,造成所述发声器件的厚度增加,实现所述发声器件轻薄化较为困难。另外,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马达振动系统的各自的磁钢不在一个平面上,操作各自的磁场驱动力相互干扰和影响,使得所述发声器件中的磁钢数量较多,造成体积大而无法做到小型化,从而使得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和振动性能较差。另外,如何在发声器件的基础上将发声单体的声学性能提高,使得发声单体的高低音性能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厚度小且体积小、声学性能优的振动发声器件。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导声通道,所述发声单体通过所述导声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振动发声器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马达振动系统,所述马达振动系统包括振动单元和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性件嵌件所述振动单元包括线圈;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以及盖设固定于所述振动系统的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振动单元位于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所述前盖的一侧;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环绕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并与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呈环状的第一振膜和固定于所述第一振膜并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振膜并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一振膜间隔且环绕所述第二振膜;所述磁路系统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磁间隙环绕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并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出低音,所述第二音圈插设于
所述第二磁间隙内并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发出高音。
[0008]优选的,所述振动发声器件还包括由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插入所述磁路系统并与所述磁路系统固定的嵌件和与所述嵌件固定的导电件,所述磁路系统环绕所述嵌件设置,所述嵌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第二音圈通过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后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0009]优选的,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环绕所述嵌件设置的支撑架;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磁碗、第三磁钢以及导磁板,所述第一磁钢呈环状且叠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磁钢叠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且环绕所述第一磁钢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三磁钢共同与所述第二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共同与所述线圈间隔正对设置,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的磁场范围内;所述磁碗包括呈环状并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一磁钢的磁碗本体和由所述磁碗本体的内周侧向远离所述支撑架方向弯折延伸的呈环状的磁碗延伸部,所述磁碗延伸部环绕所述嵌件;所述第三磁钢叠设固定于所述磁碗本体靠近所述振动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三磁钢环绕所述磁碗延伸部并相互间隔形成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导磁板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二磁钢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二磁钢以及所述第三磁钢均沿所述振动发声器件的振动方向充磁,且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三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0011]优选的,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三磁钢的呈环状的固定环,所述第二振膜的外周缘支撑固定于所述固定环;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三磁钢靠近所述振动系统的一侧的辅助磁钢,所述辅助磁钢呈环状且环绕所述嵌件,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辅助磁钢的外周侧连接辅助磁钢辅助磁钢辅助磁钢。
[0012]优选的,所述嵌件包括第一段、由所述第一段延伸的第二段以及由所述第二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段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周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磁钢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一磁钢环绕所述第二段,所述磁碗延伸部环绕所述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截面积、所述第二段的截面积以及所述第三段的截面积依次缩小。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固定环、所述前盖共同围成内声腔,所述固定环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口,所述内声腔通过所述出声口与所述前声腔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线圈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线圈沿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嵌件的相对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质量块,所述弹性件分别固定于所述质量块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质量块,所述质量块设有贯穿其上安装孔,所述支撑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固定于所述壳体。
[0016]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凸出形成的凸出部,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凸出部。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振动发声器件通过发声单体设置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并将第一振动系统环绕第二振动系统并与第二振动系统同轴设置;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
二振膜和第二音圈,磁路系统设置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第一音圈插设于第一磁间隙内并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出低音,第二音圈插设于第二磁间隙内并驱动第二振膜振动发出高音。该结构使得低音、高音形成同轴全频带的扬声器,提供高品质音效,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振动发声器件声学性能优。本专利技术的振动发声器件通过马达振动系统设置具有线圈的振动单元,并通过弹性件将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将振动单元位于磁路系统远离前盖的一侧,该结构使得用于线性振动的振动发声器件可以充分利用发声单体的质量和磁路系统中的磁钢,可最大程度释放振动发声器件的内部空间,并增强了线性振动的驱动力,从而使得所述振动发声器件的振动性能好,同时使得所述振动发声器件的整体厚度小,有利于所述振动发声器件的轻薄化应用。
【附图说明】
[0018]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导声通道,所述发声单体通过所述导声通道与外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声器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马达振动系统,所述马达振动系统包括振动单元和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性件,所述振动单元包括线圈;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以及盖设固定于所述振动系统的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振动单元位于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所述前盖的一侧;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环绕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并与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呈环状的第一振膜和固定于所述第一振膜并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振膜并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一振膜间隔且环绕所述第二振膜;所述磁路系统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磁间隙环绕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并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出低音,所述第二音圈插设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并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发出高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声器件还包括由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插入所述磁路系统并与所述磁路系统固定的嵌件和与所述嵌件固定的导电件,所述磁路系统环绕所述嵌件设置,所述嵌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第二音圈通过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后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环绕所述嵌件设置的支撑架;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磁碗、第三磁钢以及导磁板,所述第一磁钢呈环状且叠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磁钢叠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且环绕所述第一磁钢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三磁钢共同与所述第二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共同与所述线圈间隔正对设置,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璋令狐荣林宋威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