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7504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及装配方法,包括预制站台板、预制站台墙、预制底座、预制梁柱构件,预制站台梁固定于多个预制站台柱顶部,车站柱两侧壁设有牛腿;车站底板上横向设置有四排预制站台墙,最外侧的两排预制站台B墙、内侧的两排预制站台A墙分别关于预制梁柱构件左右对称;预制站台墙均由若干个预制站台墙分块纵向搭接而成;预制站台墙分块搭接处、预制站台柱下端两侧均紧贴安装有预制底座;在预制站台墙顶部、牛腿顶部、预制站台梁顶部固定安装预制站台板,预制站台板可由多个分块纵向搭接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装配具有较大的灵活调整空间,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安装要求,更加便于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更加便于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更加便于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站台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站站台结构一般在车站主体和区间施工完后再施工,目前车站站台主流施工工艺是在车站底板、中板、顶板施工完成后,在不影响两端区间施工的条件下,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站台板及其下的竖向支撑体系。站台结构施工所需的模板、钢材、混凝土均需通过人工或小型机械从预留的施工孔或出入口通道倒运入场,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站台板在浇筑过程中,长距离的泵送也容易导致混凝土经常性堵管,浇筑的速度难以控制,造成钢筋杂乱,且易出现大量超方还需要进行混凝土块清理,施工工期较长;站台结构施工完成后,还需在站台板下低矮的空间(高度一般不超过1.5m)进行模板拆除外运、建筑垃圾清理等工作,施工效率低、施工环境差,同时材料、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大;另外站台板上设备用房施工、电扶梯安装、屏蔽门安装、站台板装修等后续工作需等站台板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站台结构采用传统的现浇方案,施工周期将较长,将导致后续工序相应延后,造成整体工期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及装配方法,本专利技术中预制站台板的搭接以及双拼底座处形成的墙体卡槽临时固定,使得整体的装配具有较大的灵活调整空间,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安装要求,更加便于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螺杆连接件均采用了水泥砂浆或混凝土进行了包裹,无外漏部分,这也大大加强了整个结构的耐久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中各主要预制构件基本为板式结构,结构型式简单,单块质量轻,存放、运输方便,吊装和安装也较简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包括预制站台板、预制站台墙、预制底座、预制梁柱构件;
[0006]多个车站柱沿纵向间隔设置于车站底板上,所述车站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接有牛腿;所述预制梁柱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车站柱之间,所述预制梁柱构件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设置于车站底板上的预制站台柱、固定于多个所述预制站台柱顶部的预制站台梁,所述预制站台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相邻车站柱外壁紧贴;
[0007]所述车站底板上横向设置有四排预制站台墙,最外侧的两排预制站台墙为预制站台B墙,位于内侧的两排预制站台墙为预制站台A墙,两排预制站台A墙、两排预制站台B墙分别关于所述预制梁柱构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预制站台A墙上部为局部扩大结构;四排预制站台墙顶部、预制站台梁顶部、牛腿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8]所述预制站台A墙由若干个A墙分块纵向搭接而成,所述预制站台B墙由若干个B墙
分块纵向搭接而成;预制站台柱下端两侧、相邻A墙分块搭接处下端两侧、相邻B墙分块搭接处下端两侧均紧贴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预制底座;所述预制底座固定于车站底板上;
