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建虹专利>正文

智能电话遥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08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话遥控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双音频译码单元、微处理器单元、输出执行单元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收单元由铃流信号接收单元、自动摘机挂机控制单元及执行单元组成,接收单元可完成延时自动摘机、挂机功能,并将电话线路与双音频译码单元及微处理器单元联通,以设置、核对、修改密码,传输指令,控制用电器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智能型装置,保密性强,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智能电话遥控装置,包括接收单元RT、双音频译码单元、微处理器单元、输出执行单元和电源BT,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收单元RT的输入端(3、4)与电话线a、b相联,其输出端(1)与双音频译码单元的输入端第7脚相联,其复位端(2)与双音频译码单元的输出端Dv相联,其反馈信号端(7)与微处理器单元的反馈信号输出端(13)相联,所说的双音频译码单元由双音频译码芯片IC5及石英晶振器T2组成,所说的微处理器单元由中央处理器IC1、寄存器IC2、译码器IC3、存储器IC4及石英晶振器T1组成,其中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P10~P16与双音频译码芯片IC5的输出端D1~Dv对应相联,其译码器IC3的输出端Q0~Q7与输出执行单元相联,所说的输出执行单元由电阻R1~R8、三极管BG1~BG8、继电器J1~J8及相应触点(11、21、31)组成,所说的接收单元RT包括铃流信号接收单元(8)、自动摘机挂机控制单元(9)和自动摘机挂机执行单元(10),其中,铃流信号接收单元(8)的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2的一端为接收单元RT的一个输入端(3),其另一端经电阻R11、二极管D1与光耦合隔离器IC6的一个输入端相联,光耦合隔离器IC6的另一个输入端为接收单元RT的另一个输入端(4),二极管D2、电容C3并联在光耦合隔离器IC6的输入端,光耦合隔离器IC6的输出端联接在自动摘机挂机控制单元(9)的放大器IC7-1的输入端2脚与地之间,放大器IC7-1的2脚与分压电阻R12、R13的结点相联,其3脚分别与放大器IC7-2的6脚和放大器IC7-3的10脚相联,其1脚经二极管D3、电阻R14与放大器IC7-2的5脚相联,放大器IC7-2的5脚与地之间并联有电阻R15、电容C5,其6脚与分压电阻R16、R17的结点相联,其7脚经电阻R20与三极管BG10的基极相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9相联,继电器J9的另一端为接收单元RT的电源端(5),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相联为接收单元的地线端(6),放大器IC7-2的7脚分别经电阻R19、电阻R18及二极管D5与放大器IC7-3的9脚、8脚相联,电阻R18、二极管D5的结点经二极管D4与放大器IC7-2的第5脚相联,三极管BG9的集电极与放大器IC7-3的9脚相联,其射极与地相联,集电极、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21、电容C6,其基极上联接有电阻R22,电阻R22的另一端为接收单元RT的复位端(2),自动摘机挂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虹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俞建虹陈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