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41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涉及双电源自动转换技术领域,以解决单一电磁控制易因连接件损坏或接触不稳定而影响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一处开关连接轴;所述壳体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一处第一驱动构件,壳体的内部右侧底端安装有一处第二驱动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通常用电时,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分别对转动座向左的拉力和推力,使开关连接轴逆时针旋转连接于常用电上,当常用电停电时,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分别对转动座向右的推力和拉力,使开关连接轴逆时针旋转连接于备用电上,进一步提高本装置对双电源开关的自动控制的平顺性和装置自动转换开关的稳定性。置自动转换开关的稳定性。置自动转换开关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双电源自动转换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用途,简单来说就是一路常用一路备用,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小负荷下备用电源也可由发电机供电),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
[0003]现有类似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在使用时,单一电磁控制易因连接件损坏或接触不稳定而影响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性能,以及装置驱动稳定性,双电源开关的自动控制的平顺性,单向的电磁驱动控制开关自锁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以解决现有类似单一电磁控制易因连接件损坏或接触不稳定而影响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性能,以及装置驱动稳定性,双电源开关的自动控制的平顺性,单向的电磁驱动控制开关自锁性能不佳的问题。
[0005]本技术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包括壳体;
[0007]所述壳体的外端设有一处安装座,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一处开关连接轴,开关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一处开关连接板,开关连接轴的内端固定安装有一处转动座;
[0008]所述壳体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一处第一驱动构件,壳体的内部右侧底端安装有一处第二驱动构件;
[0009]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包括有:
[0010]第二驱动电磁器,第二驱动电磁器底端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右侧底端;
[0011]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安装于第二驱动电磁器内部;
[0012]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安装于第二驱动电磁器内,第二连接件包括有第二铁板,第二铁板置于第二驱动电磁器的外端右侧,第二铁板的左端为一处第二动磁柱,第二动磁柱的左端为一处第二连接耳座;
[0013]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于转动座的底端,第二连杆的右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左端的第二连接耳座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铁板,第一铁板的后端为一处第一动磁柱,且第一动磁柱插接于第一驱动电磁器的右端,第一铁板的外端为一处第一连接耳座,第一连接耳座上转动安装有一处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外端转动连接于开关连接轴内端的转动座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电磁器的左端设有一处滑孔,第二连接件左端的第二动磁柱滑动安装于第二驱动电磁器左端的滑孔上,且第二弹性件套接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动磁柱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包括有:
[0017]第一驱动电磁器,第一驱动电磁器底端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左侧底端;
[0018]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安装于第一驱动电磁器的右端;
[0019]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安装于第一连接件和转动座之间。
[002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设有一处导向槽,导向槽置于第一驱动电磁器的前端,第一铁板的底端设有一处第一滑块,且第一铁板底端的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导向槽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磁器内部安装有一处第一弹性件,且第一弹性件套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动磁柱上,第一弹性件的外端与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铁板内端相接触。
[002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处安装孔,壳体的后端卡接安装于盖板上,壳体两端的安装孔上螺纹安装有安装螺轴。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第一驱动构件的设置,有利于第一铁板底端的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导向槽上,当第一驱动电磁器通常用电时,第一驱动电磁器磁力吸引第一连接件向左滑动至第一驱动电磁器的右端面贴合,此时配合第一连杆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件向左滑动的同时,给开关连接轴内端的转动座一个向左的拉力,开关连接轴逆时针旋转,从而通过本装置使得设备连接于常用电上,当常用电停电时,第一驱动电磁器对第一连接件的吸引作用消失,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一连接件向右滑动,配合第一连杆,对开关连接轴内端的转动座一个向右的推力,开关连接轴顺时针旋转,从而通过本装置使得设备连接于备用电上。
[0025]2.第二驱动构件的设置,有利于第二连接件左端的第二动磁柱滑动安装于第二驱动电磁器左端的滑孔上,当第一驱动电磁器通常用电时,第二驱动电磁器吸引第二连接件向左移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杆对开关连接轴内端的转动座一个向左的推力,开关连接轴逆时针旋转,从而通过本装置使得设备连接于常用电上,当常用电停电时,第二驱动电磁器对第二连接件的吸引作用消失,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向右滑动,配合第二连杆,对开关连接轴内端的转动座一个向右的拉力,从而使得开关连接轴转至备用电池供电,进一步提高本装置对双电源开关的自动控制的平顺性,避免开关连接轴一端的连接件损坏或接触不稳定,而导致部件卡壳从而无法在停电时自动转换电源开关,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以及驱动控制开关的自锁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驱动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驱动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2]1、壳体;
[0033]101、安装孔;102、安装螺轴;103、盖板;104、安装座;105、开关连接轴;1051、开关连接板;1052、转动座;106、导向槽;
[0034]2、第一驱动构件;
[0035]201、第一驱动电磁器;202、第一弹性件;203、第一连接件;2031、第一铁板;2032、第一动磁柱;2033、第一连接耳座;2034、第一滑块;204、第一连杆;
[0036]3、第二驱动构件;
[0037]301、第二驱动电磁器;302、第二弹性件;303、第二连接件;3031、第二铁板;3032、第二动磁柱;3033、第二连接耳座;304、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0]实施例:
[004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42]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端设有一处安装座(104),安装座(104)上转动安装有一处开关连接轴(105),开关连接轴(105)上固定安装有一处开关连接板(1051),开关连接轴(105)的内端固定安装有一处转动座(1052);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一处第一驱动构件(2),壳体(1)的内部右侧底端安装有一处第二驱动构件(3);所述第二驱动构件(3)包括有:第二驱动电磁器(301),第二驱动电磁器(301)底端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右侧底端;第二弹性件(302),第二弹性件(302)安装于第二驱动电磁器(301)内部;第二连接件(303),第二连接件(303)安装于第二驱动电磁器(301)内,第二连接件(303)包括有第二铁板(3031),第二铁板(3031)置于第二驱动电磁器(301)的外端右侧,第二铁板(3031)的左端为一处第二动磁柱(3032),第二动磁柱(3032)的左端为一处第二连接耳座(3033);第二连杆(304),第二连杆(304)的左端转动连接于转动座(1052)的底端,第二连杆(304)的右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03)左端的第二连接耳座(303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处安装孔(101),壳体(1)的后端卡接安装于盖板(103)上,壳体(1)两端的安装孔(101)上螺纹安装有安装螺轴(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2)包括有:第一驱动电磁器(201),第一驱动电磁器(201)底端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左侧底端;第一连接件(203),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