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44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包括内表头和表壳,内表头下部边缘凸起以形成与表壳底部抵接的安装台,安装台侧边缘至少一处开设有插槽,安装台顶面开设有贯穿插槽并在插槽内侧面形成凹位的插孔,表壳底部设有与插孔对应的卡勾,还包括收容于插槽内的弹性件、活动插装于插槽内并与弹性件抵持的按钮、固定在内表头上的限位挡件,按钮上开设有与限位挡件配合并限定按钮按压范围的限位区、与插孔和凹位对应连通的插接孔;卡勾依序穿设插孔、插接孔和凹位并与插接孔的下边缘卡接。该手表结构的表壳与表头连接结构简单,对手表加工成本影响小,表壳拆卸简单快速,表壳与表头牢固连接,手表结构稳定性好。构稳定性好。构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以及自身爱好需求,手表的装饰、收藏属性不断提升,人们对手表外观的要求也逐渐向潮流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提高手表对不同外形表壳的通用性对于降低用户的手表消费成本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市面上常见的手表表壳和内表头的连接一般是紧配压合,在拆卸时,需要借助专用工具进行拆装,表壳拆装难度较大。现有手表的表体表壳装配结构大多较为复杂,增大了手表加工成本,且表壳拆装难度大,拆装效率低,表壳安装后稳定性不足,进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该手表结构的表壳与表头连接结构简单,对手表整体加工成本的影响较小,表壳拆卸简单且快速,安装后表壳与表头牢固连接,保证了手表结构的稳定性。
[0004]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包括内表头和套设在内表头外表面的表壳,所述内表头的下部边缘凸起以形成与表壳底部抵接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侧边缘至少一处开设有插槽,安装台的顶面开设有贯穿插槽并在插槽内侧面形成凹位的插孔,所述表壳的底部设有与插孔对应的卡勾,手表结构还包括收容于插槽内的弹性件、活动插装于插槽内并与弹性件抵持的按钮、以及固定在内表头上的限位挡件,所述按钮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限位挡件并限定按钮按压范围的限位区、以及与限位区邻接并与插孔和凹位对应连通的插接孔;所述卡勾依序穿设插孔、插接孔和凹位,并与插接孔的下边缘卡接。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区为限位槽或限位孔。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件呈T字形结构,包括穿设内表头的底面并插入限位区内的竖部、以及与所述竖部垂直连接并固定在内表头底面上的横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部通过螺丝固定在内表头的底面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上远离弹性件一侧的内壁面为垂直面,插接孔上邻近弹性件一侧的内壁面为倾斜面,且插接孔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卡勾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倾斜面平行的倾斜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壳的内表面上至少一处开设有沿表壳圆周方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用于顶紧内表头外壁的米位塑胶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头包括底盖、设置在底盖顶面的机芯、罩设机芯并与底盖顶面固定连接的内罩、安装在内罩顶面的表盘、转动设置在表盘的上方并由机芯驱动的表针、套设所述内罩并与底盖固定连接的内壳、卡装在内壳的顶部并压接表盘边缘的内圈口、盖装在内圈口顶部的表玻璃、穿设内壳的侧面和内罩并与机芯连接的把管以及套设于把管的把的;所述安装台和凹槽成型于底盖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壳的顶部向靠近内表头中部的方向折弯以形成压接部,所述内圈口上设有与所述压接部的下表面弹性抵接的顶出O形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圈口与表玻璃的配合部位设有内弹簧。
[0013]实施本技术的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在内表头的下部设置安装台,并在安装台上开设插槽和插孔,并在插槽内弹性设置按钮,在表壳与内表头的装配过程中,仅需将表壳套接在内表头的外表面,并使表壳底部的卡勾经由安装台上的插孔和按钮上的插接孔插入凹位内,使得卡勾与插接孔的下边缘抵接,即实现表壳与内表头的装配,通过按压按钮,使按钮相对于卡勾移动,至插接孔下边缘对卡勾的约束解除,即可将表壳从内表头上取下,整个装配结构简单,对手表整体加工成本的影响较小,操作方便,可实现对手表表壳的快速拆装,装配后,弹性件推动按钮,使得按钮的插接孔下边缘锁紧卡勾,避免表壳从内表头上脱落,提高了表壳与内表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该手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操作,可实现表壳与表头的快拆,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表壳安装在表头上,以满足用户对手表外形的个性化需求和快拆需求。
[0018]具体的,请结合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10包括内表头100和套设在内表头100外表面的表壳200,表壳200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外观设计,本实施例中,表壳200为外表面光滑的圆环结构。通过更换不同形状和外形设计的表壳200,即可达到改变手表外形的目的。内表头100的下部边缘凸起以形成与表壳200底部抵接的安装台110,表壳200的顶部向靠近内表头100中部的方向折弯以形成压接部,如此,在表壳200与内表头100装配的过程中,表壳200套设于内表头100的外表面,且表壳200的压接部与内表头100的顶部边缘抵接,表壳200的底部与安装台110的顶面抵接,从而实现对表壳200的初次定位。
[0019]进一步的,安装台110的侧边缘至少一处开设有插槽111,安装台110的顶面开设有贯穿插槽111并在插槽111内侧面形成凹位113的插孔112,表壳200的底部设有与插孔112对应的卡勾210,手表结构还包括收容于插槽111内的弹性件300、活动插装于插槽111内并与弹性件300抵持的按钮400、以及固定在内表头100上的限位挡件500,按钮400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限位挡件500并限定按钮400按压范围的限位区410、以及与限位区410邻接并与插孔112和凹位113对应连通的插接孔420;卡勾210依序穿设插孔112、插接孔420和凹位113,并与插接孔420的下边缘卡接。优选的,弹性件300为弹簧,按钮400上远离弹性件300的一端设
有柔性按压部,以避免按压按钮400时出现打滑或损伤操作者的手部,降低按钮400的按压难度,提高表壳200拆装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限位区410为限位槽或限位孔,限位区410的宽度需要满足当限位挡件500与限位区410上远离弹性件300的一侧面抵接时,卡勾210能够经由插接孔420插入凹位113内。
[0020]在手表结构的装配过程中,首先将弹性件300放入插槽111内,随后将按钮400插入插槽111并与弹性件300抵接,通过限位挡件500对按钮400定位,以避免按钮400从插槽111内脱落。在此种情况下,按钮400在弹性件300和限位挡件500的共同作用下仅能够在插槽111内小幅弹性滑动,也就是说,弹性件300和按钮400是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包括内表头和套设在内表头外表面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头的下部边缘凸起以形成与表壳底部抵接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侧边缘至少一处开设有插槽,安装台的顶面开设有贯穿插槽并在插槽内侧面形成凹位的插孔,所述表壳的底部设有与插孔对应的卡勾,手表结构还包括收容于插槽内的弹性件、活动插装于插槽内并与弹性件抵持的按钮、以及固定在内表头上的限位挡件,所述按钮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限位挡件并限定按钮按压范围的限位区、以及与限位区邻接并与插孔和凹位对应连通的插接孔;所述卡勾依序穿设插孔、插接孔和凹位,并与插接孔的下边缘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区为限位槽或限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件呈T字形结构,包括穿设内表头的底面并插入限位区内的竖部、以及与所述竖部垂直连接并固定在内表头底面上的横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部通过螺丝固定在内表头的底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外观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上远离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亮郭玉环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亚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