[0009]所述预制站台板包括预制站台A板、预制站台B板、预制站台C板,所述预制站台A板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梁顶部;所述预制站台B板一侧固定于所述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B墙顶部;所述预制站台C板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固定于所述牛腿顶部;所述预制站台C板与所述预制站台A板纵向搭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预制站台A板由若干预制A板分块纵向搭接而成;所述预制站台B板由若干B板分块纵向搭接而成;所述A板分块与B板分块纵向长度相等,预制站台C板的纵向长度与车站柱纵向长度相等。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车站底板上平行设有四条沿纵向延伸的凹槽,四条凹槽的宽度分别与四排预制站台墙厚度匹配,所述凹槽中均匀涂抹有第一水泥砂浆,预制站台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泥砂浆上;
[0012]所述预制底座由两块侧板、一块背板和一块下封板连接组成,两块垂直于预制站台墙的侧板通过平行于站台墙的背板连接,侧板、背板底部连接有下封板,所述侧板和背板内表面均为糙面,所述预制底座分别与所述预制站台A墙、预制站台B墙、预制站台柱形成四面围蔽、上部敞开的腔体。
[0013]作为优选,所述预制底座通过第一螺杆固定于所述车站底板上,所述下封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杆一部分埋设于车站底板中,另一部分穿过下封板上的螺栓孔露出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螺母与下封板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螺栓孔和第一螺杆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第二水泥砂浆;所述A墙分块、B墙分块、预制站台柱下部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U筋,所述U筋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外侧,所述第一螺杆顶部高于所述U筋的设置高度且低于背板、侧板顶部高度;所述预制底座分别与所述预制站台A墙、所述预制站台B墙、预制站台柱形成的腔体内均填充有现浇砼,穿过下封板露出的部分第一螺杆、U筋包裹于所述现浇砼中。
[0014]作为优选,所述A墙分块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相匹配的A墙凸隼和A墙凹槽,相邻A墙分块通过所述A墙凸隼和A墙凹槽搭接;所述B墙分块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相匹配的B墙凸隼和B墙凹槽,相邻B墙分块通过所述B墙凸隼和B墙凹槽搭接;所述B墙分块上开设有排风孔。
[0015]作为优选,所述A板分块、B板分块、预制站台C板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相匹配的上凸缘和下凸缘,相邻A板分块通过A板分块上的上凸缘和下凸缘搭接,相邻B板分块通过B板分块上的上凸缘和下凸缘搭接;所述预制站台C板与前侧的A板分块通过预制站台C板上的上凸缘和前侧的A板分块上的下凸缘搭接,与后侧的A板分块通过预制站台C板上的下凸缘和后侧的A板分块上的上凸缘搭接;所述B板分块外端设有屏蔽门安装槽。
[0016]作为优选,所述相邻A板分块之间、相邻B板分块之间、预制站台C板与相邻的预制A板分块之间均设有横缝,所述预制站台A板和预制站台B板间、预制站台A板与预制站台A板间、预制站台C板与预制站台B板间均设有纵缝,所述横缝、纵缝中均从上至下填充有第三水泥砂浆和沥青棉絮。
[0017]作为优选,所述预制站台A板一侧通过螺杆组件固定于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
通过螺杆组件固定于预制站台梁顶部;所述预制站台B板一侧通过螺杆组件固定于所述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杆组件固定于预制站台B墙顶部;所述预制站台C板一侧通过螺杆组件固定于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杆组件固定于所述牛腿顶部。
[0018]作为优选,每件A板分块、B板分块、预制站台C板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组与螺杆组件配合的长圆形槽孔,长圆形槽孔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长圆形螺栓孔和长圆形螺栓槽,长圆形螺栓槽截面尺寸大于长圆形螺栓孔的截面尺寸,螺杆组件包括螺杆、螺母和垫片,预埋于预制站台墙、牛腿、预制站台梁顶部的螺杆穿过长圆形螺栓孔后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螺母与长圆形螺栓槽底之间设有垫片,长圆形槽孔为螺杆组件提供纵向移动空间;所述长圆形螺栓孔、长圆形螺栓槽与螺栓组件间的空隙通过第四水泥砂浆填充。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的装配方法,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站台板、预制站台墙、预制底座、预制梁柱构件;多个车站柱(4)沿纵向间隔设置于车站底板(1)上,所述车站柱(4)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接有牛腿(5);所述预制梁柱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车站柱(4)之间,所述预制梁柱构件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设置于车站底板(1)上的预制站台柱(6)、固定于多个所述预制站台柱(6)顶部的预制站台梁(7),所述预制站台梁(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