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43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1
本实用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操作机构和触头接触系统,触头接触系统的上侧引伸出常用进线接线端、常用出线接线端,常用进线接线端和常用出线接线端按台阶式分布,触头接触系统的下侧引伸出备用进线接线端、备用出线接线端,备用进线接线端和备用出线接线端按台阶式分布,触头接触系统还包括旋转轴,旋转轴包括动触刀转轴部和旋转操作部,动触刀转轴部上固定安装动触刀,动触刀的一端在旋转轴的带动下,分别与常用进线接线端、备用进线接线端接触连接,动触刀的另一端分别向上、向下引伸出铜导线与常用出线接线端、备用出线接线端连接。将常用电源的接线端和备用电源的接线端分置于上下两侧,即使产品倒置,也不会影响柜内系统的走线。系统的走线。系统的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双电源转换开关是一种在用电异常时,将负载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切换供电的电器。其中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是操作机构位于壳体的一侧,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气连接共同设置于壳体的另一侧。双电源转换开关设置在电气柜内,由于电气柜门的型式可呈左开门或右开门,若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气连接位于门轴一侧,可使得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气接线空间非常狭窄,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转开关可倒置,不会影响电气柜走线布局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分置于双电源转换开关左右两侧的操作机构和触头接触系统,所述的触头接触系统的上侧引伸出常用进线接线端、常用出线接线端,所述的常用进线接线端和所述的常用出线接线端按台阶式分布,所述的触头接触系统的下侧引伸出备用进线接线端、备用出线接线端,所述的备用进线接线端和所述的备用出线接线端按台阶式分布,所述的触头接触系统还包括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包括动触刀转轴部和旋转操作部,所述的动触刀转轴部上固定安装动触刀,所述的动触刀的一端在旋转轴的带动下,分别与常用进线接线端、备用进线接线端接触连接,所述的动触刀的另一端分别向上、向下引伸出铜导线与常用出线接线端、备用出线接线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在动触刀的尾端分别通过两根铜导线连接常用出线接线端和备用出线接线端,将常用电源的接线端和备用电源的接线端分置于旋转轴的上、下两侧,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各成一路连接,不会接线至公共连接端,即使产品倒置,也不会影响柜内系统的走线布局,应用接线灵活。
[0005]特别的,所述的常用进线接线端和所述的备用进线接线端向面壳的方向弯折,所述的常用进线接线端和所述的备用进线接线端形成敞口状。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常用进线接线端和备用进线接线端的位置结构适应动触刀的运动行程,使得常用进线接线端、备用进线接线端与动触刀的接触性能更可靠稳定。
[0006]特别的,所述的罩壳上固定安装灭弧罩模块,所述的灭弧罩模块分布于动触刀的运动轨迹上。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增加灭弧罩模块,防止动触刀在与常用进线接线端、备用进线接线端的开闭过程中产生电极粘连,烧坏触头。
[0007]特别的,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面壳,所述的面壳经扣板与罩壳固定安装,所述的面壳呈一面开口状,所述的面壳的底面和顶面上设置第一通气孔,所述的面壳的正面设置第二通气孔。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可快速地为壳体内的触头系统降温,增强灭弧效果。
[0008]特别的,所述的旋转操作部的外周面上固定一拨杆,所述的拨杆由手动操作机构的手柄或电动操作机构的顶杆驱动。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触头接触系统和操作结构设置或作用于同一根旋转轴,简化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剖图;
[001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去掉背板、罩壳和面板后的背视图;
[001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轴的立体图。
[0013]图中:1、操作机构;2、面壳;21、第一通气孔;22、第二通气孔;23、扣板;3、罩壳;4、灭弧罩模块;5、常用进线接线端;6、常用出线接线端;7、备用进线接线端;8、备用出线接线端;9、旋转轴;91、动触刀转轴部;92、旋转操作部;93、拨杆;10、动触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4所示,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分置于双电源转换开关左右两侧的操作机构1和触头接触系统,触头接触系统的上侧引伸出常用进线接线端5、常用出线接线端6,常用进线接线端5和常用出线接线端6按台阶式分布,触头接触系统的下侧引伸出备用进线接线端7、备用出线接线端8,备用进线接线端7和备用出线接线端8按台阶式分布,触头接触系统还包括旋转轴9,旋转轴9包括动触刀转轴部91和旋转操作部92,动触刀转轴部91上固定安装动触刀10,动触刀10的一端在旋转轴9的带动下,分别与常用进线接线端5、备用进线接线端7接触连接,动触刀10的另一端分别向上、向下引伸出铜导线与常用出线接线端6、备用出线接线端8连接。
[0015]常用进线接线端5和备用进线接线端7向面壳2的方向弯折,常用进线接线端5和备用进线接线端6形成敞口状。
[0016]罩壳3上固定安装灭弧罩模块4,灭弧罩模块4分布于动触刀10的运动轨迹上。
[0017]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面壳2,面壳2经扣板23与罩壳3固定安装,面壳2呈一面开口状,面壳2的底面和顶面上设置第一通气孔21,面壳2的正面设置第二通气孔22。
[0018]旋转操作部92的外周面上固定一拨杆93,拨杆93由手动操作机构的手柄或电动操作机构的顶杆驱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置于双电源转换开关左右两侧的操作机构和触头接触系统,所述的触头接触系统的上侧引伸出常用进线接线端、常用出线接线端,所述的常用进线接线端和所述的常用出线接线端按台阶式分布,所述的触头接触系统的下侧引伸出备用进线接线端、备用出线接线端,所述的备用进线接线端和所述的备用出线接线端按台阶式分布,所述的触头接触系统还包括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包括动触刀转轴部和旋转操作部,所述的动触刀转轴部上固定安装动触刀,所述的动触刀的一端在旋转轴的带动下,分别与常用进线接线端、备用进线接线端接触连接,所述的动触刀的另一端分别向上、向下引伸出铜导线与常用出线接线端、备用出线接线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韶松李普初何力介
申请(专利权)人:寺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