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03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0
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包括板式的蒸发器、板式的加热器和方体型的壳体,在壳体的右侧开设进风口,在壳体的上部设置前排区出风口,在壳体的下部设置后排区出风口,蒸发器的出风口与进风口对接,加热器呈竖向固设在壳体内的中部并将壳体内部分割成左风室和右风室,第一阀门用于将前排区出风口与左风室连通或者与右风室连通;第一间隙连通左风室和后排区出风口并在第一间隙处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间隙连通右风室和后排区出风口并在第二间隙处设置有第三阀门。将加热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在壳体内合理布局,并调整壳体的内壁构造,使得壳体内部结构更紧凑,减小了壳体外形的大小,便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紧凑型车辆内安装。内安装。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轿车空调通常只能控制整车的车内平均温度,或者仅能实现主副驾两个区域温度的独立控制,而无法实现后排区域温度的独立控制,从而降低了后排乘坐人员的热舒适性。部分较大车型则增加了后排空调,即空调系统为双系统,但同时也导致整车重量增加,而对于紧凑车型,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安装后排空调,难以实现后排区域温度的独立控制或分风调节功能。CN109774414A

汽车四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及汽车四温区空调控制系统,由于其壳体内复杂的风道关系,使得壳体外形较大,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目的在于优化风道连接关系,缩小壳体外形大小,使汽车空调适应紧凑型车辆的安装空间。
[0004]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包括板式的蒸发器、板式的加热器和方体型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前排区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包括板式的蒸发器、板式的加热器和方体型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前排区出风口,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后排区出风口,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呈竖向固设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部并将所述壳体内部分割成左风室和右风室,在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置与所述左风室、右风室、前排区出风口相连通的连接风道,在所述连接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前排区出风口与所述左风室连通或者与所述右风室连通的第一阀门;所述加热器左侧的下部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留有连通左风室和后排区出风口的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处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二阀门;所述加热器右侧的下部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留有连通右风室和后排区出风口的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间隙处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侧内壁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形成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加热器,所述U型结构的下侧侧边靠近所述加热器的下部且与所述加热器之间间隙为所述第一间隙;所述U型结构的上侧侧边延伸至所述加热器的正上方并靠近所述壳体的右侧侧壁,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连接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一执行器,所述第一风门位于所述连接风道内且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由所述第一执行器驱动其转动,所述第一风门的中部横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顶部并与之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风门的左侧阀板用于封堵所述加热器上部与所述U型结构上侧侧边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风门的右侧阀板用于封堵所述加热器上部与所述壳体右侧上部之间的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曲赵艳梅李侠樊海鹏胡海斌李新杰钱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