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微胶囊、胶囊组合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347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胶囊组合及制备方法。该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壳材。所述芯材为高吉布斯自由能物质;所述壳材包裹在所述芯材的外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修复微胶囊和自修复微胶囊组合具有高粘附性、高芯材比、高自发性等,使其可以行为一种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和自修复微胶囊组合,其可以在较少添加量的情况下,通过应力作用导致微胶囊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修复微胶囊、胶囊组合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相关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修复微胶囊、胶囊组合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最常用的储能器件,但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产生的微损伤如电极裂纹、界面剥离等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特别是,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微损伤问题尤为突出。轻质高强锂离子电池在承载外力时也会在内部产生微损伤。所以,如何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内部微损伤成为了研究热点。
[0003]电极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会导致活性物质脱落等损伤,严重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目前研究大多着手粘结剂的力学性能及黏附性能增强,以达到预防电极裂纹产生的目的。比如,自修复粘结剂,在裂纹产生时可以进行自主修复,以保持完整电极结构。但上述粘结剂的研究效果较差,难以真正解决电极裂纹问题。在柔性锂离子电池中,由于使用场景的特殊,电极裂纹问题更加严重。电极柔性化、新型柔性电池结构的设计虽然较好的解决了电极裂纹的问题,但牺牲了能量密度,增加了电池制造难度和成本。另外,电池内部的界面剥离问题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包括:芯材,所述芯材为高吉布斯自由能物质;以及壳材,所述壳材包裹在所述芯材的外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包括表面修饰壳层;所述表面修饰壳层包裹在所述壳材的外周上,使得在所述壳材的外周上形成一高粘附功能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修饰壳层为聚乙烯醇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的质量分数为60~8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微胶囊的粒径为20nm~1u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为异氰酸酯、多元胺或者聚乙二醇。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材为三聚氰胺

甲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脲、聚乙烯醇、有机硅、壳聚糖或者瓜儿豆胶。8.一种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组合包括自修复微胶囊A和自修复微胶囊B;其中,所述自修复微胶囊A和所述自修复微胶囊B均由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形成;并且,所述自修复微胶囊A的芯材材料和所述自修复微胶囊B的芯材材料不同。9.一种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动信一体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微胶囊壳层预聚体制备:将权利要求1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杨紫钰伍芳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