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62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8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前圈(1)、表壳(2)、定位螺钉(3);表壳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表壳顶面具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窗口(22);表壳内壁分别凸出形成有多个第一凸台(23);前圈包括支撑部(11)、形成于支撑部底部的连接部(12)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连接部外壁上的多个第二凸台(13);连接部插设在表壳(2)的容纳空间中,以使支撑部支撑在表壳顶面上;第一凸台位于对应的第二凸台上方;前圈、表壳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拆卸简单,其前圈和表壳对位简单精准,无需在前圈上开设螺纹孔,为前圈减薄创造了条件。减薄创造了条件。减薄创造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现有手表,表壳与前圈主要有三种连接方式:1)通过止口的过盈配合连接;2)通过径向压缩塑胶圈连接;3)通过螺钉连接。
[0003]在以上三种连接方式中,第1种和第2种连接方式都是通过轴向加压的方式进行装配,这两种方式均无法保证前圈压入表壳时周边受力平均,所以前圈压入表壳时会发生少许移位,表壳与前圈对位准确度不够。
[0004]第3种连接方式需要在前圈上开设与螺钉对应的螺纹孔;而为保证表壳与前圈之间连接牢固,该螺纹孔的深度限制了前圈厚度的最小值,具体来说螺纹孔的深度要求前圈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这阻碍了前圈减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连接结构。
[0006]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前圈、表壳、定位螺钉;
[0008]表壳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表壳顶面具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窗口;表壳内壁分别凸出形成有多个第一凸台;
[0009]前圈包括支撑部、形成于支撑部底部的连接部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连接部外壁上的多个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一一对应;
[0010]连接部插设在表壳的容纳空间中,以使支撑部支撑在表壳顶面上;第一凸台位于对应的第二凸台上方;
[0011]前圈、表壳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上述的连接结构中,表壳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前圈底面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
[0013]定位螺钉穿设于安装通孔,并穿设在定位孔中。
[0014]本技术上述的连接结构中,安装通孔包括位于表壳底部的螺纹孔段以及位于表壳顶部的光滑孔段;
[0015]定位螺钉包括螺杆部和与螺杆部同轴连接的光杆部;
[0016]螺杆部与螺纹孔段螺纹连接;光杆部穿设于光滑孔段,并穿设在定位孔中。
[0017]本技术上述的连接结构中,多个第一凸台在表壳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第二凸台在连接部外壁上均匀设置。
[0018]本技术上述的连接结构中,连接结构包括防水胶圈;表壳顶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围绕窗口设置;防水胶圈设置在凹槽中。
[0019]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四个优点:1)前圈拆卸简单,避免了常规连接结
构拆卸时因撬圈而造成损坏;2)前圈和表壳对位简单且精准,整个连接结构只需1个定位螺钉阻止前圈转动,实现定位;3)装配简化,无需在前圈上开设螺纹孔;并且在前圈上没有开设螺纹孔的情况下,表壳与前圈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也能够得到保证,这为前圈减薄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表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前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前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图3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定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

图7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 所示的连接结构的连接原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表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前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前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3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定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30]连接结构包括前圈1、表壳2、定位螺钉3;
[0031]表壳2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表壳2顶面具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窗口22;表壳2内壁分别凸出形成有多个第一凸台23;
[0032]前圈1包括支撑部11、形成于支撑部11底部的连接部12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连接部12外壁上的多个第二凸台13;第二凸台13和第一凸台23一一对应;
[0033]连接部12插设在表壳2的容纳空间中,以使支撑部11支撑在表壳2顶面上;第一凸台23位于对应的第二凸台13上方;
[0034]前圈1、表壳2通过定位螺钉3固定连接。
[0035]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方案,使用时,调整前圈1、表壳2的相对角度,使得前圈1的多个第二凸台13与表壳2的多个第一凸台23相互错开,将前圈1 的连接部12完全放入到表壳2的容纳空间内;接着转动前圈1,调整前圈1、表壳2的相对角度,使得第一凸台23位于对应的第二凸台13上方;最后通过定位螺钉3将前圈1、表壳2固定连接,完成结构装配。
[0036]上述结构相较于常规结构主要有四个优点:1)前圈拆卸简单,避免了常规连接结构拆卸时因撬圈而造成损坏;2)前圈和表壳对位简单且精准,整个连接结构只需1个定位螺钉阻止前圈转动,实现定位;3)装配简化,无需在前圈上开设螺纹孔;并且在前圈上没有开
设螺纹孔的情况下,表壳与前圈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也能够得到保证,这为前圈减薄创造了条件。
[003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表壳2上开设有安装通孔21;前圈1底面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14;
[0038]定位螺钉3穿设于安装通孔21,并穿设在定位孔14中。
[0039]在这里,由于第二凸台13和对应的第一凸台23相互限制,仅需要一个定位螺钉3便可以实现前圈1和表壳2的装配固定。
[0040]进一步地,安装通孔21包括位于表壳2底部的螺纹孔段211以及位于表壳2顶部的光滑孔段212;
[0041]定位螺钉3包括螺杆部31和与螺杆部31同轴连接的光杆部32;
[0042]螺杆部31与螺纹孔段211螺纹连接;光杆部32穿设于光滑孔段212,并穿设在定位孔14中。
[0043]通过对定位螺钉3进行设计,使其螺杆部31与表壳2螺纹连接,而非与前圈1螺纹连接,避免了因螺纹轴向延伸长度不够所导致的螺纹连接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这给前圈减薄创造了条件。
[0044]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凸台23在表壳2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第二凸台13 在连接部12外壁上均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23和第二凸台13均为三个,三个第一凸台23中两两之间间隔120
°
;三个第二凸台13中两两之间间隔120
°
[0045]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防水胶圈4;表壳2顶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围绕窗口22设置;防水胶圈4设置在凹槽中。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圈(1)、表壳(2)、定位螺钉(3);表壳(2)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表壳(2)顶面具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窗口(22);表壳(2)内壁分别凸出形成有多个第一凸台(23);前圈(1)包括支撑部(11)、形成于支撑部(11)底部的连接部(12)以及分别凸出形成于连接部(12)外壁上的多个第二凸台(13);第二凸台(13)和第一凸台(23)一一对应;连接部(12)插设在表壳(2)的容纳空间中,以使支撑部(11)支撑在表壳(2)顶面上;第一凸台(23)位于对应的第二凸台(13)上方;前圈(1)、表壳(2)通过定位螺钉(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表壳(2)上开设有安装通孔(21);前圈(1)底面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14);定位螺钉(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应林吴俊李超王雯雯吴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亚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