相邻车站柱(4)外壁紧贴;所述车站底板(1)上横向设置有四排预制站台墙,最外侧的两排预制站台墙为预制站台B墙,位于内侧的两排预制站台墙为预制站台A墙,两排预制站台A墙、两排预制站台B墙分别关于所述预制梁柱构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预制站台A墙上部为局部扩大结构;四排预制站台墙顶部、预制站台梁(7)顶部、牛腿(5)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预制站台A墙由若干个A墙分块(8)纵向搭接而成,所述预制站台B墙由若干个B墙分块(9)纵向搭接而成;预制站台柱(6)下端两侧、相邻A墙分块(8)搭接处下端两侧、相邻B墙分块(9)搭接处下端两侧均紧贴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预制底座(14);所述预制底座(14)固定于车站底板(1)上;所述预制站台板包括预制站台A板、预制站台B板、预制站台C板,所述预制站台A板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梁(7)顶部;所述预制站台B板一侧固定于所述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B墙顶部;所述预制站台C板一侧固定于预制站台A墙顶部,另一侧固定于所述牛腿(5)顶部;所述预制站台C板(27)与所述预制站台A板纵向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站台A板由若干预制A板分块(12)纵向搭接而成;所述预制站台B板由若干B板分块(13)纵向搭接而成;所述A板分块(12)与B板分块(13)纵向长度相等,预制站台C板(27)的纵向长度与车站柱(4)纵向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底板(1)上平行设有四条沿纵向延伸的凹槽(3),四条凹槽(3)的宽度分别与四排预制站台墙厚度匹配,所述凹槽(3)中均匀涂抹有第一水泥砂浆(30),所述预制站台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泥砂浆(30)上;所述预制底座(14)由两块侧板(141)、一块背板(142)和一块下封板(143)连接组成,两块垂直于预制站台墙的侧板(141)通过平行于站台墙的背板(142)连接,侧板(141)、背板(142)底部连接有下封板(143),所述侧板(141)和背板(142)内表面均为糙面,所述预制底座(14)分别与所述预制站台A墙、预制站台B墙、预制站台柱(6)形成四面围蔽、上部敞开的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座(14)通过第一螺杆(20)固定于所述车站底板(1)上,所述下封板(143)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杆(20)一部分埋设于车站底板(1)中,另一部分穿过下封板(143)上的螺栓孔露出后通过第一螺母(28)固定,所述第一螺母(28)与下封板(143)之间设有第一垫片(29),所述螺栓孔和第一螺杆(20)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第二水泥砂浆(301);所述A墙分块(8)、B墙分块(9)、预制站台柱(6)下部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U筋(21),所述U筋(21)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
(20)外侧,所述第一螺杆(20)顶部高于所述U筋(21)的设置高度且低于背板(142)、侧板(141)顶部高度;所述预制底座(14)分别与所述预制站台A墙、所述预制站台B墙、预制站台柱(6)形成的腔体内均填充有现浇砼(32),穿过下封板(143)露出的部分第一螺杆(20)、U筋(21)包裹于所述现浇砼(32)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墙分块(8)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相匹配的A墙凸隼(23)和A墙凹槽(22),相邻A墙分块(8)通过所述A墙凸隼(23)和A墙凹槽(22)搭接;所述B墙分块(9)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相匹配的B墙凸隼(25)和B墙凹槽(24),相邻B墙分块(9)通过所述B墙凸隼(25)和B墙凹槽(24)搭接;所述B墙分块(9)上开设有排风孔(2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地铁预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分块(12)、B板分块(13)、预制站台C板(27)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相匹配的上凸缘(16)和下凸缘(15),相邻A板分块通过A板分块上的上凸缘(16)和下凸缘(15)搭接,相邻B板分块(13)通过B板分块上的上凸缘(16)和下凸缘(15)搭接;所述预制站台C板(27)与前侧的A板分块(12)通过预制站台C板上的上凸缘(16)和前侧的A板分块(12)上的下凸缘(15)搭接,与后侧的A板分块(12)通过预制站台C板(27)上的下凸缘(15)和后侧的A板分块(12)上的上凸缘(16)搭接;所述B板分块(13)外端设有屏蔽门安装槽(1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讴张美琴唐志辉李海洋蒋礼平胡建国黄家成苗豹宋鹏飞刘金晶蔡业建卢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