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45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涉及食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料斗和机箱,机箱内倾斜固定导料板,导料板下侧部且于机箱侧壁上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位置处活动设置卸料片,卸料片通过连接杆设置于第四转轴下端部;第四转轴下方设置第三转轴和切刀,切刀下方转动设置第二转轴和螺旋叶片,导料板下表面固定设置的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下端伸入漏斗的一端设置搅动杆和推板,推板下方设置匀料板和落料孔,并且落料孔位于螺旋叶片中部上方,漏斗上方设置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蓠蒿原料进行切碎操作和混料操作,实现连续性和批量性的自动化加工生产,满足大批量蓠蒿食品加工混料和切碎的实际需求。实际需求。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蓠蒿又名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

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分裂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花果期7

10月。
[0003]目前,在大批量的蓠蒿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蓠蒿物料进行切碎以及添加调味料搅拌均匀的操作,但是,用市场上的现有切碎装置或者搅拌装置用来生产加工大批量的蓠蒿物料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功能单一,需要用对蓠蒿物料切碎操作后,再由企业员工将其送入搅拌装置内,然后再添加调味料进行搅拌均匀,没有能够同时实现切碎操作以及混料操作的设备,企业员工需要将经过切碎操作的蓠蒿物料再转运至搅拌装置内,中间需要企业员工实现转运和输送操作,劳动强度大,不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生产,人工成本高,大批量生产加工时,至少需要一个企业员工专门负责这件事,而且效率还不高;2、在蓠蒿原料进行切碎操作后,需要将不同的调味料输送与切碎后的蓠蒿搅拌均匀,现有的装置无法实现马上将其搅拌均匀,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时间过长的话,切碎后的蓠蒿物料若不能及时添加调味料均匀混料,就会容易出现不新鲜的现象,导致后续加工出蓠蒿食品质量下降,同时也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加工的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司进行改进,本司技术人员研发设计了一系列用于蓠蒿物料混料、切碎以及均匀混料的装置,为了更全面更好的保护本司专利,针对其中的技术要点分别进行布局申请技术专利来进行保护,希望获得保护和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它能够对蓠蒿原料进行切碎操作和混料操作,减少了切碎蓠蒿原料再进行转运输送的过程,同时实现切碎操作和混料操作的同时进行,实现连续性和批量性的自动化加工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满足大批量蓠蒿食品加工混料和切碎的实际需求。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包括料斗和机箱,机箱内倾斜固定导料板,导料板下侧部且于机箱侧壁上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位置处活动设置卸料片,卸料片通过连接杆设置于第四转轴下端部;第四转轴下方转动设置第三转轴和切刀,切刀下方转动设置第二转轴和螺旋叶片,导料板下表面固定
设置的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下端伸入漏斗的一端设置搅动杆和推板,推板下方设置匀料板和落料孔,并且落料孔位于螺旋叶片中部上方,漏斗上方设置用于调味料送入的输送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卸料片为弧形片状结构并且与导料板平行设置,第四转轴向上穿过外壳体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机输出轴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四转轴上的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五转轴上的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五转轴下端的蜗杆与第三转轴侧部的蜗轮传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端,匀料板水平固定于漏斗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漏斗上端呈矩形,下端呈圆形,推板呈板状结构环状阵列设置于第一转轴上,搅动杆呈杆状结构且设置有多个,转轴上方的搅动杆长于下方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输送管延伸连接提升泵输出端,提升泵输入端外接调味料来源。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二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置用于物料送出的出口。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切刀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边缘锋利的圆片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能够对蓠蒿原料进行切碎操作和混料操作,减少了切碎蓠蒿原料再进行转运输送的过程,同时实现切碎操作和混料操作的同时进行,实现连续性和批量性的自动化加工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满足大批量蓠蒿食品加工混料和切碎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推板位置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漏斗位置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切刀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卸料片位置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料斗;2、机箱;3、导料板;4、输送管;5、第一电机;6、第一转轴;7、搅动杆;8、推板;9、提升泵;10、出口;11、漏斗;12、落料孔;13、匀料板;14、螺旋叶片;15、第二转轴;16、第二电机;17、第三转轴;18、切刀;19、蜗杆;20、蜗轮;21、卸料片;22、连接杆;23、第四转轴;24、外壳体;25、第五转轴;26、从动皮带轮;27、皮带;28、主动皮带轮;29、第三电机;3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1]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包括料斗1和机箱2,料斗1用于蓠蒿物料的送入,机箱2内倾斜固定导料板3,导料板3起到物料的导向作用,导料板3下侧部且于机箱2侧壁上设置出料口30,出料口30位置处活动设置卸料片21,卸料片21用于在大批量的蓠蒿物料送入时,不断地进行卸料操作,防止蓠蒿物料在出料口30位置处发生堵塞,从而实现连续化生产,卸料片21通过连接杆22设置于第四转轴23下端部,第四转轴23下方转动设置第三转轴17和切刀18,切刀18下方转动设置第二转轴15和螺旋叶片14,导料板3下表面固定设置的第一电机5输出轴端设置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下端伸入漏斗11的一端设置搅动杆7和推板8,推板8下方设置匀料板13和落料孔12,并且落料孔12位于螺旋叶片14中部上方,漏斗11上方设置用于调味料送入的输送管4,驱动第三电机29,第四转轴23做旋转运动,带动卸料片21做旋转运动,将出料口30位置处的蓠蒿物料向第三转轴17和切刀18位置处输送,第三转轴17和切刀18做旋转运动,对蓠蒿物料进行切碎操作。
[0022]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对蓠蒿物料进行卸料操作,防止蓠蒿物料在出料口30位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和机箱(2),机箱(2)内倾斜固定导料板(3),导料板(3)下侧部且于机箱(2)侧壁上设置出料口(30),出料口(30)位置处活动设置卸料片(21),卸料片(21)通过连接杆(22)设置于第四转轴(23)下端部,第四转轴(23)下方转动设置第三转轴(17)和切刀(18),切刀(18)下方转动设置第二转轴(15)和螺旋叶片(14),导料板(3)下表面固定设置的第一电机(5)输出轴端设置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下端伸入漏斗(11)的一端设置搅动杆(7)和推板(8),推板(8)下方设置匀料板(13)和落料孔(12),并且落料孔(12)位于螺旋叶片(14)中部上方,漏斗(11)上方设置用于调味料送入的输送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片(21)为弧形片状结构并且与导料板(3)平行设置,第四转轴(23)向上穿过外壳体(2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机(29)输出轴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蓠蒿食品加工均匀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轴(23)上的主动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群王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