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和寿命受温度 的影响比较明显,运行过程中需要冷却或加热电池,使其在合适的温 度区间内工作。此外,汽车的电机组件、发动机等也需要冷却,另外, 为了满足车舱制冷或制热需要,汽车还会配置空调,这些部件运行过 程中都涉及热量传递。
[0003]以往实现电池冷却的方式是:将电池、泵、流体储罐、电池冷却 器、以及电池加热器连成独立的回路,回路内流通的是单相流体(通 常是防冻液),并使电池冷却器与汽车空调相连。电池温度高时,回路 中的防冻液与空调换热并被冷却,从而使电池降温,电池温度低时, 开启电池加热器加热防冻液,从而使电池升温。
[0004]采用上述电池冷却方式的整车热管理系统,部件多(起码需要两 组泵和两组储液器),且热效率低。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整车 的热管理系统的部件少、热效率高。
[0005]因此,可以从改变电池冷却方式入手,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块(10)、电机散热模块(20)以及空调模块(30);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电池(101)和电池冷却板(102),所述电池冷却板(102)包括互不相通的第一流道腔(b1)和第二流道腔(b2)、与所述第一流道腔(b1)连通的第一进口(c1)和第一出口(c2)、与所述第二流道腔(b2)连通的第二进口(d1)和第二出口(d2);所述第一进口(c1)和所述第一出口(c2)与所述电机散热模块(20)连通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进口(d1)和所述第二出口(d2)与所述空调模块(30)连通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内的工质为单相工质,所述第二回路内的工质为双相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模块(20)包括循环连通的电机组件(201)和散热器(202);所述电池模块(10)还包括第一连通组件(103),所述第一进口(c1)和所述第一出口(c2)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组件(103)与所述电机散热模块(20)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组件(103)包括三通阀(1033)、四通阀(1034)、散热器旁通管路(1031)和第一连通管路(1032);所述三通阀(1033)的两个阀口串联在所述散热器(202)的出口和所述电机组件(201)的进口之间,所述三通阀(1033)的另一阀口与所述电池冷却板(102)的第一出口(c2)连通;所述四通阀(1034)的两个阀口串联在所述散热器(202)的出口和所述三通阀(1033)之间,所述散热器旁通管路(1031)的进口连在所述散热器(202)的进口侧,所述散热器旁通管路(1031)的出口与所述四通阀(1034)的另一阀口连通,所述四通阀(1034)的又一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032)与所述电池冷却板(102)的第一进口(c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0)还包括加热器(105),所述加热器(105)连在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032)上。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模块(30)包括车内蒸发器(304);所述电池模块(10)还包括第二连通组件(104),所述第二进口(d1)和所述第二出口(d2)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组件(104)与所述空调模块(30)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组件(104)包括第二连通管路(1041)、第三连通管路(1042)以及第一膨胀阀(1043),所述电池冷却板(102)的第二进口(d1)、第二出口(d2)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041)、第三连通管路(1042)与所述车内蒸发器(304)的进口侧、出口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珂伟,陈娅琪,周定贤,聂磊,陈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