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61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8
本申请涉及火箭发动机制造机器人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包括低温区结构框架A1;位于位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上方的回转摩擦轮组件和限位轮组,位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和回转摩擦轮组件之间的对向同步移动平台及轨道组结构运动区B1、花键皮带轮传动组结构构造区B2。可满足不同直径的长度的发动机壳体的定位装夹及温度在30~80摄氏度范围内的高温回转工作,为现阶段的涂覆工艺及壳体高温回转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衬层涂覆效果与固化精度。覆效果与固化精度。覆效果与固化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


[0001]本申请涉及火箭发动机制造机器人的
,特别是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

技术介绍

[0002]不同的大长径比固体火箭发动机涂覆回转成型工艺中,为了保证对发动机壳体表面衬层的涂覆效果与固化精度,需要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发动机壳体进行定位、并需要使发动机壳体在高温环境旋转。
[0003]但是温度对回转车的机构会产生影响,使回转车的自动化程度、寿命、可靠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发动机壳体定位回转的同时,无法进行高温回转的操作。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实现了不同功能结构的由下向上梯次分层配置,满足设备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壳体的回转的工作要求。
[0005]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这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结构组成:主体上分为常温区层A与高温区层B两个部分,常温区A为功能主体设计在壳体回转车的下方、高温区B为结构主体设计在壳体回转车的上方,回转车的动力源设计在常温区层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区结构框架(A1);回转摩擦轮组件,包括抵接于待加工工件两侧的左摩擦轮和右摩擦轮,左摩擦轮和右摩擦轮设置有带动左摩擦轮和右摩擦轮之间距离改变的对向移动组件,一个左摩擦轮和一个相对的右摩擦轮形成一组摩擦轮,摩擦轮至少设置两组,每组摩擦轮均设置有驱动该组摩擦轮沿着待加工工件轴线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右摩擦轮设置有带动右摩擦轮转动的回转摩擦轮动力源(A9);限位轮组,包括第一限位轮(A4)和第二限位轮(B3

14),第一限位轮(A4)和第二限位轮(B3

14)位于对待加工工件的两端,第二限位轮(B3

14)设置有带动自身沿待加工工件轴线方向移动的限位移动组件;对向移动组件位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上方,X轴移动组件、限位移动组件位于对向移动组件上方,回转摩擦轮组件、限位轮组位于X轴移动组件、限位移动组件上方;对向移动组件连接有用于驱动左摩擦轮和右摩擦轮移动的对向同步移动动力源(A6),X轴移动组件连接有X轴移动动力源,限位移动组件连接有限位组动力源(A7,对向同步移动动力源(A6)、X轴移动动力源、限位组动力源(A7)、回转摩擦轮动力源(A9)均连接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且不高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其特征在于:水平且垂直于所述待加工工件轴线的方向为Y轴,待加工工件轴线方向为X轴;对向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导轨(B1

1)、两个型板(B1

3)、对向丝杠(B1

5),导轨(B1

1)连接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两个型板(B1

3)沿着Y轴滑动连接于导轨(B1

1)的顶部,对向丝杠(B1

5)转动连接于低温区结构框架(A1),对向丝杠(B1

5)与两个型板(B1

3)螺纹连接,两个型板(B1

3)分别为第一型板和第二型板,左摩擦轮转动连接于第一型板、右摩擦轮转动连接于第二型板。对向丝杠(B1

5)连接有带轮(B1

7),带轮(B1

7)与对向同步移动动力源(A6)之间通过皮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型板(B1

3)上方均设置有双列圆轨道(B3

1),双列圆轨道(B3

1)包括连接于第一型板上方的第一双列圆轨道、连接于第二型板上方的第二双列圆轨道;左摩擦轮滑动连接于第一双列圆轨道,右摩擦轮滑动连接于第二双列圆轨道,左摩擦轮、有摩擦轮均开设有与双列圆轨道(B3

1)配合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发动机壳体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王学峰张渝陆韡王鸿宇吴战武张学贺李长乐臧希喆刘刚峰刘玉斌冯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