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963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包括压缩管线,防喘振管线和液体管线,其中,压缩管线具有相连接的分液罐和压缩机,分液罐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防喘振管线与压缩管线并联设置,防喘振管线具有文丘里喷管,文丘里喷管具有进气端、进液端和出口端,进气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出口端与分液罐的入口相连;液体管线与文丘里喷管的进液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能在对甲醇等换热后易冷凝的蒸汽进行压缩时有效调节压缩机的过气量,同时控制饱和蒸汽的过热度,避免压缩机进入喘振区工作造成压缩机损坏,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压缩机防喘振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压缩机喘振是指压缩机过气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沿压缩机轴线方向发生低频率、高振幅的气流振荡现象,是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该现象会导致压缩机在很短的时间对内部部件造成严重损坏,所以在任何状态下都必须防止压缩机进入喘振区工作。一台离心压缩机可能由于被压缩气体的许多工艺参数的变化而进入喘振区,如吸入气体分子量减小、吸入气体温度升高、吸入气体压力降低等。
[0003]目前解决离心压缩机喘振的方法是设置防喘振管线,即压缩机出口管线设置分支,返回压缩机入口。由于压缩机出口气体温度远高于其入口温度,必须经过换热器冷却后才能返回压缩机入口,否则压缩机吸入气体温度升高,也容易引起压缩机进入喘振工作区。
[0004]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足。上述方法只适用于换热后不发生冷凝的气体,而对于饱和蒸汽,例如甲醇蒸汽,换热后容易冷凝为液体甲醇,上述的技术方案的防喘振效果有所降低甚至起不到补充压缩机过气量的目的,难以实现对压缩机的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能够在对甲醇等换热后易冷凝的蒸汽进行压缩时有效调节压缩机的过气量,同时控制饱和蒸汽的过热度,避免压缩机进入喘振区工作造成压缩机损坏,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包括压缩管线、防喘振管线和液体管线,其中:
[0007]压缩管线,具有相连接的分液罐和压缩机,所述分液罐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
[0008]防喘振管线,与所述压缩管线并联设置,所述防喘振管线具有文丘里喷管,所述文丘里喷管具有进气端、进液端和出口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分液罐相连;
[0009]液体管线,与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进液端相连。
[0010]采用文丘里喷管代替了原有防喘振管线上的回流冷却器,不仅减少了防喘振管线的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节省了冷却循环水的消耗。
[0011]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连接有减压控制阀。所述减压控制阀用于调控进入所述文丘里管的所述进气端的进气量。
[0012]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液体管线上设有减温控制阀。
所述减温控制阀用于调控进入所述文丘里管的所述进液端的进液量。
[0013]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文丘里喷管具有相连通的混合腔室和扩张腔室,所述进气端和所述进液端分别与所述混合腔室相连通,所述扩张腔室的内径自所述混合腔室向所述扩张腔室的方向逐渐扩大设置。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混合腔室和所述扩张腔室可以实现从文丘里喷管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进液端进入的气体和液体的充分混合雾化并降温。
[0014]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分液罐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对管道的过气量进行精确测量。
[0015]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分液罐之间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口端之间的直管段长度大于等于十倍的管道直径,且不小于2m。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出口端流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行精确测量。
[0016]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还包括精馏塔和连接在所述精馏塔上的再沸器,所述精馏塔的出口与所述分液罐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再沸器。
[0017]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再沸器的出口通过回流罐与所述液体管线相连。
[0018]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回流罐与所述精馏塔相连。
[0019]如上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液体管线内通入的液体为甲醇液体。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采取文丘里喷管代替了回流冷却器,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节省了冷却循环水的消耗。同时本技术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在对甲醇等换热后易发生冷凝的气体进行压缩时具有较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所述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在煤基乙醇项目中的应用。
[0024]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
[0025]图3为本技术所述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中文丘里喷管的结构。
[0026]附图标号说明:10、压缩管线;11、分液罐;111、入口;112、入口;113、出口;12、压缩机;121、入口;122、出口;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流量计;20、防喘振管线;21、文丘里喷管;211、进气端;212、进液端;213、出口端;214、喷嘴;215、混合腔室;216、扩张腔室;22、减压控制阀;23、第二温度传感器;30、液体管线;31、减温控制阀;40、甲醇蒸汽;50、精馏塔;60、再沸器;61、入口;62、出口;70、回流罐;80、甲醇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包括压缩管线10、防喘振管线20和液体管线30,其中:
[0029]压缩管线10,具有相连接的分液罐11和压缩机12,分液罐11的出口113与压缩机12的入口121相连;
[0030]防喘振管线20,与压缩管线10并联设置,防喘振管线20上具有文丘里喷管21,文丘里喷管21具有进气端211、进液端212和出口端213,进气端211与压缩机12的出口122相连,出口端213与分液罐11的入口112相连;
[0031]液体管线30,与文丘里喷管21的进液端212相连。
[0032]本技术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在压缩机12的出口122设有分支管线,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管线,具有相连接的分液罐和压缩机,所述分液罐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防喘振管线,与所述压缩管线并联设置,所述防喘振管线具有文丘里喷管,所述文丘里喷管具有进气端、进液端和出口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分液罐相连;液体管线,与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进液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喷管的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连接有减压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线上设有减温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喷管具有相连通的混合腔室和扩张腔室,所述进气端和所述进液端分别与所述混合腔室相连通,所述扩张腔室的内径自所述混合腔室向所述扩张腔室的方向逐渐扩大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学谦董丽旭孔艳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